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和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73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可有效地除去金属异物、确保高品质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具备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的涂布机。另外,制造装置具备与形成在基材上的复合材料糊剂的涂布层对置地配置的吸引磁石。制造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吸引磁石吸引被混入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由此使涂布层的表面形状发生变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和电极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和电极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电极体中,具有通过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上而形成的电极体。并且,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了通过使用磁石而除去混入到该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1072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739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但是,在电池制造的领域中,始终要求进一步提高品质和效率化。因此,实际情况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构成也不一定说是满足了其不断发展的要求水平。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涂布机,其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以及吸引磁石,其与形成在上述基材上的上述复合材料糊剂的涂布层对置地进行配置,由此吸引被混入到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使上述涂布层的表面形状发生变化。
[0006]上述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可以构成为使得被上述吸引磁石吸引的上述金属异物在上述涂布层的表面形成凸部。
[0007]上述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吸引磁石吸引具有50μm以上的长度的上述金属异物的情况下上述涂布层的表面形状发生变化。
[0008]上述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可以进一步具备外观检查机,该外观检查机检查在上述涂布层产生的上述表面形状的变化。
[0009]上述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可以进一步具备:吐出口,其设于上述涂布机,吐出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以及吸附磁石,其设于上述吐出口,吸附混入到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
[001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涂布机,其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吐出口,设于上述涂布机,吐出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以及吸附磁石,其设于上述吐出口,吸附混入到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
[0011]上述电极体的制造装置中,上述吸附磁石可以被配置在上述吐出口中的作为连续搬送的上述基材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0012]上述电极体的制造装置中,在上述基材上形成的上述复合材料糊剂的涂布层的厚
度可以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0013]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下述工序: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的工序;以及利用与形成在上述基材上的上述复合材料糊剂的涂布层对置的吸引磁石吸引混入到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而使上述涂布层的表面形状发生变化的工序。
[0014]上述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具备利用配置在对上述基材吐出上述复合材料糊剂的吐出口的吸附磁石吸附混入到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的工序。
[001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下述工序: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的工序;以及利用配置在对上述基材吐出上述复合材料糊剂的吐出口的吸附磁石吸附混入到上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除去金属异物,确保高品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二次电池的立体图。图2是电极体的分解图。图3是二次电池的侧视图。图4是电极体的制造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示意性构成图。图5是设于复合材料糊剂的吐出口的吸附磁石的说明图。图6是复合材料糊剂的涂布层中包含的金属异物的说明图。图7是被吸引磁石吸引的金属异物和涂布层的表面所产生的形状变化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根据附图对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二次电池1具备将正极3、负极4以及隔片5一体化而成的电极体10、以及收纳该电极体10的壳体20。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是在壳体20内的电极体10中含浸有未图示的非水性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0019]若详细说明,则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中,正极3、负极4和隔片5具有片状外形并进行层积。并且,通过将这些正极3、负极4以及隔片5的层积体进行卷绕,正负电极和隔片5以隔片5被夹入到正极3与负极4之间的状态在其径向上交替排列而形成电极体。
[002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0具备扁平且大致四方形的箱状的壳体主体21、以及将该壳体主体21的开口端21x封闭的盖部件22。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极体10具有与该壳体20的箱形状相对应的扁平的外形。
[0021]若进一步详细说明,则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中,正极3和负极4分别包含电极片35。电极片35包含:具有片状外形的集电体31;以及层积在该集电体31上的电极活性物质层32。
[0022]具体地说,对于正极3用的电极片35P,在包含构成正极集电体31P的铝等作为材料的基材36P上涂布包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糊剂37P。另外,对于负极4用的电极片35N,在包含构成负极集电体31N的铜等作为材料的基材36N上涂布包
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碳系材料的复合材料糊剂37N。进而,这些复合材料糊剂37P,37N分别包含粘结材料。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中,通过将这些复合材料糊剂37P,37N干燥,在该正负电极片35P,35N上分别形成与其对应的正极活性物质层32P和负极活性物质层32N。
[0023]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中,这些正负电极片35P,35N分别被整形为带状。本实施方式的电极体10中,隔着隔片5进行层积的正负电极片35P,35N沿着该带状的宽度方向(图2中为左右方向)绕着卷绕轴L进行卷绕。
[0024]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以将构成正极3的电极片35P卷入内侧的状态对隔片5和各电极片35进行卷绕。但是,图2为示出电极体10的结构的一例,有时也以将构成负极4的电极片35N卷入内侧的状态对这些隔片5和各电极片35进行卷绕。由此来确定配置在该电极体10的最外壳的电极片35是构成正极3的电极片35P、还是构成负极4的电极片35N。
[0025]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壳体20的盖部件22设有向壳体20的外侧突出的正极端子38P和负极端子38N。进而,在各电极片35形成有在集电体31上未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32的未涂布部39。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中,利用这些未涂布部39,构成正极3的电极片35P与正极端子38P电连接,并且构成负极4的电极片35N与负极端子38N电连接。
[0026]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电极体10以其卷绕轴L沿着构成长条状大致矩形板状的盖部件22的长度方向(图1中为左右方向)的状态被收纳在壳体20内。进而,在该状态下,构成正极3的电极片35P的未涂布部39P与正极端子38P藉由连接部件40P进行连接。并且同样地,构成负极4的电极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涂布机,其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以及吸引磁石,其与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复合材料糊剂的涂布层对置地进行配置,由此吸引被混入到所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使所述涂布层的表面形状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构成为使得被所述吸引磁石吸引的所述金属异物在所述涂布层的表面形成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构成为在所述吸引磁石吸引具有50μm以上的长度的所述金属异物的情况下所述涂布层的表面形状发生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进一步具备外观检查机,所述外观检查机检查在所述涂布层产生的所述表面形状的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进一步具备:吐出口,其设于所述涂布机,吐出所述复合材料糊剂;以及吸附磁石,其设于所述吐出口,吸附混入到所述复合材料糊剂中的金属异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吸附磁石被配置在所述吐出口中的作为连续搬送的所述基材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复合材料糊剂的涂布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8.一种电极体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原裕树梅原将一石塚直宏齐藤耕岸本尚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