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58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属于液压支架移架判断技术领域;可以形成一种成体系的移架状态的判断结果,可以解决目前自动放煤的移架的前提条件,可以弥补割煤刀计算的不足;包括如下步骤:实时采集综采工作面中的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液压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数据、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同时采集采煤机的位置和方向;根据上述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液压支架油缸行程数据、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以及采煤机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判断分析,得到某一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判断结果,以此类推,得到割煤过程中综采工作面上所有液压支架的移架结果,当所有液压支架全部完成移架时,标记一刀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液压支架。架。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属于液压支架移架判断


技术介绍

[0002]综采工作面的设备智能化是当前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大课题,而基于采煤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实现综采智能化的基础。目前煤矿工作面信息化水平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种网络或设备原因,导致形成了一些数据质量不完备的生产过程数据,单独使用一类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得到合理的结果,那么在分析过程中,结合现象、结果将运行数据进行组合分析,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方式。
[0003]采煤过程中,液压支架是否完成移架,是进行远程自动控制、自动与人工协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智能决策、智能分析的基础,尤其是自动放煤,自动放煤的前提是液压支架已经完成移架。目前对于综采工作面上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判断方法并没有,只是单纯的记录某个时间段内的动作情况,或者采集显示实时的行程传感器的数据,但是这种做法缺乏统一的全局分析结果,缺乏历史的移架结果,无法生成可供自动控制、自动与人工协同、数据分析有效使用的结果报告。另一方面,目前刀数的算法多是根据采煤机位置进行计算的,但是刀数可以分为割煤刀、移架刀、推溜刀,割煤刀是以采煤机为维度衡量,移架刀是以液压支架为维度衡量,推溜刀是以溜子为维度衡量,并且割煤刀在中部进刀工艺中会有一定的误差,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将移架作为自动放煤的前提条件,形成了成体系的移架状态的判断结果,弥补了割煤刀计算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实时采集综采工作面中的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液压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数据、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同时采集采煤机所处液压支架的架号位置和移架方向;S2:根据上述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液压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数据、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以及采煤机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判断分析,得到某一架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判断结果,以此类推,得到割煤过程中综采工作面上所有液压支架的移架结果,当所有液压支架全部完成移架时,标记一刀完成。
[0006]所述步骤S1中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通过电液控控制器采集驱动器连接电磁先导阀的电流信号得到,液压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数据通过安装在液压支架推移油缸内的行程传感器采集,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通过安装在立柱下腔的液控单向阀上的压力传感器采集,采煤机所处液压支架的架号位置和移架方向通过安装在采煤机上的行走编码器获取。
[0007]所述步骤S2中对某一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判断过程如下:S21,在斜切进刀完成后,全部液压支架都完成移架时,进行初始化配置,初始化配置需要配置下一刀的刀数,下一刀的方向是往小号方向还是大号方向,配置液压支架中间段的起止范围;S22,判断采煤机位置是否处于液压支架中间段范围,若为是,执行S23,若为否,执行S24;S23,若当前采煤机位置处于液压支架中间段范围,则监测采煤机位置后方的液压支架的动作、压力、行程数据,判断采煤机位置后方的液压支架是否移架完成;S24,若当前采煤机位置不处于液压支架中间段范围,则监测综采工作面上所有液压支架的动作、压力、行程数据,判断综采工作面的所有的液压支架是否移架完成;S25,当所有液压支架的移架完成架数占总架数的98%以上时,判断未移架的液压支架前后各2架共4架是否已移架,若周围4架全部移架,则将该架液压支架标记为移架完成。
[0008]所述步骤S23中判断本刀本架液压支架是否移架完成的过程如下:S23.1,判断某一架液压支架是否有拉架动作发生;若为是,当监测移架动作结束后,标记本刀本架液压支架为移架完成;S23.2,判断某一架液压支架的行程值是否发生从大到小的变化,并且行程减小的过程的不同的数据点数大于等于3个,并且行程值的减小量大于等于50cm,当行程值满足以上条件时,标记本刀本架液压支架为移架完成;S23.3,判断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是否发生变化趋势,即在液压支架降移升的过程中,立柱压力会发生压力下降

>压力在某一个低点浮动

>压力上升的过程,根据这一压力变化的过程趋势分析移架的发生,当立柱压力的数据趋势满足以上条件时,标记本刀本架液压支架为移架完成;满足S23.1、S23.2、S23.3三者中任意一个的则认为本刀本架液压支架移架完成。
[0009]所述步骤S23.3中要求压力下降的过程中的不同的数据点数要大于等于3个,在低点浮动时的不同数据点数大于等于2个,并且在压力下降到最低点后要求在15秒内压力再次达到设定压力值。
[0010]所述步骤S2中对于某一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判断不包括与转载机并联的机头液压支架。
[0011]当一刀的液压支架全部标记完成时,此刀结束,刀数加1,下一刀判断开始。
[0012]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根据移架过程产生的行程、压力数据,反向推导移架的发生,可以使得移架是否完成的判断更为精准,而不完全依赖于动作信号。移架刀的判断不是根据采煤机位置进行的判断,而是以液压支架全部向前推进一个截深为维度的,更为精准合理,另外,如果单纯的以采煤机位置计算刀数的话,中部进刀工艺会造成计算刀数比实际刀数多的误差,而移架刀就可以应用在中部进刀工艺中。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实时采集综采工作面中的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采集安装在液压支架油缸内的行程传感器数值、采集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并采集采煤机的位置、方向。并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算法判断分析,得到某一架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结果,以此类推,得到割煤过程中所有液压支架的移架结果,当所有液压支架全部完成移架时,标记一刀完成。
[0015]具体的,所述方法中涉及到的软件程序部署在顺槽集控系统中,通过电液控制器采集液压支架的驱动器的拉架动作端口的电流信号,其中驱动器连接电磁先导阀,电磁先导阀连接主阀,主阀连接油缸,控制器将采集的电流信号进行判断转换成拉架动作信号,电液控制器采集安装在液压支架推移油缸内的行程传感器的数值,采集安装在立柱下腔的液控单向阀上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然后电液控制器将采集到的信号转发给电液控服务器,电液控服务器再转发给顺槽集控系统。
[0016]本专利技术移架判断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在斜切进刀完成后,全部液压支架都完成移架时,进行初始化配置,初始化配置需要配置下一刀的刀数,下一刀的方向是往小号方向还是大号方向,配置液压支架中间段的起止范围。该步骤是用于初始化数据的,根据不同的采煤工艺或要求,将刀数、下一刀采煤机行进的方向以及液压支架中间段预先设置好,为后续刀数的累计以及判断移架的液压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实时采集综采工作面中的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液压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数据、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同时采集采煤机所处液压支架的架号位置和移架方向;S2:根据上述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液压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数据、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以及采煤机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判断分析,得到某一架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判断结果,以此类推,得到割煤过程中综采工作面上所有液压支架的移架结果,当所有液压支架全部完成移架时,标记一刀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液压支架的移架动作信号通过电液控控制器采集驱动器连接电磁先导阀的电流信号得到,液压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数据通过安装在液压支架推移油缸内的行程传感器采集,液压支架的立柱压力通过安装在立柱下腔的液控单向阀上的压力传感器采集,采煤机所处液压支架的架号位置和移架方向通过安装在采煤机上的行走编码器获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移架状态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某一液压支架是否移架的判断过程如下:S21,在斜切进刀完成后,全部液压支架都完成移架时,进行初始化配置,初始化配置需要配置下一刀的刀数,下一刀的方向是往小号方向还是大号方向,配置液压支架中间段的起止范围;S22,判断采煤机位置是否处于液压支架中间段范围,若为是,执行S23,若为否,执行S24;S23,若当前采煤机位置处于液压支架中间段范围,则监测采煤机位置后方的液压支架的动作、压力、行程数据,判断采煤机位置后方的液压支架是否移架完成;S24,若当前采煤机位置不处于液压支架中间段范围,则监测综采工作面上所有液压支架的动作、压力、行程数据,判断综采工作面的所有的液压支架是否移架完成;S25,当所有液压支架的移架完成架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磊王碧荣李旭红刘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向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