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39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轨道积木玩具包括若干设有轨道槽的积木和配合轨道槽的行进体,中转块包括外壳,外壳的外侧设有与轨道槽配合设置的中转输送通道,配合中转输送通道的外壳内设有输送机构,配合输送机构设有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以标准件的形式匹配不同品牌的轨道积木玩具,实现对现有的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进行路径拓展;通过输送机构中的转台转动,通过磁铁的吸引力带动行进体沿中转输送通道同方向转动,实现逆向运动效果,趣味性更强;可以匹配大容量电池,在小空间内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续航能力强,电机功率大,可以随时转移位置,在不同位置处进行能量输出,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中转块可以重复循环利用。利用。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由积木式组件组成的控制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

技术介绍

[0002]积木玩具是非常常见的玩具的一种,其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的固体玩具,在每一表面装饰着字母或图画或一些简单的结构等,便于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进行搭建。积木玩具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孩子大脑的早期开发和对于结构、数量等的启蒙,对于孩子的早期培养具有显著意义。
[0003]在积木玩具中,轨道积木玩具是比较常见的,其一般通过积木的拼接而实现轨道的导通,进而使得配合轨道的运动件进行滚动,达成一定的游戏目的,轨道导通后,滚珠或小车等可在轨道中通行的物体通过初始动力和重力共同作用,在拼接后的轨道积木中实现一定距离的运动,直至某个目标点。
[0004]然而,现有的轨道积木玩具大都是由单一的木制轨道拼接而成,滚珠或小车等可在轨道中通行的物体从高处落下后只能顺着轨道由上而下落至水平面结束,缺乏趣味性,反复拾取滚珠或小车等亦只能机械性的完成其由上而下的滚动路径且路径往往相同或大部分重复,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厌烦情绪,玩具对孩子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复玩率亦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可将滚珠或小车等回运至高处,改变运动路径,从而获得更顺畅的、更优的游戏操作体验,还可以伴随孩子对轨道积木玩具的思考和判断,进而实现早教的辅助。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提出了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所述轨道积木玩具包括若干设有轨道槽的积木和配合轨道槽的行进体,所述中转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与轨道槽配合设置的中转输送通道,配合中转输送通道的所述外壳内设有输送机构,配合所述输送机构设有控制单元。
[0007]优选地,所述中转输送通道包括设于外壳顶部的水平输送通道和设于外壳的侧部的竖直输送通道,所述竖直输送通道的末端延伸至外壳顶部且与水平输送通道配合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水平输送通道的输出端与上层的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对应设置。
[0009]优选地,外壳顶部的所述竖直输送通道的末端的宽度逐渐减小。
[0010]优选地,外壳顶部的所述竖直输送通道的末端与水平输送通道同轴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中转输送通道还包括设于外壳底部且与竖直输送通道的底部配合设置的预备输送通道,所述预备输送通道与下层的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对应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预备输送通道为十字型槽、贯穿外壳底部的一字型槽或设于外壳底部一侧的凹槽;所述十字型槽、一字型槽或凹槽与竖直输送通道的底部对应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设于外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转台,配合所述转台设有若干磁铁,所述磁铁朝向外壳与中转输送通道对应,所述磁铁与轨道积木玩具的行进体配合。
[0014]优选地,若干磁铁均匀分布设有所述转台外侧。
[0015]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配合电机设置的电池,配合所述电池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开关电路和配合电池的充电电路,配合所述开关电路的外壳上设有开关,配合所述充电电路的外壳上设有充电接口。
[001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轨道积木玩具包括若干设有轨道槽的积木和配合轨道槽的行进体,行进体包括但不限于滚珠、小车等;中转块包括外壳,外壳的外侧设有与轨道槽配合设置的中转输送通道,配合中转输送通道的外壳内设有输送机构,配合输送机构设有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输送机构作业,实现其与行进体的配合,进而使得行进体可以由低处反向行至高处。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以标准件的形式匹配不同品牌的轨道积木玩具,只需要将中转块置于需要提升行进体的位置,就可以以中转块的形式对行进体进行一定高度的提升,实现对现有的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进行路径拓展;(2)通过输送机构中的转台转动,通过磁铁的吸引力带动行进体沿中转输送通道同方向转动,实现逆向运动效果,当行进体运动至一定位置时脱离控制,可以沿轨道继续完成运动,趣味性更强;(3)可以匹配大容量电池,在小空间内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续航能力强,电机功率大,可以随时转移中转块位置,在不同位置处进行能量输出,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4)中转块可以重复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

A向剖视图;图4为图2的B

B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外壳的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与轨道积木玩具配合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所示为行动体的运动方向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0020]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1,所述轨道积木玩具包括若干设有轨道槽2的积木3和配合轨道槽2的行进体(图中未示出),所述中转块1包括外
壳11,所述外壳11的外侧设有与轨道槽2配合设置的中转输送通道,配合中转输送通道的所述外壳11内设有输送机构,配合所述输送机构设有控制单元。
[0021]本专利技术中,轨道积木玩具主要包括若干设有轨道槽2的积木3和配合轨道槽2的行进体,行进体包括但不限于滚珠、小车等,在本中转块1的应用前提下,滚珠应当为具有磁性的金属材质,小车内应当设有具有磁性的金属体,便于与磁铁13磁性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中,中转块1包括外壳11,具体来说,外壳11包括配合设置的罩体和底板111,底板111为竖直设置,外壳11的外侧设有与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2配合设置的中转输送通道,同时在罩体和底板111间的空腔内设置输送机构,以控制单元控制输送机构与行进体的配合,进而使得行进体可以由低处反向行至高处。
[0023]所述中转输送通道包括设于外壳11顶部的水平输送通道12和设于外壳11的侧部的竖直输送通道14,所述竖直输送通道14的末端延伸至外壳11顶部且与水平输送通道12配合设置。
[0024]所述水平输送通道12的输出端与上层的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2对应设置。
[0025]外壳11顶部的所述竖直输送通道14的末端的宽度逐渐减小。
[0026]外壳11顶部的所述竖直输送通道14的末端与水平输送通道12同轴设置。
[0027]本专利技术中,中转输送通道实质上同为轨道槽2。
[0028]本专利技术中,以外壳11的侧部的竖直输送通道14对行进体自下层的轨道槽2进行提升,以外壳11顶部的水平输送通道12实现行进体提升后、向上层的下一个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2的水平输出,一般来说,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所述轨道积木玩具包括若干设有轨道槽的积木和配合轨道槽的行进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与轨道槽配合设置的中转输送通道,配合中转输送通道的所述外壳内设有输送机构,配合所述输送机构设有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通道包括设于外壳顶部的水平输送通道和设于外壳的侧部的竖直输送通道,所述竖直输送通道的末端延伸至外壳顶部且与水平输送通道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通道的输出端与上层的轨道积木玩具的轨道槽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其特征在于:外壳顶部的所述竖直输送通道的末端的宽度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其特征在于:外壳顶部的所述竖直输送通道的末端与水平输送通道同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积木玩具用提升中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通道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舒然吴超周佳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清智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