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4G/5G-北斗的自适应通信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299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4G/5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4G/5G

北斗的自适应通信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特别是一种基于4G/5G

北斗的自适应通信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4G/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大,实现全地域覆盖的性价比相对较低,尤其是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因此用户设备在上述地区若仍使用单一的4G/5G通信模式将无法满足通信需求,所以需要用户设备可同时支持4G/5G通信模式和北斗通信模式,实现与目标设备的信息传输。
[0003]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的需求,现有的通信方案如下:
[0004]1)通信终端内置4G/5G模块实现4G/5G通信,通信终端与用户设备通过以太网有线连接传输数据,同时用户设备与目标设备安装通信软件实现业务数据的交互;
[0005]2)若通信终端所在的地区无4G/5G网络的覆盖,因此需要用户设备内置北斗通信模块使其与目标设备进行基于北斗卫星的通信;
[0006]3)在实施基于北斗的通信时,用户将通信软件切换至北斗通信模式,将业务数据封装为北斗短报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4G/5G

北斗的自适应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支持4G/5G

北斗多通信模式并安装功能应用的通信终端,通过功能应用根据当前的通信环境选择适配的通信模式;安装通信软件的用户设备,通过通信软件进行业务数据的收发;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以太网有线连接传输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G/5G

北斗的自适应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应用的功能项包括:1)负责北斗通信模块与用户设备间业务数据的转发;2)4G/5G网络状态与北斗通信网络状态的检测;3)通信终端通信链路的管理;4)通信软件用户ID与其端口号,以及用户设备IP映射关系的存储与查询;5)将当前通信网络状态、通信终端IP和功能应用端口号通过IP广播报文发至用户设备以支持建立通信软件至功能应用的TCP/IP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G/5G

北斗的自适应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软件包括三种运行模式:1)4G/5G模式:用户设备通信软件与目标设备通信软件建立TCP/IP连接;2)北斗模式:通信软件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广播报文中的内容,与通信终端功能应用建立TCP/IP连接;3)Idle模式:既无4G/5G网络,也无北斗网络覆盖,通信软件停止数据传输;通信软件基于通信终端反馈的当前通信网络状态,切换至适配的运行模式。4.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系统的基于4G/5G

北斗的自适应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能应用根据4G/5G模块与北斗通信模块反馈的信号信息,且根据预先确定的规则并基于各模块反馈信号信息对当前4G/5G网络状态和北斗通信网络状态进行判断,然后将判断结果告知用户设备;若功能应用判断当前有4G/5G网络覆盖,则启用4G/5G链路,关闭北斗链路,用户设备进入4G/5G模式,通过通信终端直接与目标设备通信;若功能应用判断当前无4G/5G网络覆盖但有北斗通信网络覆盖,则启用北斗链路、关闭4G/5G链路,用户设备进入北斗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廉正阳王钧陈彦璋金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