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下料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68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石炉下料嘴,其中,在下料嘴主体的上端设有外凸缘,在外凸缘的上面至少设有两个吊耳。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的下部设有原圆周间隔分布的一周进气孔;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的内周面复合有耐磨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耐高温碳纤维板和耐磨涂层的复合结构,有效解决现有电石炉下料嘴受电石原料熔融塌陷从而使高温煤气窜向电石炉上方原料下料嘴,从而造成原料下料嘴高温冲击损坏的弊端,可将下料嘴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质轻抗压性能;在下料管的下部设置了进气孔,用于通入冷却气体对电石炉原料下料进行吹扫,避免原料在下料嘴蓬料,同时也可对电石炉内上窜煤气进行降温,进一步提高了下料嘴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石炉下料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石炉下料嘴,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熔融态电石从炉底的出料装置,属于电石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石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产生乙炔气、有机合成和氧炔焊接等。同时,电石也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矿工下矿用电石灯等。电石生产过程主要是采用低挥发分焦炭和石灰作为电石生产原料或者使用上述两种原料的混合球团作为原料,上述原料在电石炉内加热至1900~2200℃反应产生熔融态电石,熔融态电石从炉底出料口排出时电石层会出现局部塌陷,从而使高温煤气窜向电石炉上方,造成原料下料嘴受高温冲击,严重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0003]国内电石炉下料嘴是采用配置有水套冷却结构的金属材料制成,下料嘴使用金属材料材质为铸钢、304不锈钢等。由于金属材料局限性,这类材料电石炉下料嘴存在以下缺陷:质量密度高(7000~8000kg/m3),抗压强度低(最高为500MPa),并且耐高温和耐腐蚀能力有限,使用寿命不够长(通常为0.5

1.0年),因此,下料嘴需要频繁更换,影响电石炉开工率,最终导致电石产量下降,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石炉下料嘴,以解决现有电石炉下料嘴受电石原料熔融塌陷,从而使高温煤气窜向电石炉上方,造成对原料下料嘴的高温冲击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电石炉下料嘴,在下料嘴主体的上端设有外凸缘,在外凸缘的上面至少设有两个吊耳,其中,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的下部设有原圆周间隔分布的一周进气孔;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的内周面复合有耐磨涂层。
[0007]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外凸缘平面向下料嘴主体的内弧一侧倾斜,倾斜的角度a为5
°‑
10
°

[0008]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外凸缘的周边长度L为1

1.5m,周边宽度W为0.5~0.8m,厚度δ为0.06~0.12m,凸出于下料嘴主体外侧表面的高度d为0.05

0.1m;外凸缘的宽度为0.06

0.09m,厚度δ为0.06~0.12m。
[0009]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下料嘴主体为截面弯曲的扁平管,其内孔的内弧与外弧平行,内弧与外弧的间距B为200

300mm,内弧半径R1为1360mm;内弧与外弧的对应端之间为圆弧;下料嘴的中心高度H为0.8~1.2m。
[0010]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下料嘴主体厚度为0.04

0.08m。
[0011]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下料嘴主体采用耐600℃以上的碳纤维板。
[0012]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耐磨涂层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酰亚胺树
脂或聚酰胺树脂,厚度为0.003

0.005m。
[0013]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吊耳为圆孔,设在外凸缘的内弧与外弧之间的中心弧线上,该圆孔边缘距离外凸缘的外沿0.03

0.04m,直径为0.05~0.10m。
[0014]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进气孔的直径为0.01~0.03m,进气孔的下沿距下料管主题的底端距离为0.08~0.12m。
[0015]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利用耐高温碳纤维板和耐磨涂层的复合结构,有效解决现有电石炉下料嘴受电石原料熔融塌陷影响,导致高温煤气窜向电石炉上方的原料下料嘴,从而造成原料下料嘴受高温冲击而损坏的弊端;此外,通过在下料管的下部设置进气孔,用于通入冷却气体,能够对电石炉原料的下料进行吹扫,避免原料在下料嘴蓬料,同时也可对电石炉内上窜的煤气进行降温,有利于提高下料嘴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电石炉下料嘴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质轻抗压性能。本申请的电石炉下料嘴的质量密度在1200~1400kg/m3范围内,同时所述电石炉下料嘴由于采用双层材料结构,其抗压强度在1600~1700MPa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的俯视图(局部剖视)。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外凸缘,2、下料嘴主体,3、吊耳,4、进气孔,5、耐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见图1

图4,本技术一种电石炉下料嘴,其中,如图1所示,在下料嘴主体(2)的上端设有外凸缘1,在外凸缘1的上面至少设有两个吊耳3,其中,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2的下部设有原圆周间隔分布的一周进气孔4;如图4所示,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2的内周面复合有耐磨涂层5。
[0022]如图2所示,其为下料嘴的A

A剖视图,其中,所述的外凸缘1的周边长度L为1

1.5m,周边宽度W为0.5~0.8m,厚度δ为0.06~0.12m,凸出于下料嘴主体2外侧表面的高度d为0.05

0.1m;外凸缘1的宽度为0.06

0.09m;外凸缘1平面向下料嘴主体2的内弧一侧倾斜,倾斜的角度a为5
°‑
10
°

[0023]所述的下料嘴主体2为截面弯曲的扁平管,其内孔的内弧与外弧平行,内弧与外弧的间距B为200

300mm,内弧半径R1为1360mm;内弧与外弧的对应端之间为圆弧;下料嘴的中心高度H为0.8~1.2m;该下料嘴主体2厚度为0.04

0.08m。
[0024]所述的下料嘴主体2采用耐600℃以上的碳纤维板;所述的耐磨涂层5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酰胺树脂,厚度为0.003

0.005m;下料嘴主体2和耐磨涂层5的密度为1200~1400kg/m3,强度为1600~1700MPa。
[0025]所述的吊耳3为圆孔,设在外凸缘1的内弧与外弧之间的中心弧线上,该圆孔边缘距离外凸缘1的外沿0.03

0.04m,直径为0.05~0.10m。
[0026]所述的进气孔4的直径为0.01~0.03m,通气孔4的下沿距下料管主题的底端距离
为0.08~0.12m。
[0027]本技术下料嘴采用双层材料结构,不仅可以避免原料对耐高温碳纤维板的磨蚀,还可以保证整个电石炉下料嘴耐受2500~3000℃的高温,有效克服电石原料熔融塌陷从而使高温煤气上窜造成下料嘴高温冲击损坏,彻底解决传统电石炉含水夹套换热金属材料由于耐高温和耐磨蚀能力弱造成下料嘴寿命短(0.5~1.0年)的缺陷。
[0028]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炉下料嘴,在下料嘴主体(2)的上端设有外凸缘(1),在外凸缘(1)的上面至少设有两个吊耳(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2)的下部设有沿圆周间隔分布的一周进气孔(4);在所述的下料嘴主体(2)的内周面复合有耐磨涂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下料嘴,其特征在于,外凸缘(1)平面向下料嘴主体(2)的内弧一侧倾斜,倾斜的角度a为5
°‑
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石炉下料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凸缘(1)的周边长度为1

1.5m,周边宽度为0.5~0.8m,厚度为0.06~0.12m,凸出于下料嘴主体(2)外侧表面的高度为0.05

0.1m;所述的外凸缘(1)的宽度为0.06

0.09m,厚度为0.06~0.12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石炉下料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嘴主体(2)为截面弯曲的扁平管,其内孔的内弧与外弧平行,内弧与外弧的间距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骏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