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56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酚酸类化合物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所述酚酸类化合物为丹酚酸A,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地榆皂苷I。经试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一方面抑制真皮层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合成关键蛋白TYR和MC1R,抑制色素过度生成。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细胞自噬,加快已合成的黑色素的代谢,避免黑色素在表皮层聚集沉积影响肤色。表皮层聚集沉积影响肤色。表皮层聚集沉积影响肤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人护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黄褐斑是一种黑色素过度沉积类疾病,表现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女性。黄褐斑的病理学特征是真皮层黑色素细胞活跃和表皮层黑素颗粒的聚集。黑色素细胞中的黑皮质素受体1(MC1R)是黑色素生成过程的关键调节蛋白。MC1R在表皮和毛囊的黑色素细胞中表达并大量分布于细胞表面,能够与垂体前部释放的促黑激素(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α

MSH)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合,从而上调cAMP水平,激发酪氨酸酶TYR的表达及活性,促进皮肤黑色素形成。
[0003]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是一种调控黑色素生成的限速酶,存在于人体皮肤黑素细胞的黑色素体中。正常情况下,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再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最终生成黑色素。成熟的黑色素颗粒沿着微管、微丝运动到黑色素细胞的树突上,再到达相邻的角质细胞中,最后被角质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随表皮细胞的脱落而排出。当酪氨酸酶活性异常或者黑色素代谢途径发生阻碍就会诱发黄褐斑等黑色素过度沉积类疾病。
[0004]正常情况下,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中合成的黑色素会转运至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中。黑色素被分布至表皮各层细胞后,大部分的黑色素随角质层细胞的剥脱而排出体外,部分黑色素在角质细胞内溶酶体的自噬作用而降解。正常个体皮肤中黑色素的合成与代谢保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皮肤健康,一旦失衡便容易诱发色素沉积类疾病。
[0005]目前临床上通过口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C,激光或者化学剥脱等手段降解已生成的色斑,外用氢醌乳膏、曲酸乳霜、氨甲环酸、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等治疗黄褐斑,上述的黄褐斑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临床上尚无特效的黄褐斑治疗方案。
[0006]因此,亟需找到一种治疗黄褐斑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从调节黑色素生成和代谢的角度出发,提供一种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0008]经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一方面抑制真皮层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合成关键蛋白TYR和MC1R,抑制色素过度生成。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细胞自噬,加快已合成的黑色素的代谢,避免黑色素在表皮层聚集沉积影响肤色。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包括酚酸类化合物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0010]进一步地,所述酚酸类化合物为丹酚酸A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地榆皂苷I。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丹酚酸A和地榆皂苷I的质量比为5:1

1:5。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还包括溶剂。
[0014]进一步地,所述溶剂选自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剂。
[0015]进一步地,所述极性溶剂选自DMSO、甲酰胺、三氟乙酸、丙二醇、甘油、乙醇、甲醇、乙醚的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非极性溶剂选自矿物油、液体石蜡、白蜡、硬脂酸甘油酯、醋酸乙酯的一种或多种。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目前临床上通过口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C,激光或者化学剥脱等手段降解已生成的色斑,外用氢醌乳膏、曲酸乳霜、氨甲环酸、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等治疗黄褐斑,上述的黄褐斑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临床上尚无特效的黄褐斑治疗方案。本专利技术从调节黑色素生成和代谢的角度出发,为黄褐斑患者开发一种由丹酚酸A和地榆皂苷I组合成的组合物,针对黄褐斑的病理学特征,即真皮层黑色素细胞活跃和表皮层黑素颗粒的聚集,该组合物能够抑制真皮层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合成关键蛋白TYR和MC1R,抑制色素过度生成,同时可促进细胞自噬,加快已合成的黑色素的代谢,避免黑色素在表皮层聚集沉积影响肤色。
[0019]说明书附图
[0020]图1示出了不同浓度药物对B16细胞活力的影响(X
±
SD,n=6)。
[0021]图2示出了TYR活力定量实验拟合曲线(X
±
SD,n=6)。
[0022]图3示出了示出了组合物抑制B16细胞TYR活力的活性(X
±
SD,n=6)。
[0023]图4示出了B组合物抑制B16细胞TYR活力的结果(X
±
SD,n=6)。
[0024]图5示出了B组合物抑制B16细胞MC1R表达的结果(X
±
SD,n=6)。
[0025]图6示出了B组合物对B16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X
±
SD,n=6)。
[0026]图7示出了药物对B16细胞内LC3

II蛋白含量的影响(荧光强度比率%,X
±
SD,n=3)。
[0027]图8示出了B组合物对B16细胞内ERK与LC3

II蛋白表达量的影响(X
±
SD,n=3)。
[0028]图9示出了B组合物对B16细胞LC3

II蛋白表达的影响(X
±
SD,n=3)。
[0029]图10示出了B组合物对B16细胞Beclin蛋白表达的影响(X
±
SD,n=3)。
[0030]图11示出了B组合物对B16细胞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X
±
SD,n=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列举如下制备例和应用例。制备例和应用例中所出现的原料、反应和后处理手段,除非特别声明,均为市面上常见原料,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手段。
[0032]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货号为MZ

0024,购自宁波明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33]本专利技术制备例和应用例中的丹酚酸A、地榆皂苷I,购自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均大于98wt%;
[0034]本专利技术制备例和应用例中的传明酸、左旋多巴(L

DOPA)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0035]本专利技术制备例和应用例中的曲酸采购自上海笛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36]制备例
[0037]药物储备液的配制:以DMSO作溶剂,将药物制备成储备液,并用0.22μm孔径滤膜过滤除菌,用EP管分装,封口膜封口,贴标签,于

20℃避光环境保存备用。其中,A组合物(丹酚酸A:地榆皂苷I=5:3)、B组合物(丹酚酸A:地榆皂苷I=1:1)、C组合物(丹酚酸A:地榆皂苷I=3:5)等按照比例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成分包括酚酸类化合物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酸类化合物为丹酚酸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地榆皂苷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丹酚酸A和所述地榆皂苷I的质量比为5:1

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抑制TYR活力和MC1R表达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丹酚酸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滨黄耿就欧志文郑诗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植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