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要求更高的动态复杂网络场景的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AR/VR、触觉互联网和工业控制等时间敏感应用的相关研究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其发展的同时也对网络通信提出了高吞吐量的要求。然而,由于时变网络和链路的动态性,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的需求是相互作用的。在资源有限的网络中,高吞吐量容易导致重传、拥塞和长时间排队等问题,从而影响低延迟要求。
[0003]因此,针对时间敏感应用,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来降低重传、拥塞、长时间排队等问题出现的概率。例如,在网络标准方面,TSN组提出了IEEE 802.1Qbv时间感知整形器(Time
‑
Aware Shaper,TAS)用于解决确定性的ULL要求;在AR/VR中,Dejene等设计了L4S架构来实现可扩展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以减少排队延迟。在触觉互联网中,Richard等提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观测器,用于根据规划的路径进行周期性接收INT感知数据包,将收集到的INT感知数据包发送给跨层解析器;跨层解析器,用于对INT感知数据包进行解析以及感知数据提取,将解析得到的INT感知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器;并根据策略动作生成策略包发送给策略分发器;数据分析器,用于对解析得到的INT感知数据进行数据的格式化处理,并将格式化数据发送给策略控制器;策略生成器,用于调用INT框架并依据格式化数据作为算法输出进行策略更新;当策略控制器更新策略之后会根据最新的网络状态数据进行策略动作下发给跨层解析器;策略分发器,用于接收跨层解析器生成的策略包进行对应节点传输速率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INT数据包结构包括INT包头和INT数据;所述INT包头包括设备ID、执行标识和控制动作;所述INT数据包括设备ID、端口、链路时延、链路带宽、排队长度以及丢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INT包头中的设备ID用于标记交换机的全局标识,当INT框架要对某个交换机做一些针对性的动作时,设备编号就是唯一确定的标识;执行标识用于判断当前数据包类型:“0”和“1”分别表示感知和策略控制;控制动作用于当执行标识为“1”时,记录对应ID设备编号的设备进行传输率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INT数据中的所述设备ID用于记录当前进行数据感知的设备;端口用于记录当前数据感知的端口位置;链路时延用于记录数据包在当前节点端口所连接上一跳节点的排队时延以及当前链路的传输时延之和;链路带宽用于记录两个相邻交换机的可用带宽;排队长度用于表示出端口的队列长度;丢包用于记录链接的丢失字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Actor
‑
Critic框架的策略优化训练模型,根据先前的调度经验获得调度策略将经过训练的参数发送给智能策略控制器进行策略更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行传输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评估网络Q
c
(θ
c
)是一个评估函数,用于评估来自行为网络的动作a(t);当行为网络在槽t选择一个动作a(t)时,评估网络将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伟,张雪,高德云,刘康,刘明远,罗通,徐靖轩,李佳琦,胡雪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