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236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包括上主轴、上芯棒、连接板、导柱、垫板、上冲、阴模和下冲,上主轴与压机的液压伸缩杆固连,上芯棒的顶端与上主轴固连,连接板与上主轴的底端固连,两个导柱的顶端分别与连接板固连,垫板套设在两个导柱上,两个导柱均与垫板滑动配合,导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垫板从导柱上脱落的限位环,每个导柱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弹簧一端与连接板抵接、另一端与垫板抵接;上冲固设在垫板上,上芯棒穿过连接板和上冲,阴模固设在压机的机架上,上芯棒和上冲的底部能够伸入阴模的型腔中,下冲的底端与下冲座固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了产品出现两端内孔和外径不一致的现象。现两端内孔和外径不一致的现象。现两端内孔和外径不一致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粉末冶金零件生产过程中,长径比比较大的薄壁零件内孔精度的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生产这类零件一般所需设备压力不大,使用3T或者6T的生产设备就可以满足压力要求,但是受限于这类设备的下芯棒结构,采用这类设备精整后产品普遍出现内孔弯曲、两端孔大小不一致、外径大小不一致的问题。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精整时芯棒和阴模在同一个方向,在上冲下压过程中,产品外圆进入阴模,同时下芯棒进入产品,这样导致产品进入模腔的摩擦力很大,上冲面一端的产品会由于挤压力过大,出现墩粗、密度增加等异常变形的现象,这样的产品在完成精整脱模后,由于两端密度差过大、弹性回弹率不同,从而会出现两端内孔和外径不一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产品两端内孔和外径不一致的现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包括上主轴、上芯棒、连接板、导柱、垫板、上冲、阴模和下冲,所述上主轴与压机的液压伸缩杆固连,所述上芯棒的顶端与所述上主轴固连,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主轴的底端固连,两个所述导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连,所述垫板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柱上,两个所述导柱均与所述垫板滑动配合,所述导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垫板从所述导柱上脱落的限位环,每个所述导柱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垫板抵接;所述上冲固设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芯棒穿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上冲,所述阴模固设在所述压机的机架上,所述上芯棒和所述上冲的底部能够伸入所述阴模的型腔中,所述下冲的底端与下冲座固连,所述下冲能够与所述阴模的型腔滑动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上主轴、所述上芯棒、所述连接板、所述垫板、所述上冲、所述型腔及所述下冲同轴。
[0007]优选的,所述垫板的顶部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垫板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上芯棒的顶端与第一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连接轴的顶端与第二连接轴的底端固连,所述第二连接轴与芯棒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上主轴螺纹连接,所述芯棒锁紧螺母的底端与所述上主轴的顶端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上芯棒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底部及所述第一连接轴均位于所述上主轴的中空部中。
[0010]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阴模一侧的锥形吹气管,所述锥形吹气管与气源连接,所
述锥形吹气管用于吹出压缩空气,从而将所述阴模上的产品吹走。
[0011]优选的,所述锥形吹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行程开关电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固设在所述上主轴的旁边,所述上主轴的侧壁上固设有用于拨动所述行程开关的拨杆。
[0012]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了产品出现两端内孔和外径不一致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00、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1、上主轴;2、连接板;3、上芯棒;4、导柱;5、弹簧;6、导柱锁紧螺母;7、垫板;8、石墨铜套;9、上冲;10、调整螺母;11、待整型产品;12、阴模;13、下冲;14、锥形吹气管;15、第一连接轴;16、第二连接轴;17、芯棒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出现产品两端内孔和外径不一致的现象。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100,包括上主轴1、上芯棒3、连接板2、导柱4、垫板7、上冲9、阴模12和下冲13。
[0021]其中,上主轴1与压机的液压伸缩杆固连,上芯棒3的顶端与上主轴1固连。具体的,上主轴1中空,上芯棒3的顶端与第一连接轴15固连,第一连接轴15的顶端与第二连接轴16的底端固连,第二连接轴16与芯棒锁紧螺母17螺纹连接,第二连接轴16与上主轴1螺纹连接,芯棒锁紧螺母17的底端与上主轴1的顶端紧密贴合,芯棒锁紧螺母17的设置是用于防止第二连接轴16与上主轴1之间的螺纹连接发生松动,因为第二连接轴16与上主轴1连接松动会导致上芯棒3上下位置不固定,进而影响产品质量。上芯棒3的顶端、第二连接轴16的底部及第一连接轴15均位于上主轴1的中空部中。
[0022]连接板2与上主轴1的底端固连,两个导柱4的顶端分别与连接板2固连,导柱4的顶端穿过连接板2并通过导柱锁紧螺母6固定,垫板7套设在两个导柱4上,两个导柱4均与垫板7滑动配合,导柱4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垫板7从导柱4上脱落的限位环,每个导柱4上均套
设有一个弹簧5,弹簧5一端与连接板2抵接、另一端与垫板7抵接,弹簧5始终处于受力压缩状态;垫板7上对应每个导柱4均设置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上均固设有一个石墨铜套8,导柱4与石墨铜套8滑动配合;石墨铜套8为导柱4与垫板7之间的相对位移提供润滑和导向的作用,石墨铜套8与垫板7之间为过盈配合,石墨铜套8与导柱4之间为间隙配合。
[0023]上冲9固设在垫板7上,上芯棒3穿过连接板2和上冲9,阴模12固设在压机的机架上,上芯棒3和上冲9的底部能够伸入阴模12的型腔中,下冲13的底端与下冲座固连,下冲座上下运动时能够带动下冲1与阴模12的型腔滑动配合,即阴模12固定不动,而下冲13的顶部能够伸入阴模12的型腔中,并在阴模12的型腔中上下运动。
[0024]上主轴1、上芯棒3、连接板2、垫板7、上冲9、型腔及下冲13同轴。
[0025]垫板7的顶部设置有一连接块,连接块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母10,调整螺母10位于连接板2与垫板7之间。通过旋转调整螺母10,调节调整螺母10与连接块的连接长度,可以纠正上冲9在制作过程中的长度误差。
[0026]本实施例压机上芯棒自动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主轴、上芯棒、连接板、导柱、垫板、上冲、阴模和下冲,所述上主轴与压机的液压伸缩杆固连,所述上芯棒的顶端与所述上主轴固连,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主轴的底端固连,两个所述导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连,所述垫板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柱上,两个所述导柱均与所述垫板滑动配合,所述导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垫板从所述导柱上脱落的限位环,每个所述导柱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垫板抵接;所述上冲固设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芯棒穿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上冲,所述阴模固设在所述压机的机架上,所述上芯棒和所述上冲的底部能够伸入所述阴模的型腔中,所述下冲的底端与下冲座固连,所述下冲能够与所述阴模的型腔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轴、所述上芯棒、所述连接板、所述垫板、所述上冲、所述型腔及所述下冲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机上芯棒自动脱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顶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龙杨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威士达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