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变焦透镜的快速大景深显微成像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可变焦透镜的快速大景深显微成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景深拓展是光学显微
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生物医学显微观测领域,实际的样本切片一般都具有一定厚度,在观察过程若存在景深受限问题,将导致成像系统所获得的图像局部区域不清晰,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观察结果。目前针对光学显微系统景深扩展的方法研究已十分深入,具体包括光学切趾术、波前编码技术和无衍射光技术等。然而它们目前仍存在成像分辨率受抑制、景深拓展范围有限或操作复杂度较高的问题。
[0003]不同于直接改变光路结构或成像原理拓展景深的方法,全聚焦景深融合技术从图像处理算法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早期全聚焦图像融合方法主要有差分法、加权平均法和高通滤波法等。这些方法仅在单一层面上对图像进行融合,可能导致最终图片对比度的下降或噪声水平增加等结果。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各类光学系统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全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被提出。目前常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变焦透镜的快速大景深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微成像系统(1)以及包含可变焦透镜的4f系统(2),所述显微系统(1)包括集光镜(3)、聚光镜孔径光阑(4)、聚光镜(5)、显微物镜(7)、反射镜(8)与镜筒透镜(9),照明光通过集光镜(3)汇聚到聚光镜孔径光阑(4),通过聚光镜孔径光阑(4)发散后聚集到聚光镜(5)后照射到待测样品(6)上,透过待测样品(6)的光被显微物镜(7)接收,经过反射镜(8)反射经过镜筒透镜(9)放大成像在4f系统的像面(10),所述包含可变焦透镜的4f系统(2)包括同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L1(11)、第二透镜L2(13)、电控变焦透镜组(12)以及CCD相机(14),所述电控变焦透镜组(12)位于第一透镜L1(11)和第二透镜L2(13)的中间位置,距离第一透镜L1(11)为f1,距离第二透镜L2(13)为f2,显微图像平面(10)距离第一透镜L1(11)大小为f1,第二透镜L2(13)距离CCD相机(14)成像面端口的距离为f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焦透镜的快速大景深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变焦透镜组(12)包括电控变焦透镜(16)与补偿镜(15),二者紧贴在一起,间距为d,利用可编程电流源电流(17)控制电流驱动电控变焦透镜(16),并产生触发脉冲使电控变焦透镜(16)与CCD相机同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焦透镜的快速大景深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控变焦透镜组(12)的焦距为:式中,f
ETL
为变焦透镜(16)的焦距,f
OL
为补偿镜(15)的焦距,d为两透镜的间距。4.一种基于可变焦透镜的快速大景深显微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第一步:采用可编程电流源(17)编程控制成像系统的焦距连续变化,CCD相机(14)同步采集多张不同离焦量下的部分离焦图像;第二步:根据捕获的图像计算焦点度量张量;第三步:计算各图像的聚焦评价函数,舍弃聚焦评价函数值小于阈值的对焦模糊图像实现自动对焦;第四步:选取位置(x,y)在不同帧下像素点的焦点度量函数F(k),计算其在不同帧下的附加噪声信号N(k),并以峰值信噪比PSNR作为像素点的选择性测度;第五步:构建高通滤波器计算(x,y)处各帧像素值对应的权重ω(k);第六步:依据权重对各像素进行加权融合,得到融合后(x,y)位置的像素值I(x,y);第七步:遍历各个位置,执行第四步至第六步的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超,汤涵词,陈钱,孙佳嵩,张润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