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67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及汽车,包括底座、铰链轴、鹅颈式铰链臂以及外盖;鹅颈式铰链臂通过带有弹簧的铰链轴铰接于底座内;底座内设有与鹅颈式铰链臂的转动行程相匹配的容置腔体;铰链轴轴连接于该容置腔体内;外盖内表面与鹅颈式铰链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外盖以铰链轴为轴与底座可开合连接,外盖可匹配扣合于底座开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防水防尘、导向和限位功能,鹅颈式车用口盖在铰链轴助力弹簧作用下自动打开到最大设计角度时,外盖开启方向的惯性和冲击通过缓冲结构吸能以防止耐久冲击造成不可逆损坏,并且有效避免了过开误用工况下可能导致的损坏风险。况下可能导致的损坏风险。况下可能导致的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车用口盖包括充电口盖/加油口盖,随着各类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充电口盖/加油口盖作为遮蔽充电口/加油口,实现充电/加油功能,保证外部造型连续美观且具有开闭功能的装饰件,已经成为汽车上必不可少的结构。
[0003]采用LOCK PUSH

PUSH锁(按压一次外盖和锁具解锁,再按压一次外盖和锁具上锁,以下简称LPP锁)的鹅颈式塑料充电/加油口盖总成因其外观匹配效果好、成本相对低廉、拆装方便等优势,已成为各级别车型的主流选择,且能够适用于充电口或加油口或加氢口等,应用范围非常广。
[0004]此类充电口盖/加油口盖内部设有湿区,该湿区底部设计有排水孔,在车辆不同使用环境下会有水、泥沙或灰尘颗粒等进入湿区,LPP锁在使用过程中若长时间或大量接触水、泥沙和灰尘颗粒,有锁头开闭卡滞的风险;此外,鹅颈式充电口盖/加油口盖的锁止机构为保证远端锁止效果及开启方便,通常布置在远离铰链轴的一端形成悬臂,铰链轴对其限位作用弱,其受外盖重力或其他外力影响容易导致外盖闭合时与锁舌对正不准,造成关闭困难,并且在关闭状态下外盖锁止端垂向易松动,影响整车精良性及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用口盖结构,限位锁止机构兼具防水防尘、导向和限位功能,鹅颈式车用口盖在铰链轴助力弹簧作用下自动打开到最大设计角度时,外盖开启方向的惯性和冲击通过缓冲结构吸能以防止耐久冲击造成不可逆损坏,并且有效避免了过开误用工况下可能导致的损坏风险。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包括底座、铰链轴、鹅颈式铰链臂以及外盖;
[0007]鹅颈式铰链臂通过带有弹簧的铰链轴铰接于底座内;
[0008]底座内设有与鹅颈式铰链臂的转动行程相匹配的容置腔体;
[0009]铰链轴轴连接于该容置腔体内;
[0010]外盖内表面与鹅颈式铰链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外盖以铰链轴为轴与底座可开合连接,外盖可匹配扣合于底座开口处,外盖通过铰链轴与固定的底座铰接,组成可以旋转开闭的活动部分;
[0011]外盖内表面突设有带锁孔的限位锁止套筒,底座远离铰链轴一侧的内侧壁设有凸台,该凸台对应限位锁止套筒位置设有下凹槽,下凹槽的内底壁处穿设固定有外盖锁,外盖锁的本体对应下凹槽位置固定于底座外表面,外盖锁的本体连接有中控锁执行器,中控锁执行器可通过整车中控信号执行对外盖锁的电控锁止/解锁,使LPP锁舌无法/可以按压伸缩,外盖锁的锁舌通过密封套露设容置于下凹槽内,限位锁止套筒可套接于外盖锁的锁舌上,且限位锁止套筒可与外盖锁的锁舌锁止固定,与锁舌锁止固定的限位锁止套筒下端面
悬设于下凹槽内底壁上方,外盖锁是LPP锁,LPP锁的锁舌可通过按压进行轴向旋转伸/缩,外盖关闭时,LPP锁的锁舌插入限位锁止套筒内的锁孔,向下按压外盖将锁舌沿轴向压缩,同时锁舌自身旋转,将锁舌端部的锁销旋入锁孔执行锁止功能;外盖开启时,再次按压外盖使锁舌沿轴向顶出同时锁舌自身旋转将端部的锁销旋出锁孔,外盖即可打开,限位锁止套筒的外侧壁与底座的下凹槽两端内侧壁之间为间隙配合,以便限位锁止套筒的外侧壁可受到下凹槽两端侧壁的限位导向,正确的下落至下凹槽内并与外盖锁的锁舌套接。
[0012]所述限位锁止套筒的外侧壁对应于下凹槽两端内侧壁位置分别突设有导向凸肋,每侧的导向凸肋可与对应的下凹槽内侧壁临接,每侧的导向凸肋的外侧壁靠近限位锁止套筒开口的一端设有内倾的导向斜面,该内倾的导向斜面与导向凸肋的外侧壁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限位锁止套筒所在位置与铰链轴距离较远形成悬臂,铰链轴对其限位作用弱,其受外盖重力或其他外力影响易导致闭合时限位锁止套筒与LPP锁的锁舌对正不准,因此设计了导向凸肋的长度及导向倾角,在外盖关闭过程中,LPP锁舌进入限位锁止套筒内部的锁孔之前,导向凸肋就已进入下凹槽范围内,保证了后续关闭过程中锁舌与锁孔对准的位置关系,并考虑外盖重力的影响增大了下部导向凸肋的导向倾角使其容差能力更强;同时,外盖关闭状态下导向凸肋完全插入下凹槽中,其接近外盖内板的根部位置与限位凸筋通过极小的间隙配合实现对外盖的垂向限位功能,可有效防止外盖松动。
[0013]所述内倾的导向斜面与同侧上部的导向凸肋的外侧壁延长线的夹角为10
°‑
15
°

[0014]与锁舌锁止固定的限位锁止套筒开口的下端面与对应位置的下凹槽内底壁之间的垂向距离是6mm

10mm,限位锁止套筒的下端面与下凹槽的内底壁需要留足够的间隙以保证外盖开闭按压锁舌时其不会互相碰撞干涉,但两者间隙过大会使防水防尘及导向功能减弱。
[0015]所述下凹槽两端内侧壁上端分别向上延伸有限位凸筋,该限位凸筋的高度为5mm

10mm,高度太低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水防尘功能,并会使导向功能减弱,当水或泥沙由充电外盖外板与底座间隙进入充电外盖内部时,限位凸筋可阻挡水或泥沙流入LPP锁舌位置,通过凸台上端面的内倾斜坡面的导水倾角使水侧向流出,并通过底座上的排水结构排出车外;当水量较大时可能会越过限位凸筋,这时限位锁止套筒已将锁舌罩住,保护锁舌的运动机构免于接触水或泥沙,并在凹槽的内底壁构造内倾斜坡面的导水倾角使水侧向流出,并通过底座上的排水孔排出车外,有效降低了锁体进水、锁舌积尘可能导致的锁功能失效、开闭卡滞风险。
[0016]所述凸台的上端面以及下凹槽的内底壁均设有同向的内倾斜坡面,通过凸台上端面和下凹槽的内底壁设置的内倾斜坡面的导水倾角使水侧向流出,并通过底座上的排水孔排出车外。
[0017]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设有带防尘盖的充电座口,或者底座的内底壁上设有带密封盖的加油口;带防尘盖的充电座口或带密封盖的加油口外缘的内底壁靠近凸台位置的角部开设有排水孔。
[0018]外盖包括外盖外板和外盖内板,外盖内板突设于外盖外板的内表面中部,限位锁止套筒的上端固定于外盖内板的外顶壁上,外盖内板的外顶壁上还设有挂钩,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时挂靠充电座防尘盖或燃油车加油时挂靠油箱密封盖,防止其丢失或影响充电/加油操作,突设的外盖内板和固定连接的外盖外板之间构成中空的腔体,该腔体内壁设置有
格栅状加强筋,以增强外盖整体的抗弯折强度。
[0019]转动容置于底座的容置腔体内的鹅颈式铰链臂靠近铰链轴位置处的圆弧面外侧壁上突设有第一限位筋支撑筋,且第一限位支撑筋上方的鹅颈式铰链臂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支撑筋;底座内侧壁对应于第一限位筋支撑筋和第二限位支撑筋位置设有限位缓冲软胶,第一限位筋支撑筋可与对应位置的限位缓冲软胶触接,第二限位支撑筋与对应位置的限位缓冲软胶相临接,第二限位支撑筋与对应位置的限位缓冲软胶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当外盖外盖开启到最大设计角度时,鹅颈式铰链臂上的第一限位筋支撑筋与双料注塑在底座上的限位缓冲软胶接触,对开启冲击力进行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包括底座(1)、铰链轴(2)、鹅颈式铰链臂(3)以及外盖(4);鹅颈式铰链臂(3)通过带有弹簧的铰链轴(2)铰接于底座(1)内;底座(1)内设有与鹅颈式铰链臂(3)的转动行程相匹配的容置腔体(11);铰链轴(2)轴连接于该容置腔体(11)内;外盖(4)内表面与鹅颈式铰链臂(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外盖(4)以铰链轴(2)为轴与底座(1)可开合连接,外盖(4)可匹配扣合于底座(1)开口处;其特征在于:外盖(4)内表面突设有带锁孔的限位锁止套筒(41),底座(1)远离铰链轴(2)一侧的内侧壁设有凸台(12),该凸台(12)对应限位锁止套筒(41)位置设有下凹槽(121),下凹槽(121)的内底壁处穿设固定有外盖锁(5),外盖锁(5)的本体对应下凹槽(121)位置固定于底座(1)外表面,外盖锁(5)的本体连接有中控锁执行器(6),外盖锁(5)的锁舌通过密封套露设容置于下凹槽(121)内,限位锁止套筒(41)可套接于外盖锁(5)的锁舌上,且限位锁止套筒(41)可与外盖锁(5)的锁舌锁止固定,与锁舌锁止固定的限位锁止套筒(41)下端面悬设于下凹槽(121)内底壁上方,限位锁止套筒(41)的外侧壁与底座(1)的下凹槽(121)两端内侧壁之间为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锁止套筒(41)的外侧壁对应于下凹槽(121)两端内侧壁位置分别突设有导向凸肋(411),每侧的导向凸肋(411)可与对应的下凹槽(121)内侧壁临接,每侧的导向凸肋(411)的外侧壁靠近限位锁止套筒(41)开口的一端设有内倾的导向斜面(4111),该内倾的导向斜面(4111)与导向凸肋(411)的外侧壁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倾的导向斜面(4111)与同侧上部的导向凸肋(411)的外侧壁延长线的夹角为10
°‑
1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与锁舌锁止固定的限位锁止套筒(41)开口的下端面与对应位置的下凹槽(121)内底壁之间的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强纪延飞朱晓亮丁宇王承鑫初丛莹陈才宋子利温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