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73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上设置有操作口、排气扇、气密舱风板、密封门、转动件、密封套、安装沉套、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传动固定法兰、密封轴套和加湿水槽,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套和安装沉套,加湿水槽、密封轴套、传动固定法兰、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均位于安装沉套内,安装沉套位于密封套内,内胆位于操作口处设置有密封条,内胆的后侧开设有传动孔,内胆的表面位于传动孔处设置有传动固定法兰,密封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密封轴套通过连接法兰和传动固定法兰与内胆连接。通过提供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有效地提高了测试舱的的测试精度。地提高了测试舱的的测试精度。地提高了测试舱的的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属于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环境测试舱实际上就是合理模拟室内环境条件的一种测试设备,通常用于测试VOC、甲醛等有害挥发性物质,在该舱运行条件下,检测人造板材的甲醛释放量符合国家标准。
[0003]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开号为CN112394145A的一篇中国专利中,记载了一种低气压VOC试验装置,包括承压保温箱,所述承压保温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工件的测试舱,设置于所述测试舱上以连通所述承压保温箱和测试舱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有调压阀,用于调节所述承压保温箱的气压的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包括连通外界和承压保温箱的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真空泵。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测试舱模拟出不同的气压值,从而为待测试材料或待测试工件提供了不同气压的用于检测VOC污染物的挥发速率的检测环境。
[0004]目前市场上,类似的环境测试舱较常见,但是这样的环境测试舱通常密封性不够好,从而导致测试舱内部环境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测试值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上设置有操作口、排气扇、气密舱风板、密封门、转动件、密封套、安装沉套、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传动固定法兰、密封轴套和加湿水槽;
[0007]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套和安装沉套,加湿水槽、密封轴套、传动固定法兰、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均位于安装沉套内,安装沉套位于密封套内;
[0008]所述内胆位于操作口处设置有密封条,内胆的后侧开设有传动孔,内胆的表面位于传动孔处设置有传动固定法兰,密封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密封轴套通过连接法兰和传动固定法兰与内胆连接;
[0009]所述转动件包括箱体旋转轴固定板、底板、门铰链连杆、连杆轴套和旋转轴,箱体旋转轴固定板设置在内胆的上表面,箱体旋转轴固定板的顶部高度与密封门的顶部高度相同,底板分别设置在箱体旋转轴固定板和密封门的上表面,旋转轴转动设置在底板上,连杆轴套套设在旋转轴上,门铰链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杆轴套的顶端;
[0010]所述加湿水槽的上端开设有开口,加湿水槽位于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凸边,凸边上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管体,加湿水槽的底部还设有底座,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封板;
[0011]所述气密舱风板设置在内胆中且位于排气扇的前侧。
[0012]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气密舱风板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直角条,直角条与内胆侧壁固
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外壳上靠近密封套的一端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处设置有检修门。
[0014]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检修门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0015]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内胆靠近密封套的一端设置有保温棉固定板。
[001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内线槽,外壳的外侧设置有暴露式线槽。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内胆的前侧的操作口上通过转动件转动设置密封门,使得密封门转动后完全盖合在内胆的操作口上,从而避免在密封门与内胆之间设置铰链等形成的间隙导致测试舱的密封性差,在传动孔处设置传动固定法兰和密封套,防止排气扇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处出现缝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试舱的的测试精度。
[0019]2、加湿水槽的开口处设置凸边,可以增大加湿水槽与密封盖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湿水槽的密封性。
[0020]3、气密舱风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直角条,通过直角条与内胆的侧边连接,可以增大气密舱风板与内胆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固定气密舱风板。
[0021]4、外壳上设置有检修口,便于工人对排气扇等器件进行维修。
[0022]5、检修门上设置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检修门的结构强度。
[0023]6、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内线槽,用于收纳外壳内部的连接线,外侧设置有暴露式线槽,用于收纳外壳外部的连接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密封套和安装沉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密封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加湿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直角条和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检修门和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加强筋和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地脚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外壳;11、地脚;12、脚轮架;13、滚轮;14、检修口;15、检修门;151、锁件;152、加强筋;16、内线槽;17、暴露式线槽;2、内胆;21、操作口;22、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23、传动固定法兰;24、密封轴套;25、密封条;26、保温棉固定板;3、排气扇;4、气密舱风板;41、直角条;5、密封门;6、转动件;61、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2、底板;63、门铰链连杆;64、连杆轴套;65、旋转轴;7、密封套;8、安装沉套;9、加湿水槽;91、凸边;92、密封盖;93、管体;94、底座;95、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5]如图1

9所示,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包括外壳1和内胆2,内胆2上设置有操作口21、排气扇3、气密舱风板4、密封门5、转动件6、密封套7、安装沉套8、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22、传动固定法兰23、密封轴套24和加湿水槽9。
[0036]外壳1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地脚11、脚轮架12和滚轮13,脚轮架12焊接在外壳1的底面,滚轮13位于地脚11的一侧且与地面滚动接触。
[0037]外壳1的后侧靠近密封套7的一端开设有检修口14,检修口14处铰接有检修门15,检修门15的一侧设置有锁件151,检修门15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52。
[0038]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内线槽16,外壳1的外侧设置有暴露式线槽17。内线槽16的底部卡设有下盖体,暴露式线槽17的顶部卡设有上盖体。
[0039]内胆2的前侧设置有操作口21、密封门5和转动件6。转动件6包括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底板62、门铰链连杆63、连杆轴套64和旋转轴65,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焊接在内胆2的上表面,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的顶部高度与密封门5的顶部高度相同。
[0040]底板62分别焊接在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和密封门5的上表面,底板62的表面开设有转动孔,旋转轴65插接在转动孔内且转动设置在底板62上,连杆轴套64套设在旋转轴65上,门铰链连杆63的两端分别卡接在连杆轴套64的顶端。
[0041]操作口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OC释放环境测试舱,包括外壳(1)和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上设置有操作口(21)、排气扇(3)、气密舱风板(4)、密封门(5)、转动件(6)、密封套(7)、安装沉套(8)、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22)、传动固定法兰(23)、密封轴套(24)和加湿水槽(9);所述内胆(2)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密封套(7)和安装沉套(8),加湿水槽(9)、密封轴套(24)、传动固定法兰(23)、高温传感器固定法兰(22)均位于安装沉套(8)内,安装沉套(8)位于密封套(7)内;所述内胆(2)位于操作口(21)处设置有密封条(25),内胆(2)的后侧开设有传动孔,内胆(2)的表面位于传动孔处设置有传动固定法兰(23),密封轴套(2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密封轴套(24)通过连接法兰和传动固定法兰(23)与内胆(2)连接;所述转动件(6)包括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底板(62)、门铰链连杆(63)、连杆轴套(64)和旋转轴(65),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设置在内胆(2)的上表面,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的顶部高度与密封门(5)的顶部高度相同,底板(62)分别设置在箱体旋转轴固定板(61)和密封门(5)的上表面,旋转轴(65)转动设置在底板(62)上,连杆轴套(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环国李寿维尹军
申请(专利权)人:睦尼试验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