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83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现有的珍珠养殖业普遍采用手工方式来分离肉壳,但切剖难度大,切剖效率较低,费时费力,除此之外,工人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威胁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包括工作台、送料系统、运送系统、开蚌系统、分离系统。送料系统将河蚌送入蚌型腔中,通过运送系统输送至开蚌系统,开蚌系统中的铣刀,线锯与开蚌刀将河蚌分为两半,最后通过分离系统将河蚌的肉壳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设计简单,省时省力,操作容易,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极大的提高了开蚌分离效率,为后续蚌肉与珍珠分离带来了巨大便利,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使用。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使用。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河蚌开壳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蚌类的肉壳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因其具有特殊光泽,一般被用在首饰和珍宝行业中,不仅是名贵的装饰品和化妆品,同时也可以用作中药材,需求量极大;其主要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但天然珍珠形成周期长,且资源稀少,而通过人工育珠的方法却可以大大提高珍珠的产量。
[0003]现有的珍珠养殖业普遍采用手工方式来分离肉壳,但存在诸多问题,如工人在分离肉壳时,将刀片插入蚌壳缝隙中并利用锥面下压从而切开蚌体,再用手取出蚌壳中的蚌肉与珍珠;切剖难度大,劳动成本高,切剖效率较低,且操作者始终保持固定的姿势,极易造成疲劳,费时费力,除此之外,工人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威胁身体健康。
[0004]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能大幅提高肉壳分离的生产效率,节省开蚌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人的工作环境差,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包括工作台、送料系统、运送系统、开蚌系统、分离系统。
[0007]送料系统由气动滑台、气动手指、蚌夹构成,其中:气动手指安装于气动滑台上,可随气动滑台做直线运动;同时气动手指上安装一对蚌夹,用于夹紧及松开河蚌。当河蚌放入蚌夹后,送料系统可将河蚌送入运送系统。<br/>[0008]运送系统由伺服电机、联轴器、引导滑轨固定底座、顶盖、型腔支架、蚌型腔、滑轨滚轮、主双联齿轮、副双联齿轮、链条、扣条、引导滑轨、调整导轨、导轨座、双联齿轮轴承构成,其中:两个伺服电机对称安装在引导滑轨固定底座下方的工作台内部,通过联轴器与主双联齿轮连接;两个主双联齿轮与六个副双联齿轮两端设有双联齿轮轴承,八个双联齿轮通过两条链条连接,安装在引导滑轨固定底座上方;伺服电机驱动两个主双联齿轮转动,通过链传动进而带动六个副双联齿轮运动;型腔支架安装在链条上,其带有两个通孔,扣条穿过通孔使其铰接在链条上,因而型腔支架在运动过程中能有一定的角度偏转;蚌型腔安装于型腔支架下部,可绕型腔支架做旋转运动;蚌型腔分为左蚌型腔与右蚌型腔,二者为对称结构,共同配合使用。引导滑轨固定底座四周环绕安装引导滑轨,同时蚌型腔侧面带有滑轨滚轮,滑轨滚轮在引导滑轨中运动,从而可以控制蚌型腔运动轨迹。引导滑轨有两段下降结构以及两段上升结构;当滑轨滚轮运动至引导滑轨的下降处时,在型腔支架与滑轨滚轮的共同力作用下,蚌型腔会实现指定角度的旋转,因而可改变被蚌型腔夹持的河蚌偏转角度;第一处下降结构用于倾斜蚌型腔,使得蚌型腔与线锯平行,进而使线锯进入内部河蚌的缺
口处,保证开蚌效率;第二处下降结构用于进一步倾斜蚌型腔,使其垂直,进而使得蚌型腔能通过开蚌刀,使得河蚌彻底分成两半并在出口处掉落;上升结构用于调整蚌型腔回归至初始位置,并以此进行循环。
[0009]开蚌系统由铣刀、线锯、刀架、开蚌刀构成,其中:铣刀安装在顶盖上方,由电机驱动,通过齿轮带动铣刀转动。铣刀用于铣削河蚌壳顶(含韧带),使其形成顶部缺口,方便后续线锯切入该缺口。线锯安装在工作台侧面,可绕转盘转动,以调整切入角度,由电机驱动摇杆摆动进而使锯条往复运动。刀架固定在顶盖上方,刀架中部带槽;开蚌刀为楔形结构,后端带长柄,长柄可插入刀架中部的槽位,当调整好合适的开蚌刀高度后,即可用螺栓紧固;开蚌刀下端设有挡板,挡板上表面为弧形结构,使得河蚌经过开蚌刀后掉落朝向正确,分离后的左右蚌壳掉落在带有弧形结构的挡板上后,蚌壳下端碰撞挡板从而改变蚌壳重心,使得掉落后的两片蚌壳肉面朝上。
[0010]分离系统由导向板、直线模组、压紧板、传送带、旋转刷、分离箱构成,其中:传送带设置在开蚌刀下方,用于运送掉落后的蚌壳至导向板;导向板固定于工作台后部的传送带上方,其前端入口为由宽渐窄的过渡结构,同时入口高度也为由高到低的过渡结构,使其高度与宽度单次仅能通过一个蚌壳,防止蚌壳堆叠,用于保证后续压紧板能够成功压紧蚌壳。直线模组带动压紧板将通过的蚌壳压紧,压紧板内部设有两个旋转刷,可将蚌壳内的珍珠和蚌肉一并刷出至传送带上,进而可将珍珠、蚌肉以及蚌壳输送至工作台末端,进而掉入分离箱中。分离箱内部带有两个独立空间,分别收纳珍珠蚌肉与蚌壳,其上方设置五条斜槽,斜槽底部打通,下方空间收纳珍珠与蚌肉,另一个空间收纳蚌壳。当珍珠、蚌肉与蚌壳从传送带落入分离箱时,会首先掉入到斜槽上方,在重力的作用下,珍珠、蚌肉与蚌壳将会沿着斜槽下滑,柔软的蚌肉以及珍珠将落入斜槽底部的空间,而蚌壳继续向前滑行至掉落蚌壳收纳空间,最终完成壳与肉分离。
[0011]进一步地,铣刀可调节其固定宽度,可随两引导滑轨固定底座间距变化而变化,以适应不同批次的河蚌。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蚌夹外部带有对称的过渡圆角结构,便于伸入蚌型腔内部。
[0013]进一步地,引导滑轨固定底座前部入口处与后部出口处为由宽变窄的收紧的结构,使得型腔支架带动蚌型腔能够跟随引导滑轨固定底座的外形运动,成对的蚌型腔在入口逐渐靠拢,在出口逐渐分离,进而实现对河蚌的抓取与释放。
[0014]进一步地,蚌型腔其中部凹陷,带有凹槽,且与河蚌外壳形状契合,从而使蚌型腔能够包裹夹紧河蚌。
[0015]进一步地,蚌型腔前端与上端分别带有过渡圆角,同时蚌型腔前端的过渡圆角处也设有半圆形缺口。
[0016]进一步地,工作台中部开通孔,用于穿过线锯,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0017]进一步地,链条上可安装多个型腔支架,增加开蚌效率。
[0018]进一步地,链条上可安装张紧轮,可避免在链条的垂度过大时产生哨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
[0019]进一步地,送料系统中气动滑台下方可放置调整垫片,以调整送料系统的整体高度。
[0020]进一步地,引导滑轨固定底座通过导轨座安装在四根调整导轨上,因而可调整两
引导滑轨固定底座间距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河蚌。
[0021]进一步地,铣刀可调节其固定宽度,可随两引导滑轨固定底座间距变化而变化,以适应不同批次的河蚌。
[0022]优选的,传送带表面带有橡胶粒,可增大传送带运送蚌壳的摩擦力。
[0023]优选的,压紧板下表面带有密集的沟槽,可增大压紧蚌壳的摩擦力,防止滑脱。
[0024]综上所述,本河蚌肉壳分离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化了人工操作,降低操作者的工作量,保证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成功提高了肉壳分离的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开蚌所需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河蚌肉壳分离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另一视角的河蚌肉壳分离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河蚌肉壳分离设备整体爆炸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蚌肉壳分离设备,包括送料系统(1),运送系统(2),开蚌系统(3),分离系统(4),工作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系统(1)由气动滑台(101)、气动手指(102)、蚌夹(103)构成,气动手指(102)安装于气动滑台(101)上,同时气动手指(102)上安装一对蚌夹(103);所述运送系统(2)由伺服电机(201)、联轴器(202)、引导滑轨固定底座(203)、顶盖(204)、型腔支架(205)、蚌型腔(206)、滑轨滚轮(207)、主双联齿轮(208)、副双联齿轮(209)、链条(210)、扣条(211)、引导滑轨(212)、调整导轨(213)、导轨座(214)构成,两个伺服电机(201)对称安装在引导滑轨固定底座(203)下方工作台(5)的内部,通过联轴器(202)与主双联齿轮(208)连接;两个主双联齿轮(208)与六个副双联齿轮(209)两端设有双联齿轮轴承(215),八个双联齿轮通过两条链条(210)连接,安装在引导滑轨固定底座(203)上方;伺服电机(201)驱动两个主双联齿轮(208)转动,通过链传动进而带动六个副双联齿轮(209)运动;型腔支架(205)安装在链条(210)上,其带有两个通孔,扣条(211)穿过通孔使其铰接在链条(210)上;蚌型腔(206)安装于型腔支架(205)下部,可绕型腔支架(205)做旋转运动;蚌型腔(206)分为左蚌型腔与右蚌型腔,二者为对称结构,共同配合使用;引导滑轨固定底座(203)四周环绕安装引导滑轨(212),同时蚌型腔(206)侧面带有滑轨滚轮(207),滑轨滚轮(207)在引导滑轨(212)中运动,从而可以控制蚌型腔(206)运动轨迹;引导滑轨(212)有两段下降结构以及两段上升结构;当滑轨滚轮(207)运动至引导滑轨(212)的下降处时,在型腔支架(205)与滑轨滚轮(207)的共同力作用下,蚌型腔(206)会实现指定角度的旋转;所述开蚌系统(3)由铣刀(301)、线锯(302)、刀架(303)、开蚌刀(304)构成,其中铣刀(301)安装在顶盖(204)上方,由电机驱动,通过齿轮带动铣刀(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豪秦衡峰冯超曾杨莉张小虎肖千千陆俊杰罗添意周兆峰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