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17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极片制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复合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选取用于电池的多孔铜箔,在多孔铜箔的一侧表面上涂覆上固态电解质,形成固态电解质层;S20:在固态电解质层的表面上涂覆或镀设多孔铝箔;S30:在多孔铝箔的表面上涂覆正极材料,形成正极涂层;在多孔铜箔的另一侧表面上涂覆负极材料,形成负极涂层;最后获得电池复合极片。通过将负极涂层、多孔铜箔、固态电解质层、多孔铝箔、正极涂层依次叠加形成贯通式一体化的电池复合极片,这种正极与负极复合成的一体化结构,不仅制作简单,可以降低电池制造成本,而且有效减少正负极间的接触内阻,大幅提升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极片制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电池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二次电池的设计中,隔膜和集流体(包括铜箔、铝箔)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电池的生产过程、电性能和安全性能。铜箔作为负极常见集流体,具有较高的延展能力和抗拉强度,通常使用厚度为5~10um;铝箔作为正极集流体,延展性和抗拉强度低于铜箔,通常使用厚度为10~20um;隔膜的常见厚度在10~20um。
[0003]目前商业化的二次电池是通过将正负极片与隔膜以叠片或者卷绕的形式组装,然后注入电解液封装而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隔膜,以防止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相连而造成短路。但是这种电池内部结构设计,不仅装配加工相对复杂,难以适用各种超薄或异型尺寸的加工,而且由于正负极与隔膜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导致正负极片之间的界面阻抗大,循环性能差,以及电池空间利用率低,能量密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电池正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复合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选取用于电池的多孔铜箔,在所述多孔铜箔的一侧表面上涂覆上固态电解质,形成固态电解质层;S20:在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表面上涂覆或镀设多孔铝箔;S30:在所述多孔铝箔的表面上涂覆正极材料,形成正极涂层;在所述多孔铜箔的另一侧表面上涂覆负极材料,形成负极涂层;最后获得所述电池复合极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复合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步骤S10~S20后,形成多孔复合集流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复合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材料选自锂镧钛氧、锂镧锆氧、锂镧锆钛氧、磷酸钛铝锂、磷酸锗铝锂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复合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3~20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复合极片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世弟郭密周恒捷赵川万里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