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德贵专利>正文

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49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有一个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中心轴,在所述中心轴上安装有导磁芯筒;在所述导磁芯筒外设置有一个筒形永磁体,在所述筒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体,所述转动屏蔽体包括两个呈轴对称设置的瓦形屏蔽板和安装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上各设有一个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屏蔽体通过转动连接件与所述中心轴转动安装;所述导磁端板与所述导磁芯筒导磁连接。采用导磁端板的设计,可使转动屏蔽体与导磁芯筒构成导磁回路,当瓦形屏蔽板转动时,该瓦形屏蔽板不断切换两筒形永磁体磁场的屏蔽区域,使得感应发电装置产生感应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有筒形永磁体、 导磁芯筒和转动屏蔽体的屏蔽装置,在所述导磁芯筒外设置有一个筒形永磁体,在所述筒 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体;该转动屏蔽体包括两个呈轴对称设置的瓦形屏蔽板和安 装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可实现转动屏蔽体转动,以达到在不同区域改变磁 场强度的目的。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ZL200610113824. 5公开了一种用于屏蔽强磁场的多层复合结构的磁屏 蔽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层复合结构,从外到内包括三层一硅钢部件,为中间层;一合 金部件,为内层;一螺线管线圈,为外层;将合金部件置于硅钢部件内部,在合金部件的外 部置有螺线管线圈。这种磁屏蔽装置的屏蔽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是该专利受整 体结构限制,只适用于屏蔽强磁场的光电倍增管,其功能单一,不能进行磁能转换;因此,需 要提供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有一个导磁 芯筒,在所述导磁芯筒外设置有一个筒形永磁体,在所述筒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 体;该转动屏蔽体包括两个呈轴对称设置的瓦形屏蔽板和安装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 磁端板;该屏蔽装置通过动力输入轮带动转动屏蔽体作旋转运动。本专利技术利用转动屏蔽体 的连续旋转而使筒形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不断变化,对磁场的屏蔽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有一 个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中心轴,在所述中心轴上安装有导磁芯筒;在所述导磁芯筒 外设置有一个筒形永磁体,所述筒形永磁体包括圆环形端面、外柱面磁极、内柱面磁极;在 所述筒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体,所述转动屏蔽体包括两个呈轴对称设置的瓦形屏 蔽板和安装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该瓦形屏蔽板覆盖在筒形永磁体的外柱面 磁极上,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上各设有一个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屏蔽体通 过转动连接件与所述中心轴转动安装;所述导磁端板与所述导磁芯筒导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有 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中心轴,在所述中心轴上安装有导磁芯筒, 在所述导磁芯筒外设置有一个筒形永磁体,所述筒形永磁体包括圆环形端面、外柱面磁极、 内柱面磁极;在所述筒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体,该转动屏蔽体包括两个呈轴对称 设置的瓦形屏蔽板;该瓦形屏蔽板覆盖在筒形永磁体的外柱面磁极上,在该瓦形屏蔽板两 端设有转动连接件,所述瓦形屏蔽板通过转动连接件与所述中心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导磁 芯筒的两端设有导磁端板;该导磁端板与所述瓦形屏蔽板导磁连接。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所述筒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体的设计,可实现转动屏蔽 体绕中心轴旋转运动,该转动屏蔽体的两个瓦形屏蔽板通过转动连接件与筒形永磁体同轴 等距安装,具有受力均勻特点;使得筒形永磁体对瓦形屏蔽板干扰小,只需通过动力输入轮 输入较小的功率,便可实现转动屏蔽体转动,以达到在不同区域改变磁场强度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磁端板的设计,可使转动屏蔽体与导磁芯筒构成导磁回路,当瓦 形屏蔽板转动时,该瓦形屏蔽板不断切换两筒形永磁体磁场的屏蔽区域,使得感应发电装 置产生感应电流;3、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导磁端板上安装有电磁发生装置,可在该电磁发生装置上间歇输 入电流,使两个导磁端板各产生两个磁场,该磁场的磁极均与筒形永磁体的外柱面磁极和 内柱面磁极对应;在电流的作用下,分布在导磁端板内的磁力线导入瓦形屏蔽板,并促使从 筒形永磁体的外柱面磁极导入瓦形屏蔽板内的磁力线瞬间饱和并穿透瓦形屏蔽板,此时感 应发电装置与瓦形屏蔽板之间形成一个同磁极的排斥磁场,可减小一部分感应发电装置对 瓦形屏蔽板产生的吸引力,有助于瓦形屏蔽板的旋转运动;4、本专利技术的瓦形屏蔽板采用多层硅钢片叠压结构,该瓦形屏蔽板材质均勻,屏蔽 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纵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转动屏蔽体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瓦形屏蔽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转动连接件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感应发电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筒形永磁体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加装导磁端板的磁场分布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加装电磁发生装置的磁场分布示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纵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 装置,有一个机架1,在所述机架上水平设有一个中心轴2,该中心轴两端固定在机架上,在 所述中心轴上安装有导磁芯筒3 ;在所述导磁芯筒外固定安装一个筒形永磁体4,固定方式 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例如粘接固定;所述筒形永磁体包括圆环形端面5、外柱面磁极6、内柱 面磁极7 ;在所述筒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体8,所述转动屏蔽体包括两个与中心轴 呈轴对称的水平设置的瓦形屏蔽板9和垂直安装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10,该 导磁端板覆盖在筒形永磁体的圆环形端面上;本实施例中该导磁端板为蝶形导磁端板,所述的瓦形屏蔽板覆盖在筒形永磁体的外柱面磁极上,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上 各设有一个转动连接件11,所述转动屏蔽体通过转动连接件与所述中心轴转动安装;在所 述导磁端板与所述导磁芯筒之间设有磁隙12,该导磁端板与导磁芯筒是导磁连接;该种结 构可保证转动屏蔽体与导磁芯筒之间形成导磁回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导磁连接是指当转动屏 蔽体在连续转动过程中,所述导磁端板的内弧边沿与导磁芯筒左、右两端面的圆形边沿保 持最佳的磁隙,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磁隙在0. 1 0. 8mm之间,转动屏蔽体与导磁芯筒构成完 整的磁力线通道。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瓦形屏蔽板的材质、大小、形状均相同;两个导磁端板的材 质、大小、形状也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连接件采用塑料、铝合金、不锈钢、炭素纤 维等不导磁的材料制成;参见图2、图5所示,所述的两个转动连接件与导磁端板固定连接, 在所述的两个转动连接件内各设有一个轴承13,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转动屏蔽体与中心轴 的转动连接;有一个动力输入轮14与所述的转动连接件安装。参见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的筒形永磁体采用钕铁硼材料,是一个圆筒形状的永磁体,包括两个圆环形端面、 外柱面磁极、内柱面磁极;永磁体采用沿圆柱面方向充磁工艺制作,该种永磁体具有使用年 限长能耗低的优点。设定本实施例中的筒形永磁体外柱面磁极为N极,内柱面磁极为S极。 为保证转动屏蔽体受力均勻,稳定转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瓦形屏蔽板到所述筒形永磁 体的外柱面磁极的距离与所述另一个瓦形屏蔽板到所述筒形永磁体的外柱面磁极的距离 数值相等,该距离的数值为0. 1 0. 8mm,本实施例中为0. 5mm ;所述的左、右两个导磁端板 到筒形永磁体的圆环形端面相等。参见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可以应用于一个 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的设计方案是将动力输入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形永磁体的转动屏蔽装置,有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中心轴,在所述中心轴上安装有导磁芯筒;在所述导磁芯筒外设置有一个筒形永磁体,所述筒形永磁体包括圆环形端面、外柱面磁极、内柱面磁极;在所述筒形永磁体外设有一个转动屏蔽体,所述转动屏蔽体包括两个呈轴对称设置的瓦形屏蔽板和安装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该瓦形屏蔽板覆盖在筒形永磁体的外柱面磁极上,在所述瓦形屏蔽板两端的导磁端板上各设有一个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屏蔽体通过转动连接件与所述中心轴转动安装;所述导磁端板与所述导磁芯筒导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应德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