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斜面屋檐的箱变顶盖及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58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斜面屋檐的箱变顶盖及箱式变电站。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同样属于箱式开闭所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按电力设备反事故措施理念,设计了一种带斜面屋檐的箱体顶盖,具有多重独力防水、防止外力挤压撞击和造型美观稳固等特点。解决了对于箱式变电站防水覆盖件因延伸出屋檐后在箱式变电站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损伤,从而影响箱变顶盖防水性能的问题;也解决了对于箱式变电站防水覆盖件因缩退至屋檐背后,杂物垃圾等飘落物堆积在箱变顶盖上和雨水逐渐吸附堵塞排水孔洞,让顶盖部分或彻底失去防水功能,引起箱变顶盖上方积水漫延倒灌进箱式变电站顶盖内部导致箱式变电站顶部漏水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排水通畅可靠、装卸简单方便、外形稳固美观的箱式变电站。观的箱式变电站。观的箱式变电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斜面屋檐的箱变顶盖及箱式变电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箱式变电站
,具体是一种带斜面屋檐的箱变顶盖及箱式变电站。本专利技术也同样属于箱式开闭所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将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照一定接线方案组合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它以其体小、质轻、价廉、安装投运快捷以及深入负荷中心等优点倍受用户欢迎。广泛应用在工厂、油田、矿山、城市居民小区以及公共场所等。
[0003]箱式变电站作为一种户外配电设备,按照外壳制作材料不同分为金属型箱式变电站或非金属型箱式变电站两种。要求箱式变电站外壳要有防水、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散热、美观、全封闭、可移动、成本低、装卸便捷等特点。
[0004]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虽然针对这两种箱式变电站给出了全面的标准化设计定制方案,各箱式变电站生产厂家也实施了很多解决措施,但是综观全局,箱式变电站产品形式五花八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进展徘徊不前,缺乏全面系统逐条解决的有效方案。箱式变电站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顾此失彼,问题不休隐患不断,这些综合影响让箱式变电站的生存优势逐渐丧失,迫使很多重要的终端配电系统重新回归土建变电站。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箱式变电站外壳因防水引起的系列问题给出了一种完善的解决方案。为了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外形美观,箱式变电站生产厂家大部分选用了仿真彩钢瓦(或普通彩钢瓦或玻璃钢瓦或琉璃瓦等)作为箱变顶盖的防水覆盖件,做出的箱式变电站外壳具有民居建筑的风格,在街景市貌美化取得了与环境协调相宜的效果。因此这类箱式变电站也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最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箱变顶盖雨水排泄通畅和灰尘杂物冲刷顺利,需要将防水覆盖件伸展出顶盖屋檐,但当箱式变电站在起吊、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这类防水覆盖件壁薄、机械性能差,对伸展出顶盖屋檐部分的防水覆盖件碰撞挤压损伤概率很大,严重破坏了箱变顶盖的预期防水效果和外形美观,增加了箱式变电站漏水事故风险。围绕此条隐患各箱式变电站生产厂家推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也申请了很多专利,但基本上是在屋檐上设置水槽挡板,防水覆盖件向后缩至水槽挡板背后,保护了防水覆盖件不受吊装时吊绳的挤压和外物的撞击,也增加了美观。为了保障顶盖正常排水,有的制造商在水槽底部设引流孔洞;也有的制造商在水槽挡板中部与瓦槽对应排水区域处开设排水孔洞直接泄流;还有的制造商先用导流板将大部分雨水导流到水槽挡板外侧上边缘排出,其余遗留雨水仍然通过设置在水槽底部的引流孔洞排出。但是在长期的使用中发现,树叶等不确定杂物垃圾飘落在顶盖上堆积,又因水槽挡板的阻隔不便观察且无法通过雨水冲刷自行清理,由于杂物垃圾等的吸水性会让顶盖长期积水,加剧防水覆盖件与此积水区接触区域的腐蚀性,缩短顶盖的防水寿命,同时细小杂物垃圾等也会积少成多逐渐吸附堵塞排水孔洞,就会让顶盖部分或彻底失去防水功能,引起箱变顶盖上方积水漫延倒灌进箱
式变电站顶盖内部。导致箱式变电站顶部漏水,不仅影响了电网和设备本身的运行安全,而且对周边人员生命安全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带斜面屋檐的箱变顶盖用以解决箱式变电站防水覆盖件因延伸出屋檐后在箱式变电站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损伤,从而影响箱变顶盖防水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通畅可靠、装卸简单方便、外形稳固美观的箱式变电站。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箱变顶盖及箱式变电站技术方案如下:箱变顶盖,包括顶盖底部顶板和环绕其四边的通风条板,顶板上分布有风机安装孔(若需要)、灯具安装孔(若需要)、通风孔(若需要))和二次线孔,通风条板上分布有满足防护等级要求的通风条孔;所述通风条板一侧固定在箱体四周的上门槛上面,另一侧扣接在顶盖屋檐背部下端;所述通风条板上方由多根斜支梁上端铺设在内屋脊(视图中未画出来)两边,其下端铺设在所述通风条板棱边上,搭建若干组“人”字构架;所述“人”字构架靠近屋檐端上部固定Z型梁;所述Z型梁上边紧贴顶盖屋檐上边底部并牢固联接;所述Z型梁两端与所述通风条板、内屋脊和屋檐在箱式变电站外屋脊长度方向上平齐,在此两平齐面上固定有顶盖端封板。以上所述构件都通过组焊成型,构成一个高强度的焊接刚体后再焊接在箱体四周的上门槛顶面。所述“人”字构架、Z型梁和端封板构成的上部空间倾斜铺设有泡沫塑料板;所述泡沫塑料板与所述屋檐接触侧上方紧压有过渡封板;所述过渡封板的扇形端面适量伸出斜面棱边;所述泡沫塑料板和所述过渡封板上方铺设有仿真彩钢瓦,且所述仿真彩钢瓦排水槽下端边缘适量伸出所述过渡封板的扇形端面;所述仿真彩钢瓦下端、所述过渡封板、所述Z型梁和所述屋檐共4层钣金件采用若干铆钉紧密压接在一起;所述仿真彩钢瓦上端伸进所述外屋脊下面,并且与所述内屋脊可靠铆接;所述端头装饰板罩住所述仿真彩钢瓦紧靠所述端封板边缘,并铆接在所述端封板和所述外屋脊上。
[0008]本专利技术箱变顶盖的有益效果是本箱体顶盖按电力设备反事故措施理念,设计了一种带斜面屋檐的箱体顶盖,具有多重独力防水、防止外力挤压撞击和造型美观稳固等特点。具体描述如下:箱变顶盖仿真彩钢瓦下端直接伸出屋檐斜面棱边,保障箱体顶盖排水通畅且发挥了雨水冲刷自洁能力;仿真彩钢瓦下端背面增加了过渡封板,过渡封板的扇形端面封闭了仿真彩钢瓦的上凸空腔,防止雨水因风横吹从仿真彩钢瓦的空腔灌入泡沫塑料板上面,同时确保护若因顶盖仿真彩钢瓦损坏漏水,雨水可以经过渡封板上表面及其扇形端面之间的间隙引流排出;若因顶盖仿真彩钢瓦损坏漏水且过渡封板与泡沫塑料板之间紧压密封失效,则遗留雨水经两者间间隙通过Z型梁的排水槽孔经通风条板对外通风孔排出;若因顶盖仿真彩钢瓦损坏漏水且泡沫塑料板损伤浸水和内部斜面上的产生凝露水,则会通过沫塑料板和Z型梁下部斜面导流也从通风条板对外通风孔排出。
[0009]对于装有带斜面屋檐顶盖的箱式变电站,仿真彩钢瓦下端虽然伸出了屋檐斜面但仍距屋檐立面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箱式变电站立面无论是受到装卸时吊绳挤压还是外物撞击,外力只会作用在箱体顶盖屋檐外凸的立面上,而屋檐立面作为受力构件,有效地保护了后面的仿真彩钢瓦免受损伤,并且保障了箱式变电站在装卸时可以只采用柔性吊绳(或吊
带)直接起吊而省去了若干辅助吊具和一系列繁琐的吊装操作程序。这种技术方案彻底杜绝了箱式变电站在起吊、运输、施工和使用中损伤箱变顶盖仿真彩钢瓦的不确定因素。
[0010]同时对于装有带斜面屋檐顶盖的箱式变电站,由于顶盖屋檐斜面沿高度方向上是逐渐平滑后移,且仿真彩钢瓦下端直接伸出屋檐斜面棱边有一定的距离,从外观上看,仍然保留了瓦屋顶民居建筑的风格,改善了街景市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箱式变电站整体外观和吊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式变电站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箱式变电站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箱式变电站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箱式变电站侧视图4的I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箱式变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箱变顶盖3,包括顶盖底部顶板306和环绕其四边的通风条板307;通风条板307一侧固定在箱体2四周的上门槛201上面,另一侧扣接在带斜面屋檐309背部下端;通风条板307上方由多根斜支梁305上端铺设在内屋脊(视图中未画出来)两边,其下端铺设在通风条板307棱边上,搭建若干组“人”字构架;斜支梁305下端与屋檐309上边之间由Z型梁308联接成一体后,与通风条板307形成一个多点封闭的空腔,且在此空腔两端平齐面的端面上固定有顶盖端封板310。以上所述构件都通过组焊成型,构成一个高强度的顶盖焊接刚体。其特征在于:多点封闭的空腔增强了顶盖屋檐309的横向承压能力;屋檐309上部增加了斜面过渡为防水覆盖件的后移和防水提供了自由空间,下部截面为向上的钩形结构减少立面雨水下流时有流向箱体壁面的趋势(即“茶壶效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还包括顶盖焊接刚体上部空间斜铺设有泡沫塑料板304;泡沫塑料板304与屋檐309接触侧上方紧压有过渡封板312;泡沫塑料板304和过渡封板312上方铺设有仿真彩钢瓦303;仿真彩钢瓦303上端覆盖的外屋脊302和与其铆接的内屋脊(视图中未画出来)以及两端的端头装饰板301。其特征在于:过渡封板312的扇形端面适量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财陈操陈优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泰力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