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149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属于沙地玉米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将传统滴灌带配制改为玉米行内双湿润线,控制玉米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上下限,还将传统水肥一体改为颗粒状缓控释肥底施与全营养水溶液肥随滴灌追施结合,解决了沙地土壤水平运移距离短,保水保肥性差的问题,使水肥能够适时、足量、准确的分布在玉米根区范围内,能够满足不同生育期滴灌玉米水分、养分需求,达到补充水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水肥效益高,促进生长、抗早衰和提高玉米产量。米产量。米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沙地玉米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粮食、饲料、加工、能源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滴灌技术是在棉花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粮食作物的灌溉技术;滴灌水分由滴头直接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在玉米根区形成一个椭球形或球形湿润体。近年随着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多粮食作物种植需求的递增,在我国西北地区滴灌玉米的种植范围逐步由常规农田向沙漠边缘乃至沙漠推进。
[0003]但沙地中滴灌水分运移规律完全和分布特征与常规土壤不同;常规土壤灌水器出来的水分,在重力和水平张力的作用下,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散,形成一个土壤湿润体,然后使得玉米根区土壤湿润,实现节水灌溉;但由于沙土的水力特性与土壤的不同,传统滴灌玉米的管网配置和水肥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玉米生长需要,且造成大量的水肥资源浪费。
[0004]因此,针对沙地土壤水肥运移的特性,结合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根系分布特征及水肥需求规律,从田间滴灌带管网配置模式、灌水制度和单次灌水时间等方面重新设计新的模式和方案;综合考虑沙地保水保肥性差的特性,从肥料选择、施用方法、施肥制度等方案综合优化施肥模式和肥料组成,是实现沙地土壤玉米种植管理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解决沙地土壤水平运移距离短,保水、保肥性差的问题,满足沙地玉米生育期内水分、养分的需求,促进沙地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包括:玉米宽窄行等距穴播,窄行间铺设两条滴灌带,每条滴灌带距离播行4

8cm,滴灌带出水口朝向株行,且滴头与播穴相对应;
[0008]滴灌过程包括在玉米出苗期至6叶期,保持土壤含水量8%

18%;玉米蹲苗期至10

12叶期,保持行内土壤含水量4%

15%;10

12叶期之后,保持土壤含水量6%

18%;乳熟期后停止灌水。
[0009]优选的是,控制每次滴灌时间≥40min,两次滴灌间隔时间≥48h。
[0010]优选的是,所述玉米宽行75

85cm,窄行35

42cm,株距20cm。
[0011]优选的是,所述玉米在地下5cm土壤日间温度≥18℃、夜间温度≥8℃时播种,播种深度为膜下3

4cm,膜上覆土1

2cm。
[0012]优选的是,播种时施底肥60

80kg/亩,条施在播行正下方15

18cm;所述底肥制备方法包括:将牛粪、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镁肥和黏土按照质量比9

11:1:3

5:1

3:2

4的
比例混合造粒,外层喷浆硫酸锌、硫酸锰和硝化抑制剂质量比9

11:5

7:1、稀释8

12倍的混合液,采用高分子树脂包膜技术制成缓控释肥。
[0013]优选的是,所述滴灌带为边缝式滴灌带,滴头流量≥2.6L/h。
[0014]优选的是,所述土壤含水量通过水分检测仪实时监测;更优选的是,所述土壤水分检测仪安装于播行内外两侧3

5cm处,深度7

10cm。
[0015]优选的是,所述玉米10

12叶期未出现叶片卷曲时,施用矮壮素150

200ml/亩、玉米健壮素20

30ml/亩进行化控。
[0016]优选的是,灌溉期间随水追施玉米专用滴灌肥液;所述玉米专用滴灌肥液由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氯化钾、硫酸镁按照质量比9

11:1

3:3

5:1:7

9:0.3

0.7混合,稀释4

6倍溶解;其中,玉米出苗期至6叶期追施2次,每次3

5kg/亩;10

12叶期之后,第1

10次每次1kg/亩,第11

20次每次1.5

1.8kg/亩,第21次及之后每次0.5

0.8kg/亩。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玉米滴灌带配置模式,有效的解决了沙地水分横向运移难的问题,将传统的椭球型湿润体,改为双湿润线,解决了沙地水分运移难,深层渗漏的难题。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生育时期,以土壤体积含水量的百分比作为灌溉上下限,并利用土壤水分检测仪控制,更符合沙地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溉和水分控制需求,能够更有效的节水,节水量50%左右。
[0020]本专利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单一缓控释肥或者水溶肥,且根据沙地保水保肥性差的特征,开发了缓控释肥+水溶肥液的模式,既满足了玉米的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需求,还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节肥20%左右。
[0021]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8

12次灌溉施肥制度,调整成随水全生育期见水见肥,且不同时期施肥量不一样,减少了肥料损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满足了玉米适时吸肥的需求。
[0022]本专利技术还考虑了玉米株高对玉米后期生长的影响,设计了蹲苗后株高调控方案,降低了玉米后期倒伏的风险。
[0023]本专利技术的沙地滴灌玉米的灌溉施肥操作方法实现全程水肥平衡,达到省工、省肥、节水、高产、稳产的目的,增加产量30%以上。
附图说明
[0024]图1:本专利技术沙地膜下滴灌玉米播行、滴灌带配制示意图(单位:cm);
[0025]图中:1滴灌主管;2滴灌带;3玉米播穴;4滴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施肥方法,包括:玉米宽窄行等距穴播,窄行间铺设两条滴灌带,每条滴灌带距离播行4

8cm,进一步优选6cm,滴灌带出水口朝向株行,且滴头与播穴相对应(误差不超过3cm)。本专利技术滴灌带配置模式,可在沙地玉米田形成双湿润线,解决了沙土水分运移难,易深层渗漏的难题。
[0027]本专利技术优选玉米宽行75

85cm,进一步优选80cm,窄行35

42cm,进一步优选38cm,株距20cm,如图1所示。
[0028]本专利技术优选滴灌带为边缝式滴灌带,滴头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玉米宽窄行等距穴播,窄行间铺设两条滴灌带,每条滴灌带距离播行4

8cm,滴灌带出水口朝向株行,且滴头与播穴相对应;滴灌过程包括在玉米出苗期至6叶期,保持土壤体积含水量8%

18%;玉米蹲苗期至10

12叶期,保持行内土壤体积含水量4%

15%;10

12叶期之后,保持土壤体积含水量6%

18%;乳熟期后停止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每次滴灌时间≥40min,两次滴灌间隔时间≥48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宽行75

85cm,窄行35

42cm,株距2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在地下5cm土壤日间温度≥18℃、夜间温度≥8℃时播种,播种深度为膜下3

4cm,膜上覆土1

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与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时施底肥60

80kg/亩,条施在播行正下方15

18cm;所述底肥制备方法包括:将牛粪、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镁肥和黏土按照质量比9

11:1:3

5:1

3:2

4的比例混合造粒,外层喷浆硫酸锌、硫酸锰和硝化抑制剂质量比9

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崔东陈宇君柴亚男刘文新陈美陵霍润宝马红刘海军刘蕊
申请(专利权)人:寿阳县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