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的育种和制种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杂交水稻II优42的育种和制种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农作物,而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杂交水稻品种的改良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领域,优质、高产、多抗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长期的目标,理想株型和杂种优势相结合是实现育种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十年来,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很快,一大批杂交水稻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多数杂交水稻新品种叶片过于繁茂,群体通风不良,容易造成群体郁闭,病虫害发生严重,不利于水稻群体产量的提高。选拔叶片短挺、植株紧凑、前期叶片生长速度快、总叶片数多的杂交水稻品种是解决群体与个体矛盾的有效途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94102551.9、申请日为1994年3月18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然而该专利申请的水稻也存在着叶片过于繁茂,群体通风不良,容易造成群体郁闭,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其水稻品质还有待提高。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如果将抗白叶枯病特性与新株型结合起来,将进一步增强杂交水稻的广泛适应性和高产、稳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水稻Ⅱ优42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株型紧凑、含丛生快长型恢复系特青血统的自选优良强优恢复系镇恢129作母本,选择株型紧凑、含丛生快长型恢复系特青血统且携带Xa-7抗白叶枯病基因、品质优良的自选优良强优恢复系镇恢0 84作父本杂交获得F↓[0]种子;B)自交5~7代,边自交边选择,选择恢复力强、抗病、叶片短挺、株型紧凑、外观品质优良的单株,培育出具有优良新株型、抗病、高产的强优恢复系镇恢42; C)再用不育系Ⅱ-32A与以上强优恢复系镇 恢42杂交,获得具有高抗白叶枯病、叶片短挺、株型紧凑的杂交稻新品种Ⅱ优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II优42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株型紧凑、含丛生快长型恢复系特青血统的自选优良强优恢复系镇恢129作母本,选择株型紧凑、含丛生快长型恢复系特青血统且携带Xa-7抗白叶枯病基因、品质优良的自选优良强优恢复系镇恢084作父本杂交获得F0种子;B)自交5~7代,边自交边选择,选择恢复力强、抗病、叶片短挺、株型紧凑、外观品质优良的单株,培育出具有优良新株型、抗病、高产的强优恢复系镇恢42;C)再用不育系II-32A与以上强优恢复系镇恢42杂交,获得具有高抗白叶枯病、叶片短挺、株型紧凑的杂交稻新品种II优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II优42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自交3代(F3)开始,采取宽行、窄株、高肥、稀植的栽培方式,同时结合白叶枯病接种,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从F4开始用珍汕97A测定其恢复力和一般配合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杂交水稻II优42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行、窄株、高肥、稀植的栽培方式,其行宽为33cm、株距为16.5cm、高肥为每亩17公斤纯N、稀植为1.5万苗/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II优42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自交4代(F4)开始与珍汕97A测配杂交,测定其恢复性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II优42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红兵,张继本,盛生兰,景德道,周义文,刁立平,胡春明,顾炳朝,岳绪国,李闯,潘永飞,陈全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