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区套管灌注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60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技术领域,具体为溶洞区套管灌注桩,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内部开设有溶洞口,所述地基的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的内壁均匀放置有若干个主笼纵筋,若干个所述主笼纵筋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箍筋,所述护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绳索,所述绳索远离护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扯绳索来控制护筒在桩孔内壁的位置,方便了对桩孔和溶洞口连通位置的紧密遮盖工作,避免当支撑部偏高或者偏低时,护筒对溶洞口紧密遮盖,导致混凝土材料容易从溶洞口和护筒缝隙中流出的情况,提高了对灌注桩的制作效果。提高了对灌注桩的制作效果。提高了对灌注桩的制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洞区套管灌注桩


[0001]本技术涉及灌注桩
,尤其涉及溶洞区套管灌注桩。

技术介绍

[0002]灌注桩是指在地面上开凿孔后利用混凝土材料等进行浇筑成型的建筑材料,形成的桩体硬度大,使用时间长,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效果,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建设等行业。
[0003]公开号为CN205046551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溶洞区套管灌注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根主笼纵筋及固定于多根主笼纵筋外部的箍筋,其特征在于,该灌注桩还包括位于主笼纵筋外部的护筒,该护筒套装在主笼纵筋的外围,护筒的底部设有与护筒轴向水平的支撑部。本技术机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通过将护筒下到桩孔中,在溶洞口底部到顶部之间的桩孔孔壁形成类似套管的护壁体,再放置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防止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从溶洞口流失,确保成桩质量;同时护筒长度较短,根据溶洞实际尺寸选择相应的护筒,节约了材料,缩短的护筒的高度,也方便了运输。
[0004]在对护筒进行放置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护筒放置在溶洞口上下均有余量的位置,然而当支撑部偏高或者偏低时,容易影响到护筒对溶洞口位置的紧密遮盖,混凝土材料容易从溶洞口和护筒缝隙中流出,降低了对灌注桩的制作效果。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溶洞区套管灌注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混凝土存在从溶洞口和护筒缝隙中流出的缺点,而提出的溶洞区套管灌注桩。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溶洞区套管灌注桩,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内部开设有溶洞口,所述地基的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的内壁均匀放置有若干个主笼纵筋,若干个所述主笼纵筋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箍筋,所述护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绳索,所述绳索远离护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体。
[000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拉扯绳索来控制护筒在桩孔内壁的位置,方便了对桩孔和溶洞口连通位置的紧密遮盖工作,减少了当支撑部偏高或者偏低时,容易影响到护筒对溶洞口位置的紧密遮盖,混凝土材料容易从溶洞口和护筒缝隙中流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灌注桩的制作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地基的内部嵌有若干个基块,所述基块的下侧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若干个所述基块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框,所述滑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呈“L”型结构,所述限位架的中侧开设有槽口。
[0010]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将绳索上的球体套在限位架的内侧位置,将绳索套在限位架上槽口的内壁,此时可实现对绳索端侧位置的拉扯限位工作。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的内部螺纹
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和滑框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块。
[0012]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转块,转块会带动丝杆进行转动,此时可实现对滑框的驱动工作,进而方便了对绳索的拉扯工作。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内壁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固定架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挡杆。
[0014]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将绳索套在挡杆和滑轮之间的位置,挡杆的设置减少了绳索从滑轮上脱出的情况,滑轮则起到了改变绳索移动方向的作用,方便了对护筒的提拉工作。
[0015]优选的,所述护筒的两端均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上端口为扩张结构。
[001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对护筒进行下方的过程中,张开结构的橡胶圈会紧密贴靠在桩孔的内侧,进一步提高了对溶洞口位置进行遮盖的紧密性,避免了混凝土原料从溶洞口位置流出的情况。
[0017]优选的,所述护筒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锥杆,所述锥杆由圆柱块和锥头拼接而成,所述锥杆的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倒刺。
[001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将橡胶圈套在锥杆的内部,可实现对端侧位置护筒上橡胶圈的固定工作,倒刺会倒插在橡胶圈的内部,减少了橡胶圈轻易从锥杆上滑出的情况,提高了对橡胶圈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9]综上所述:
[0020]本技术中,通过拉扯绳索来控制护筒在桩孔内壁的位置,方便了对桩孔和溶洞口连通位置的紧密遮盖工作,减少了当支撑部偏高或者偏低时,容易影响到护筒对溶洞口位置的紧密遮盖,混凝土材料容易从溶洞口和护筒缝隙中流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灌注桩的制作效果。
[00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橡胶圈对桩孔内壁的紧密遮盖,进一步提高了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A处放大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护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B处放大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橡胶圈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中锥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例说明:1、地基;2、溶洞口;3、护筒;4、支撑部;5、主笼纵筋;6、箍筋;7、固定架;8、滑轮;9、滑框;10、绳索;11、挡杆;12、定位块;13、基块;14、丝杆;15、转块;16、限位架;17、球体;18、橡胶圈;19、锥杆;20、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溶洞区套管灌注桩,包括地基1,地基1的内部开设有溶洞口2,地基1的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部4,支撑部4的上端放置有护筒3,护筒3的内壁均匀放置有若干个主笼纵筋5,若干个主笼纵筋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箍筋6。
[0030]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整体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31]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案中:护筒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绳索10,绳索10远离护筒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体17。通过拉扯绳索10来控制护筒3在桩孔内壁的位置,方便了对桩孔和溶洞口2连通位置的紧密遮盖工作,减少了当支撑部4偏高或者偏低时,容易影响到护筒3对溶洞口2位置的紧密遮盖,混凝土材料容易从溶洞口2和护筒3缝隙中流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灌注桩的制作效果。地基1的内部嵌有若干个基块13,基块13的下侧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若干个基块13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7,固定架7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框9,滑框9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架16,限位架16呈“L”型结构,限位架16的中侧开设有槽口。将绳索10上的球体17套在限位架16的内侧位置,将绳索10套在限位架16上槽口的内壁,此时可实现对绳索10端侧位置的拉扯限位工作。
[0032]固定架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12,两个定位块12的内部螺纹穿设有丝杆14,丝杆14和滑框9的内部螺纹连接,丝杆14的端面固定安装有转块15。转动转块15,转块15会带动丝杆14进行转动,此时可实现对滑框9的驱动工作,进而方便了对绳索10的拉扯工作。固定架7的内壁转动安装有滑轮8,固定架7的上侧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溶洞区套管灌注桩,包括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的内部开设有溶洞口,所述地基的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的内壁均匀放置有若干个主笼纵筋,若干个所述主笼纵筋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箍筋,所述护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绳索,所述绳索远离护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洞区套管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的内部嵌有若干个基块,所述基块的下侧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若干个所述基块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框,所述滑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呈“L”型结构,所述限位架的中侧开设有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华鲁燕严勇魏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君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