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及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208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及灭菌装置,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包括位于底层的第一铜箔,所述第一铜箔上覆盖有聚酰亚胺胶带层,所述聚酰亚胺胶带层上设有第二铜箔,所述聚酰亚胺胶带层作为间隔第一铜箔与第二铜箔的介质层,所述第二铜箔上设有多排多列的贯穿第二铜箔的空位。灭菌装置包括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等离子电源,所述第一铜箔与第二铜箔之间加入放电电压使第二铜箔的空位处在常规大气压环境下产生微等离子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第一铜箔与第二铜箔用柔性材料分隔,产生的电流小,可直接触摸。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形成为柔性贴片,可柔性弯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贴片整体厚度较薄,更为便携。携。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及灭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阻挡放电(DBD)
,尤其是一种柔性的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及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大气压低温冷等离子体产生技术也日渐成熟,已经有几代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其技术发展途径如下:从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上看,从最开始的氦气等离子体到成本较低的氩气等离子体,再到直接采用空气等离子体。从等离子体电源驱动方式看,从一开始采用价格昂贵的射频电源放电,到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高频放电或高频脉冲放电,再到充电宝电池驱动的电源模式。从介质发生器放电模式上看,从过去传统的双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到单电极介质阻挡空气放电的模式。
[0003]到目前为止,能够应用于日常消毒灭菌的便携性等离子体设备依然不多,现有的商用设备也不能兼顾便携性与可弯折性。应用在医疗生物领域的介质阻挡放电(DBD)都是基于浮动电极、等离子体射流以及表面电介质阻挡来完成的。对于采用浮动电极的装置,高压电极包裹在电介质材料当中,接地电极暴露在强电场和带电粒子流当中,不仅产生较大电流,同时也具有极大安全隐患。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层的第一铜箔,所述第一铜箔上覆盖有聚酰亚胺胶带层,所述聚酰亚胺胶带层上设有第二铜箔,所述聚酰亚胺胶带层作为间隔第一铜箔与第二铜箔的介质层,所述第二铜箔上设有多排多列的贯穿第二铜箔的空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箔的空位为由激光切割形成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箔的厚度为0.13
±
0.1mm,所述聚酰亚胺胶带层厚度为100
±
50μm;所述第二铜箔的厚度为0.05
±
0.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箔上的空位为0.75*0.75mm的通孔或者面积小于0.75*0.75mm的通孔或者面积大于0.75*0.75mm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DBD微等离子体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箔用于接通外部等离子电源的高压电极,所述第二铜箔用于接通外部等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梅黄天源张潇漫诸葛兰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