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孕妇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20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孕妇枕,涉及孕妇枕领域,包括头枕,所述头枕一侧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有抱枕与靠枕,所述靠枕内侧为弧面,所述抱枕内侧设置有用于承托孕妇腹部的凹陷,且下端设置有弧形的腿部支撑结构,所述头枕、抱枕、靠枕的内层皆为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面设置有上乳胶层,而底面设置有下乳胶层,所述上乳胶层与下乳胶层外包覆有适配头枕、抱枕、靠枕形状的亲肤套层,所述头枕的上乳胶层内间隔设置有骨传导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段式的可拆卸孕妇枕结构,设置在头枕内的骨传导装置能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为孕妇提供舒适的音乐以舒缓身心,大大提升了孕妇使用孕妇枕时的使用舒适度。枕时的使用舒适度。枕时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孕妇枕


[0001]本技术涉及孕妇枕领域,具体为智能孕妇枕。

技术介绍

[0002]孕妇枕是一种孕妇专用的枕头,主要作用是帮助处于特殊时期的孕妇保护腰部、腹部、腿部,孕妇枕有助于减轻增大腹部的压迫感,缓解腰酸背痛,并帮助孕妇保持平衡。
[0003]现有的孕妇枕大多为U形的一体式结构,使用简单的气囊并在气囊外包裹亲肤面料,在气囊内充气后能够起到对孕妇的腹部承托的效果,缓解孕妇的腹部压力。
[0004]但现有的气囊式的孕妇枕在使用时不易于拆卸,导致气囊外包覆的亲肤面料污染后难以清洗,U形结构的孕妇枕使孕妇在侧卧时肩部以及手臂没有合适的放置空间,而且没有很好的支撑结构支撑孕妇的腿部,孕妇枕的头枕部分功能单一,导致孕妇对孕妇枕的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智能孕妇枕,以解决现有的孕妇枕在实际使用时的使用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孕妇枕,包括头枕,所述头枕一侧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有抱枕与靠枕,所述靠枕内侧为弧面,所述抱枕内侧设置有用于承托孕妇腹部的凹陷,且下端设置有弧形的腿部支撑结构,所述头枕、抱枕、靠枕的内层皆为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面设置有上乳胶层,而底面设置有下乳胶层,所述上乳胶层与下乳胶层外包覆有适配头枕、抱枕、靠枕形状的亲肤套层,所述头枕的上乳胶层内间隔设置有骨传导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三段式的可拆卸孕妇枕结构,使三段独立的孕妇枕结构都能够便捷的套上合适的亲肤布料,便于亲肤布料的拆卸清洗,同时孕妇枕结构的连接处能够为孕妇的肩部以及手臂提供足够的放置空间,从而提升孕妇的使用体验,弯曲的腿部支撑区能够很好的对孕妇的腿部起到支撑的作用,设置在头枕内的骨传导装置能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为孕妇提供舒适的音乐以舒缓身心,大大提升了孕妇使用孕妇枕时的使用舒适度。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头枕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第一连接片,所述靠枕与抱枕朝向头枕的部分固定连接有适配第一连接片的第二连接片。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片便捷的将靠枕与抱枕连接在头枕上。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之间通过暗扣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暗扣连接的方式能够在便捷连接的同时保证连接的稳定程度,有效避免孕妇枕结构在使用时出现不同组件分离的情况。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枕的底部与抱枕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限位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片能够很好的限制抱枕与靠枕之间的距离,避免出
现抱枕与靠枕分离过远的情况。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的底端设置有气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门向气囊内充气。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枕呈J字形,所述抱枕由竖直部分与弯曲部分组成,所述抱枕的竖直部分与弯曲部分的交界处设置有容纳孕妇腹部的凹陷。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J字形结构的抱枕能够很好的承载孕妇的腹部,减轻孕妇腹部的压力,从而大幅度提升孕妇使用孕妇枕的舒适度。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乳胶层与下乳胶层皆紧密贴合在气囊外,所述气囊的气门贯穿下乳胶层与气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乳胶层与下乳胶层使孕妇枕更为柔软,而上乳胶层与下乳胶层能够有效避免孕妇枕出现褶皱的情况。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通过设置三段式的可拆卸孕妇枕结构,使三段独立的孕妇枕结构都能够便捷的套上合适的亲肤布料,便于亲肤布料的拆卸清洗,同时孕妇枕结构的连接处能够为孕妇的肩部以及手臂提供足够的放置空间,从而提升孕妇的使用体验,弯曲的腿部支撑区能够很好的对孕妇的腿部起到支撑的作用,设置在头枕内的骨传导装置能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为孕妇提供舒适的音乐以舒缓身心,大大提升了孕妇使用孕妇枕时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状态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头枕部分截面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头枕与靠枕连接部分截面图。
[0026]图中:1、头枕;2、抱枕;3、靠枕;4、第一连接片;5、第二连接片;6、限位片;7、亲肤套层;8、上乳胶层;9、下乳胶层;10、骨传导装置;11、气囊;12、气门;13、暗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9]智能孕妇枕,如图1

4所示,包括头枕1,头枕1一侧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有抱枕2与靠枕3,靠枕3内侧为弧面,抱枕2内侧设置有用于承托孕妇腹部的凹陷,且下端设置有弧形的腿部支撑结构,头枕1、抱枕2、靠枕3的内层皆为气囊11,气囊11的顶面设置有上乳胶层8,而底面设置有下乳胶层9,上乳胶层8与下乳胶层9外包覆有适配头枕1、抱枕2、靠枕3形状的亲肤套层7,头枕1的上乳胶层8内间隔设置有骨传导装置10,具体的,骨传导装置10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骨传导耳机中的发声组件,传输舒缓助眠声音,如舒缓音乐给用户,帮助大脑在睡觉时分泌多啡肽,以提高睡眠质量,通过温和的震动,让只有躺在上面的人才
能听到声音,避免影响周围的人。
[003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头枕1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第一连接片4,靠枕3与抱枕2朝向头枕1的部分固定连接有适配第一连接片4的第二连接片5,通过固定片便捷的将靠枕3与抱枕2连接在头枕1上,靠枕3以及抱枕2皆通过第二连接片5与头枕1上的第一连接片4连接,在连接的位置处形成了容纳孕妇肩部以及手臂的空间,使孕妇能够舒适的将手臂与肩部放在此空间内,其中第一连接片4与第二连接片5之间通过暗扣13连接,暗扣13连接的方式能够在便捷连接的同时保证连接的稳定程度,有效避免孕妇枕结构在使用时出现不同组件分离的情况,具体的,亲肤套层7为三醋酸面料,通过裁剪缝制的方式制成适配头枕1、抱枕2、靠枕3的套层,套在头枕1、抱枕2、靠枕3上,而在孕妇枕长时间使用后,能够便捷的拆下亲肤套层7清洗,亲肤套层7在清洗后也能够顺利的安装复位。
[003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乳胶层8与下乳胶层9皆紧密贴合在气囊11外,气囊11的气门贯穿下乳胶层9与气囊11,上乳胶层8与下乳胶层9使孕妇枕更为柔软,而上乳胶层8与下乳胶层9能够有效避免孕妇枕出现褶皱的情况。
[003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靠枕3的底部与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孕妇枕,包括头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一侧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有抱枕(2)与靠枕(3),所述靠枕(3)内侧为弧面,所述抱枕(2)内侧设置有用于承托孕妇腹部的凹陷,且下端设置有弧形的腿部支撑结构,所述头枕(1)、抱枕(2)、靠枕(3)的内层皆为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顶面设置有上乳胶层(8),而底面设置有下乳胶层(9),所述上乳胶层(8)与下乳胶层(9)外包覆有适配头枕(1)、抱枕(2)、靠枕(3)形状的亲肤套层(7),所述头枕(1)的上乳胶层(8)内间隔设置有骨传导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孕妇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第一连接片(4),所述靠枕(3)与抱枕(2)朝向头枕(1)的部分固定连接有适配第一连接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峰匡宇翁卫云张欢
申请(专利权)人:匡赞浙江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