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153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信息和下发控制命令;连线检测模块,所述连线检测模块用于完成对电路点位的检测;通讯主控模块,所述通讯主控模块用于获取连线检测模块的结果信息并与上位机和连线检测模块完成通讯;所述连线检测模块、通讯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连接。设计了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通过巧妙的结构可实现检测操作者实际连接的点位,并且检测完成后操作者无需繁琐的操作即可将实际要工作的电路通电运行,使得检测和运行目标设备这两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大大提高试验的效率,并且要工作的电路通电之前能自动且快速得到实际连线的点位,能有效解决因错误的连线问题导致设备损坏。问题导致设备损坏。问题导致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的工作或试验场景里,我们连接电路完毕后时常会想要判断或验证用电设备本身或各用电设备之间的连线是否成功连通或事实上连接了那些点位,但是实际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对于连接点或连接线本身会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应该连接的点位之间未能成功连通的,此时若是去手动检验各个点位间的通断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影响工作或试验的效率;
[0004]2、对于点位较多或是较为复杂的电路系统,连线完毕后会花费大量时间检验各点位间的通断,也会导致影响工作或试验的效率;
[0005]3、对于较为昂贵的电路系统,对其进行错误的连线将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0006]4、对于工作或试验经验不够丰富的操作者或高校实验室里的学生而言,对自己的连线不够自己,浪费很多时间在连线的环节;
[0007]基于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项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通过巧妙的结构可实现检测操作者实际连接的点位,并且检测完成后操作者无需繁琐的操作即可将实际要工作的电路通电运行,使得检测和运行目标设备这两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大大提高工作或试验的效率,并且要工作的电路通电之间能自动且快速得到实际连线的点位,能有效解决因错误的连线问题导致设备损坏。
[0009]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信息和下发控制命令;连线检测模块,所述连线检测模块用于完成对电路点位的检测;通讯主控模块,所述通讯主控模块用于获取连线检测模块的结果信息并与上位机和连线检测模块完成通讯;其中,所述连线检测模块、通讯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连接。
[0011]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讯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进行交互,当收到上位机的检测指令会将命令下方到连线检测模块,连线检测模块完成检测后将命令传输到通讯主控模块,通讯主控模块将命令传输至上位机显示实际接通的点位,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通讯主控模块包括第一ARM系统电路、通讯降压电路、RS485通信电路、通讯CAN通信电路;其中,所述通讯降压电路、RS485通信电路和通讯CAN通信电路分别与第一ARM系统电路连接。
[0013]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通讯降压电路起到降低电路电压、保护电路的作用,
RS485通信电路和CAN通信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强。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通讯降压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进行降压处理;所述RS485通信电路连接至所述上位机,并与所述上位机进行通信;所述通讯CAN通信电路连接至所述连线检测模块,并与所述连线检测模块进行通信。
[0015]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RS485通信电路和通讯CAN通信电路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连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二ARM系统电路、继电器电路、连接CAN通信电路、连接降压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和移位寄存器电路;其中,所述继电器电路、连接CAN通信电路、连接降压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和移位寄存器电路分别与第二ARM系统电路连接。
[0017]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检测完毕后第二ARM系统电路通过连接CAN通信电路将信息返回至通讯主控模块的第一ARM系统电路,通讯主控模块的第一ARM系统电路再将信息通过RS485通讯电路传输到上位机以显示当前的连线情况供使用者参考。
[0018]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电路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通过移位寄存器电路与第二ARM系统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目标元器件连接;所述第三端口与导线连接;所述第四端口通过电平转换电路与第二ARM系统电路连接。
[0019]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ARM系统电路收到通讯主控模块的检测信号后会将命令发送到移位寄存器电路使所有的继电器处于带电的状态,此时外部的操作者将要连接的导线通过电平转换电路与第四端口连接,此时可通过对第二ARM系统电路来查询当前连线情况。
[002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CAN通信电路连接至所述通讯主控模块,并与所述通讯主控模块进行通信。
[0021]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传输速度快。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框架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ARM系统电路原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通讯降压电路原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RS485通信电路原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通讯CAN通信电路原理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ARM系统电路原理图。
[002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电路原理图。
[0030]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降压电路原理图。
[0031]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CAN通信电路原理图。
[0032]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平转换电路原理图。
[0033]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原理图。
[0034]附图标记:1、上位机;2、第一ARM系统电路;3、通讯降压电路;4、RS485通信电路;5、通讯CAN通信电路;6、第二ARM系统电路;7、继电器电路;8、连接降压电路;9、连接CAN通信电路;10、电平转换电路;11、移位寄存器电路;12、通讯主控模块;13、连线检测模块;TRO_0、第
一端口;A0、第二端口;BO、第三端口;FA_I0、第四端口。
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本技术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11所示,公开了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1,所述上位机1用于接收信息和下发控制命令;连线检测模块13,所述连线检测模块13用于完成对电路点位的检测;通讯主控模块12,所述通讯主控模块12用于获取连线检测模块13的结果信息并与上位机1和连线检测模块13完成通讯;其中,所述连线检测模块13、通讯主控模块12与上位机1连接。
[0038]所述通讯主控模块12包括第一ARM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应用于电路点位检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信息和下发控制命令;连线检测模块,所述连线检测模块用于完成对电路点位的检测;通讯主控模块,所述通讯主控模块用于获取连线检测模块的结果信息并与上位机和连线检测模块完成通讯;其中,所述连线检测模块、通讯主控模块与上位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主控模块包括第一ARM系统电路、通讯降压电路、RS485通信电路、通讯CAN通信电路;其中,所述通讯降压电路、RS485通信电路和通讯CAN通信电路分别与第一ARM系统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线点位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降压电路将外接的电源进行降压处理;所述RS485通信电路连接至所述上位机,并与所述上位机进行通信;所述通讯CAN通信电路连接至所述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亮孙孟莉金涛武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