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34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说明书涉及烹饪设备,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盖和本体且内锅通过感应加热而被加热的烹饪设备。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形成在底部壳体的吸气口和形成在外部壳体的排气口,而不包括用于降低由本体的内部壳体、外部壳体以及底部壳体形成的密闭的内部空间的温度的额外的构成要素(例如,送风风扇或空气引导件)。经由吸气口流入的外部空气吸收本体内部空间的热能并通过排气口排出。由此,实现对本体内部空间的冷却。实现对本体内部空间的冷却。实现对本体内部空间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烹饪设备


[0001]本说明书涉及烹饪设备,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分离型盖和本体且内锅通过感应加热而被加热的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常,被称为电饭锅(rice cooker或cooker)的烹饪设备是加热盛装于内部容器的食物的装置。内部容器被称为内锅,其容纳于在烹饪设备的本体内部形成的内锅容纳空间。在内锅容纳于内锅容纳空间且内锅容纳空间被盖密闭的状态下向内锅供应热能,从而盛装于内锅的食物被加热。近年来,利用感应加热向内锅供应热能的烹饪设备得到广泛普及。
[0003]图1是现有技术的烹饪设备的剖视图。
[0004]参照图1,现有技术的烹饪设备1包括盖120、内锅130以及本体170。
[0005]盖120与本体170结合,从而密闭形成在本体170内部的内锅容纳空间172。在盖120的上部面配置有压力锥110。压力锥110起到在盖120与本体170结合而内锅容纳空间172密闭的状态下,对盛装于内锅130的食物执行烹饪时恒定地保持内锅130内部的压力的作用。
[0006]内锅130是用于储藏要烹饪的食物或已烹饪的食物的容器。内锅130容纳于在本体170形成的内锅容纳空间172。
[0007]本体170是内部为空的圆筒形且一面开放。在形成于本体170的内锅容纳空间172中容纳内锅130。在本体170的开放的一面结合有盖120,从而密闭内锅容纳空间172。
[0008]如图1所示,本体170包括:内部壳体141,形成内锅容纳空间172;外部壳体142,形成本体170的外部面;以及底部壳体143,形成本体170的底面。
[0009]在由内部壳体141、外部壳体142以及底部壳体143的结合而形成的密闭的内部空间144分别配置有电子装置181、加热线圈182以及电力传输线圈183。
[0010]电子装置181是由通过外部电源或电力传输线圈183供应的电力驱动的装置。
[0011]若高频电流供应到加热线圈182,则在加热线圈182产生磁场。若由在加热线圈182产生的磁场而在内锅130感应出涡流,则由于内锅130的电阻成分、涡流损失以及滞后损失,在内锅130产生焦耳热。由此,内锅130被加热。
[0012]电力传输线圈183从感应加热装置(未图示)的工作线圈接收电力。在电力传输线圈183感应的电流供应到与电力传输线圈183电连接的加热线圈182,从而能够实现基于加热线圈182的内锅130的加热。
[0013]若电流供应到加热线圈182而内锅130被加热,则在内锅130产生的热能传递到本体170。因此,本体170的温度上升。
[0014]如图1所示,若内锅130被加热,则与内锅130相邻的内部壳体141的温度相对高于外部壳体142或底部壳体143的温度。由此,在由内部壳体141、外部壳体142以及底部壳体143的结合而形成的密闭的内部空间144中,内部壳体141周边的温度变高,从而内部壳体141周边的空气上升(aa)。
[0015]另一方面,在内部空间144中,外部壳体142周边的温度相对低于内部壳体141周边的温度。由此,朝外部壳体142方向流动的空气(bb)在外部壳体142周边下降(cc)。在外部壳体142周边下降的空气再次朝内部壳体141方向流动(dd)。
[0016]最终,随着内锅130被加热,在本体170的密闭的内部空间144中,高温的空气如箭头aa、bb、cc、dd所示那样循环。但是,由于在密闭的内部空间144中未配置用于冷却的额外的构成要素(例如,散热板或风扇),因此在内锅130被加热期间,内部空间144的温度保持较高。
[0017]如上所述,在内锅130被加热期间,由于在内部空间144内部循环的高温的空气,配置于内部空间144的电子装置181的温度上升。由此,电子装置181的故障发生可能性增加。
[0018]另外,在内锅130被加热期间,若因在内部空间144内部循环的高温的空气而内部空间144的温度保持较高,则用户的身体一部分与外部壳体142接触时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增加。
[0019]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日本授权专利第3006588号)公开了一种具有在结束烹饪之后冷却饭的功能的电饭锅。图2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饭锅的剖视图。
[0020]在图2中,电饭锅包括本体21和与本体21铰链结合的盖22。在本体21的内锅容纳空间容纳有内锅3。内锅3由工作线圈25加热。
[0021]在本体21的内部空间24分别配置有冷却风扇34和送风风扇32。
[0022]若冷却风扇34驱动,则外部的空气通过吸气口35流入到内部空间24,流入的空气对配置于内部空间24的功率晶体管和整流用二极管桥进行冷却。
[0023]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若盛装于内锅23的食物的烹饪结束,则送风风扇32驱动。因送风风扇32驱动而生成的风W流入由管道30和环形通道31形成的送风通道P。流入到送风通道P的风W流入形成在内锅23和本体21之间的环形间隙C,从而对内锅23进行冷却。
[0024]根据专利文献1,用于冷却本体21的内部空间24的复数个构成要素,例如冷却风扇34、送风风扇32、管道30、环形通道31等需要配置于内部空间24。由此,电饭锅的内部空间24的结构变得复杂且电饭锅的制造成本增加。
[0025]另外,存在由于冷却风扇34或送风风扇32的驱动而产生噪音的问题。
[0026]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明确地公开在冷却功率晶体管、整流用二极管桥或内锅23之后生成的高温的空气排出到本体21的外部的结构。
[0027]此外,如图2所示,由于内部空间24的复杂的结构和形状,导致在内部空间24中的空气的流动变得不顺畅,因此很难实现对内部空间24的有效的冷却。
[0028]在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公告第2000

0051156号)中公开了具有散热结构的电饭锅。图3是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电饭锅的剖视图。
[0029]图3中,在电饭锅的本体内部配置有高发热元件诸如控制基板部41、开关元件42以及电容43。为了冷却这种高发热元件,在本体内部配置有散热器51和送风风扇52。
[0030]若送风风扇52驱动,则从外部流入的冷空气流入到本体内部,流入的空气借助空气引导件53和引导分隔壁55朝散热器51方向移动而冷却散热器51。通过散热器51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排气口54排出到本体外部。
[0031]根据专利文献2,用于冷却本体内部的复数个构成要素,例如散热器51、送风风扇52、空气引导件53、引导分隔壁55等需要配置于本体内部空间。由此,本体内部的结构变得
复杂且电饭锅的制造成本增加。
[0032]另外,存在由于送风风扇52的驱动而产生噪音的问题。
[0033]另外,如图3所示,由于本体内部空间的复杂的结构和形状,导致在本体内部的空气的流动变得不顺畅,因此很难实现对复数个高发热元件的有效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烹饪设备,其中,包括:内锅;本体,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内锅容纳空间;以及盖,与所述本体的一面结合,以密闭所述内锅容纳空间,所述本体包括:本体把手,配置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吸气口,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一侧,使空气流入所述本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排气口,形成在与所述本体把手对应的位置,将流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排出到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吸气口形成在所述本体的底部壳体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底部壳体包括:第一底面部,形成所述本体的底面;以及第二底面部,以与所述第一底面部呈台阶的方式形成,所述吸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底面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在所述本体把手的下部面形成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配置成面向所述排气口且与所述排气口的端部隔开预设定的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引导部的端部和所述排气口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本体把手的侧面部的长度的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经由所述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通过所述引导部的端部和所述排气口的端部之间向着朝所述本体把手的侧面部的方向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分别具有弧形状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引导部的一端彼此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的连接点与所述排气口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另一端和所述排气口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或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另一端和所述排气口的端部之间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本体把手由非金属材料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在所述盖的上部结合有盖罩,所述盖罩由金属材料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本体的下部面由非金属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本体的外部面由金属材料形成。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内锅通过从外部装置无线供应的电力而被加热。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在所述盖的一侧配置有盖把手。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所述本体形成为圆筒形状。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在所述本体放置于感应加热装置的上部的状态下,所述内锅与所述本体的外部面所朝的方向无关地被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加热。17.一种烹饪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贤植金完洙朴炳奎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