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30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小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后侧倾斜固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倾斜下端固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下部间隔转动设有两个第一转动轴,每个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四个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一侧固设有耐磨块,第一箱体的后方设有固定桩,固定桩与第一箱体之间连接设有隔离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八个耐磨块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配合移动组件内两组履带轮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箱体与游客碰撞后出现第一箱体倒退的情况;再通过八个耐磨块与地面接触支撑配合支撑块倾斜布置从而对第一箱体后侧进行支撑作用,避免第一箱体与游客碰撞后出现第一箱体向后倾倒的情况。体向后倾倒的情况。体向后倾倒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小车的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景区或商场门口,当人流量较大时,需要将游客分隔开来,以便于使游客有序排队进入,避免出现拥挤的情况;当人流量较小时,需要及时将分隔设备收拢,以便于游客进出。
[0003]现有的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在人流量较大时,智能移动设备向游客中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智能移动设备会与游客接触碰撞,导致智能移动设备出现倒退或向后倾倒的情况,从而导致智能移动设备在游客中难以平稳移动,从而影响将游客分隔开来的效率。因此需要一种防倒退和防倾倒的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退和防倾倒的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下侧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由两组履带轮组成,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固设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上部间隔转动设有两个人流量监控,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下侧设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控制系统,两个所述人流量监控分别与控制系统之间连接设有两个连接线路,所述第一箱体的后侧倾斜固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倾斜下端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部间隔转动设有两个第一转动轴,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块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固定块外部的两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四个第一套筒,每个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固设有耐磨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一转动轴同时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箱体的后方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与第二箱体之间连接设有隔离带,所述隔离带一部分缠绕在固定桩的内部。
[0006]其中,通过八个耐磨块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配合移动组件内两组履带轮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箱体与游客碰撞后出现第一箱体倒退的情况;再通过八个耐磨块与地面接触配合支撑块倾斜布置从而对第一箱体后侧进行支撑作用,避免第一箱体与游客碰撞后出现第一箱体向后倾倒的情况。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周向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周向外侧分别套设有两个第二齿轮,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位于第二转动轴的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两个第三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周向外侧分别套设有两个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固定块外部的两端周向外侧环形滑动设有两个第二套筒,每个所述第二套筒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套筒之间,每个所述第二套筒的下侧与第一套筒的下侧均与地面接触,每个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均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块的下侧高于第一套筒的下侧,所述固定块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每个所述耐磨块上最大的面与地面接触。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人流量监控的下端分别固设有两个管道,两个所述管道的下端向下延伸至防护箱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线路分别位于两个管道的内侧,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上侧固设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管道位于第一固定板上方的周向外侧分别套设有两个第四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管道位于第一固定板下方的周向外侧套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两个所述管道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其中,两个人流量监控相反方向转动,从而通过两个人流量监控进行多个方向进行人流量检测;以便于第一箱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检测景区或商场进口处附近多方向的人流量检测。从而及时控制第一箱体移动进行将游客分隔开来或将隔离带收拢到固定桩内,以便于游客进出。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后侧竖直方向间隔固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板,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管道方向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用于对管道夹持平稳的第一半圆槽,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前侧竖直方向间隔滑动设有两个移动板,每个所述移动板朝向管道方向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用于对管道夹持平稳的第二半圆槽,两个所述第一半圆槽分别与两个第二半圆槽对应配合形成圆孔结构。其中,通过两个第一半圆槽分别与两个第二半圆槽对应形成圆孔结构对两个管道进行夹持平稳作用,减少游客碰到V型弹性板产生的震动对两个人流量监控的影响,以便于两个人流量监控平稳进行人流量检测。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移动板朝向第二固定板方向一端位于两个第二半圆槽相反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两个滑块,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移动板方向一端位于两个第一半圆槽相反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在两个第一滑槽内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与两个滑块之间连接设有两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箱体的前侧设有V型板,所述V型板分别与两个移动板之间连接固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箱体滑动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V型板的前侧固设有V型弹性板,所述V型板在第一箱体的上侧滑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滑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与V型板之间连接固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部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箱体内部与固定块内部的连接通道,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下侧滑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块的下方,所述推杆的下端固设有耐磨板。其中,先通过移动组件内两组履带轮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减少第一箱体向后的力;再通过耐磨板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配合八个耐磨块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箱体与游客碰撞后出现第一箱体倒退的情况。
[0013]优选的,所述推杆呈上部水平面积大且下部水平面积小的T型结构,所述推杆的上部用于防止固定块内部空气溢出且便于固定块内部的空气推动推杆向下移动,所述推杆的上部与固定块之间连接设有用于推杆向上移动复位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缠绕在
推杆的下部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部与第二滑槽之间连接设有用于防止第一箱体内部后侧空气溢出的折叠密封板,所述折叠密封板在第二滑槽内滑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两个人流量监控进行多个方向进行人流量检测;以便于第一箱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检测景区或商场进口处附近多方向的人流量检测。从而及时控制第一箱体移动进行将游客分隔开来或将隔离带收拢到固定桩内,以便于游客进出。
[0015]2.先通过移动组件内两组履带轮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减少第一箱体向后的力;再通过耐磨板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配合八个耐磨块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箱体与游客碰撞后出现第一箱体倒退的情况。
[0016]3.通过两个第一半圆槽分别与两个第二半圆槽对应形成圆孔结构对两个管道进行夹持平稳作用,减少游客碰到V型弹性板产生的震动对两个人流量监控的影响,以便于两个人流量监控平稳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包括第一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0)的下侧设有移动组件(14),所述移动组件(14)由两组履带轮组成,所述第一箱体(10)的上侧固设有第二箱体(11),所述第二箱体(11)的上部间隔转动设有两个人流量监控(12),所述第二箱体(11)的内部下侧设有防护箱(32),所述防护箱(32)的内部设有控制系统(33),两个所述人流量监控(12)分别与控制系统(33)之间连接设有两个连接线路(34),所述第一箱体(10)的后侧倾斜固设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的倾斜下端固设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下部间隔转动设有两个第一转动轴(17),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块(16)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7)位于固定块(16)外部的两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四个第一套筒(19),每个所述第一套筒(19)的一侧固设有耐磨块(20),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一转动轴(17)同时转动的驱动部件(55),所述第一箱体(10)的后方设有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桩(13),所述固定桩(13)与第二箱体(11)之间连接设有隔离带(29),所述隔离带(29)一部分缠绕在固定桩(1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55)包括第一电机(28),所述第一电机(28)位于固定块(16)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8)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动轴(22),所述第二转动轴(22)的周向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23),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7)的周向外侧分别套设有两个第二齿轮(24),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位于第二转动轴(22)的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两个第三转动轴(25),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25)的周向外侧分别套设有两个第三齿轮(26),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6)均与第一齿轮(23)啮合,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6)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24)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7)位于固定块(16)外部的两端周向外侧环形滑动设有两个第二套筒(21),每个所述第二套筒(21)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套筒(19)之间,每个所述第二套筒(21)的下侧与第一套筒(19)的下侧均与地面接触,每个所述第二套筒(21)与第一套筒(19)均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块(16)的下侧高于第一套筒(19)的下侧,所述固定块(16)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每个所述耐磨块(20)上最大的面与地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人流量监控(12)的下端分别固设有两个管道(31),两个所述管道(31)的下端向下延伸至防护箱(32)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线路(34)分别位于两个管道(31)的内侧,所述第二箱体(11)的内部上侧固设有第一固定板(30),两个所述管道(31)位于第一固定板(30)上方的周向外侧分别套设有两个第四齿轮(35),两个所述第四齿轮(35)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管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谊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三川通讯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