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36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1,压缩机1包括:容器10;曲轴36,曲轴36包括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36c,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36c形成在曲轴36的外周表面上;压缩机构20,压缩机构20设置在曲轴36的上方,并且构造成对通过曲轴36的旋转从外部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止挡件40,止挡件40包括第一止挡构件42和第二止挡构件44,并且包括形成在第一止挡构件42与第二构件之间的通孔46。曲轴36插入到止挡件40的通孔46中,并且止挡件40接合并固定在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36c上。凹槽36c上。凹槽36c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压缩机包括:主轴承,主轴承插置在曲轴与壳体之间,并且主轴承接受沿曲轴的径向方向作用的径向载荷;以及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具有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分别具有如在下文中称为PTL1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H05

018384A1中公开的、接纳球的凹入接触部分。
[0003]在PTL1中,推力球轴承的内圈在曲轴的径向方向上进入非接触状态,并且在曲轴的轴向方向上锁定。此外,推力球轴承的外圈锁定至壳体。
[0004]然而,当车辆被驱动时,在压缩机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大的力施加至曲轴以使曲轴沿上下方向移位。这样,存在曲轴与压缩机构碰撞的可能性。
[0005]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当车辆被驱动时防止由安装在车辆中的压缩机的曲轴对压缩机构施加冲击的压缩机。
[0006]引文列表
[0007]专利文献
[0008]PTL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H05

018384A1。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车辆被驱动时防止由安装在车辆中的压缩机的曲轴对压缩机构施加冲击的压缩机。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容器;曲轴,该曲轴容纳在容器中,曲轴包括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该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形成在曲轴的外周表面上;压缩机构,该压缩机构容纳在容器中,设置在曲轴上方,并且构造成对通过曲轴的旋转从外部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止挡件,该止挡件是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板状构件,止挡件包括第一止挡构件和第二止挡构件,并且包括通孔,该通孔形成在第一止挡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并且从第一平面穿透至第二平面。此外,曲轴插入到止挡件的通孔中,并且止挡件接合并固定在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上。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由于止挡件包括两个构件(即第一止挡构件和第二止挡构件),因此止挡件可以安装在曲轴周围。
[0012]其次,由于曲轴插入到止挡件的通孔中、以及止挡件接合并固定在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上,因此即使作用成使曲轴沿上下方向移位的大的力施加至曲轴,也可以防止曲轴沿上下方向移位。
[0013]因此,当车辆被驱动时,可以防止由安装在车辆中的压缩机的曲轴对压缩机构施加冲击。因此,压缩机构的每个部分可以在预定位置处操作,并且压缩机构可以有效地压缩制冷剂。
附图说明
[0014]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点将在考虑附图而做出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0015]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包括止挡件40的压缩机1的示意性构型的说明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压缩机1的下部部分的放大图;
[0017]图3是曲轴36与压缩机构20之间的位置的说明图;
[0018]图4A是从止挡件40的底侧部观察的立体图;
[0019]图4B是从止挡件40的上侧部观察的立体图;
[0020]图4C是止挡件40的仰视图;以及
[0021]图5是曲轴36、子框架16、止挡件40等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对这些部分的描述被适当地省略或简化。此外,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的形状、尺寸、布置以及其他因素。
[0023]图1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示意性构型的说明图。压缩机1是构造成压缩并排出流体(例如,气体制冷剂)的流体机械,并且可以是制冷循环设备的部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是竖向安装的壳式压缩机1,并且安装到车辆中。
[0024]如图1中所示,压缩机1包括:容器10,该容器10作为密封的容纳件;吸入管12,该吸入管12贯穿地安装至容器10的顶面并形成为中空筒形管;排出管14,该排出管14将流体排出至外部;涡旋压缩机构20,该涡旋压缩机构20构造成对压缩室28中的流体(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马达元件30,该马达元件30构造成驱动容置在容器10中的压缩机构20。
[0025]压缩机构20的上部部分由容器10的中间壳体10a支承。压缩机构20通过收缩配合或其他方法固定至容器10的中间壳体10a。在马达元件30的下方设置有子框架16。子框架16固定至容器10的内周表面。在容器10的底部上形成有油槽18。在油槽18中积聚有对滑动零件、比如轴承进行润滑的制冷机油。
[0026]构造成将流体(低压气体制冷剂)从外部吸入到压缩机构20中的吸入管12连接至容器10的顶面。构造成将流体(高压气体制冷剂)排出至压缩机1的外部的排出管14连接至容器10的侧面。
[0027]压缩机构20容纳在容器10中,并且构造成通过由马达元件30进行旋转的曲轴36的旋转来对从吸入管12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如图1中所示,压缩机构20包括定涡旋件22和动涡旋件26。
[0028]定涡旋件22在定涡旋件22的下端部部分处固定至中间壳体10a。定涡旋件22包括基部板22a和第一涡旋本体22b,该第一涡旋本体22b具有渐开线形状并竖立在基部板22a的一个表面上。在定涡旋件22的中央部分中形成有排出端口24,该排出端口24构造成将压缩流体排出。
[0029]通过未图示的奥尔德姆机构(Oldham mechanism),动涡旋件26构造成相对于定涡旋件22绕动而不旋转。动涡旋件26包括基部板26a和第二涡旋本体26b,该第二涡旋本体26b具有渐开线形状并竖立在基部板26a的一个表面上。在基部板26a的下表面上的大致中央部
分中形成有绕动轴承26c,该绕动轴承26a形成为带底部的筒形形状。为了使动涡旋件26绕动,在绕动轴承26c中插入有偏心轴部分36b,该偏心轴部分36b安装在稍后描述的主轴部分36a的上端部上。
[0030]第二涡旋本体26b构造成与第一涡旋本体22b接合,以在第一涡旋本体22b与第二涡旋本体26b之间形成压缩室28。动涡旋件26构造成相对于定涡旋件22绕动。
[0031]马达元件30包括:电动马达定子32,该电动马达定子32通过收缩配合或其他方法固定至容器10的内周表面;电动马达转子34,该电动马达转子34以可旋转的方式容置在电动马达定子32的内周侧部上;以及曲轴36(主轴部分36a),该曲轴36通过收缩配合或其他方法固定至电动马达转子34。电动马达定子32经由导线连接至玻璃端子38。电动马达定子32经由玻璃端子38和导线从外部供应电力。电动马达转子34配置成在电力供应至电动马达定子32时进行旋转,并通过曲轴36将驱动力传递至动涡旋件26。
[0032]在曲轴36中位于电动马达转子34上方的偏心轴部分36b由安装在基部板26a下方的筒形绕动轴承26c以可旋转的方式沿径向方向支承。主轴部分36a配装在主轴承39中,并通过润滑油的油膜沿着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1),包括:容器(10);曲轴(36),所述曲轴(36)容纳在所述容器(10)中,所述曲轴(36)包括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36c),所述环形安装凹入式凹槽(36c)形成在所述曲轴(36)的外周表面上;压缩机构(20),所述压缩机构(20)容纳在所述容器(10)中,设置在所述曲轴(36)上方,并且构造成对通过所述曲轴(36)的旋转从外部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止挡件(40),所述止挡件(40)是包括第一平面(40a)和第二平面(40b)的板状构件,所述止挡件(40)包括第一止挡构件(42)和第二止挡构件(44),并且包括通孔(46),所述通孔(46)形成在所述第一止挡构件(42)与所述第二止挡构件(44)之间并且从所述第一平面(40a)穿透至所述第二平面(40b);其中,所述曲轴(36)插入到所述止挡件(40)的所述通孔(46)中,并且所述止挡件(40)接合并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里扬
申请(专利权)人:萨姆压缩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