一种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06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边框和加强结构,所述边框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边缘,并具有边框本体及连接于边框本体底部的支撑板,所述边框本体设置有容纳所述光伏板边缘的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向内延伸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下侧;所述加强结构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光伏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边框上设置有支撑板,在边框支撑薄弱的区域设置加强结构,使加强结构支撑在支撑板与光伏板之间,加强结构对光伏板起到托举支撑作用,能够改善边框受力薄弱区域的支撑强度,提升边框整体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光伏板的支撑。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光伏板的支撑。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光伏板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实际工作中环境条件多恶劣,容易出现积雪及台风等苛刻环境,因此对光伏组件的承载能力要求比较高。现有的光伏组件一般在光伏板边缘设置边框进行支撑,边框和光伏板之间通过胶层粘结在一起,通过边框将光伏板安装固定在相应的支架上。
[0003]光伏组件在承受载荷情况下,边框的形变是是造成光伏组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加边框的厚度从而避免边框出现变形,边框厚度的增加必然造成成本的增加。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提升边框稳定性的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在边框支撑薄弱的区域设置加强结构,能够改善边框受力薄弱区域的支撑强度,提升边框整体的稳定性。
[0006]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
[0007]光伏板;
[0008]边框,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边缘,并具有边框本体及连接于边框本体底部的支撑板,所述边框本体设置有容纳所述光伏板边缘的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向内延伸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下侧;
[0009]加强结构,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光伏板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边框本体具有与所述光伏板平行设置的底壁,所述支撑板自所述底壁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光伏板平行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顶板、底板和支撑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顶板支撑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底板压接于所述支撑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抵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或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具有抵接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底板配合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可调。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顶杆;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朝支撑顶杆开口设置的螺纹孔,所述支撑顶杆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纹杆;
[0015]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顶杆上背离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背离所述支撑顶杆的一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具有连接固定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连接板;
[0017]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0018]所述连接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围成容置槽,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相同。
[00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靠近开口的位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朝所述容置槽开口方向的延伸不超出所述支撑板。
[002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及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不小于2mm;
[0022]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及所述连接板为铝合金件或不锈钢件。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边框上设置有支撑板,在边框支撑薄弱的区域设置加强结构,使加强结构支撑在支撑板与光伏板之间,加强结构对光伏板起到托举支撑作用,能够改善边框受力薄弱区域的支撑强度,提升边框整体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光伏板的支撑。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中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中顶板与底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光伏组件中边框的受力分析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

光伏板,2

边框,20

安装槽,21

边框本体,211

底壁,22

支撑板,3

加强结构,30

容置槽,31

顶板,32

底板,33

支撑件,34

连接板,331

支撑底座,332

支撑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

4所示,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1、边框2和加强结构3;
[0032]所述光伏板1具有相对设置的盖板、背板和采用封装胶膜封装于盖板和背板之间的若干电池片;
[0033]所述边框2设置在所述光伏板1的边缘,并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光伏板1,所述光伏板1一般呈矩形,所述边框2也相应的设置有四个并首尾顺次相连以形成安装于所述光伏板1四周边缘的框架。
[0034]所述边框2上具有开口朝向所述光伏板1的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用于容纳所述光伏板1的边缘,所述光伏板1定位在所述安装槽20内;具体的,所述光伏板1的边缘位置通过胶层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槽20内。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具有边框本体21,所述安装槽20设置在所述边框本体21上,所述边框2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边框本体21上的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设置在所述边框本体21的底部并向内延伸设置在所述光伏板1的下侧;在垂直于光伏板1的方向上,所述支撑板22延伸设置在所述光伏板1的下侧。
[003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伏板1整体呈板状,在垂直于所述光伏板1的方向上,所述支
撑板22相对设置在光伏板1所在的平面以下。当光伏板1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时候,所述支撑板22正好位于光伏板1的正下方。
[0037]边框2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边框失效,边框失效主要是边框2受到较大的应力引起的不可逆形变,一旦出现边框实现对光伏板1会产生损害,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加边框板材的厚度从而提升支撑强度,但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耗材的增多,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此外边框2的自身厚度也会较重,对固定支撑光伏组件的光伏安装架会产生影响。
[0038]为了探究边框2在受到力后的形变对边框2产生应力进行仿真模拟。图5所示为光伏组件的一边框在受到4000pa压强作用下静载结果示意图,其中,颜色越深的区域指示收到的作用力也越大。同时对光伏组件的结构进行FEA受力分析,边框在受到4000pa压强下,边框受到的应力达到233MPa,远超过230MPa的常规铝材料应力标准。
[0039]有仿真模拟可知,光伏组件在受到力后应力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位置,而不是整体作用到边框2上。
[0040]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边框实现的情况出现,设置的光伏组件还具有加强结构3,加强结构3可以作为独立的器件支撑在所述支撑板22与所述光伏板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边框,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边缘,并具有边框本体及连接于边框本体底部的支撑板,所述边框本体设置有容纳所述光伏板边缘的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向内延伸设置在所述光伏板的下侧;加强结构,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光伏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具有与所述光伏板平行设置的底壁,所述支撑板自所述底壁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光伏板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顶板、底板和支撑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顶板支撑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底板压接于所述支撑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抵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或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抵接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底板配合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可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志尉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