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多路输出的基准电压源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拟集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多路输出的基准电压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款基础的应用电路,基准电压源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早期主要应用在的ADC、DAC等一系列高性能数字、模拟集成电路中,后来慢慢扩展到一些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中。目前主流的高性能基准电压源为了提升产品性能和减小产品体积,都只有一个固定的输出电压。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应用中,一个基准电压显然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多个不同的基准电压作为参考,只能加入多个单一输出的基准电压源电路来满足应用需求,对使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低温漂并且可以多路输出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以解决上述针对传统的基准电压电路输出基准电压单一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多路输出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包括:
[0005]启动电路,由电阻和集电极
‑
基极短接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多路输出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由电阻和集电极
‑
基极短接的三极管组成;在电路上电后,完成整体电路的安全启动;偏置电路,采用三极管交叉耦合的形式,结合电阻产生偏置电流,通过电流镜为各支路提供所需的偏置电流;在电路启动后,为内部各支路提供所需的静态电流,保证整体电路的正常工作;带隙基准电路,基于Brokaw带隙基准源模型设计,将两个面积不等的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发射极之间串联一个电阻;作为基准电压源电路的核心模块,提供一个温漂性能佳的带隙基准电压,直接决定了整个基准电压电路的温漂性能;运算放大器电路,其输入级采用NPN管组成的差分输入结构,中间级采用PNP管构成的共集电极放大结构,输出级采用NPN管构成的共集电极结构;作为基准电压源电路的核心模块,保障整体电路的输出能力,对带隙基准电压进行放大,实现多路高精度电压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多路输出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包括电阻R1~R17、NPN管N1~N14、PNP管P1~P7和电容C1;电阻R1~R5的第一端均连接电源VCC,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NPN管N3的集电极和基极;NPN管N3的发射极连接NPN管N1的集电极和N2的基极;NPN管N1的发射极接地GND;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PNP管P4的发射极,PNP管P4的基极和集电极同时连接NPN管N4的集电极和PNP管P5~P7的基极;NPN管N4的发射极连接NPN管N1的基极和N2的集电极,NPN管N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6接地GND;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PNP管P5的发射极,PNP管P5的集电极连接PNP管P1的发射极;PNP管P1的集电极和基极同时连接PNP管P2的基极和NPN管N5的集电极;NPN管N5的基极同时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及NPN管N8的集电极,NPN管N5的发射极与NPN管N6的发射极共同通过电阻R7接地GND;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PNP管P6的发射极,PNP管P6的集电极同时连接PNP管P2的发射极、P3的基极及电容C1的第二端;PNP管P2的集电极与NPN管N6的集电极相连,NPN管N6的基极同时与电阻R10的第一端和NPN管N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PNP管P7的发射极,PNP管P7的集电极同时与PNP管P3的发射极、NPN管N11的基极和集电极以及NPN管N12的基极相连,PNP管P3的集电极接地GND;NPN管N11的发射极连接NPN管N10的集电极,NPN管N10的发射极同时与NPN管N9的集电极、电阻R16的第一端、电阻R17的第一端及输出端口Vout1相连;NPN管N9的发射极与电阻R10的第二端、电阻R11的第二端相连;NPN管N7的基极分别与NPN管N8的基极、电阻R14的第一端及R13的第一端相连;NPN管N7的发射极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NPN管N8的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前磊,林中瑀,孔祥艺,王成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