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34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属于VR设备领域,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包括VR模拟器本体,VR模拟器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鹅颈折杆,两个鹅颈折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球,两个万向球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脖颈套圈,脖颈套圈的后端左侧开设有卡扣,本方案首先将脖颈套圈通过其后端的卡块与卡扣相互卡合并佩戴在体验者的脖颈外,两个视窗镜片分别对准体验者的双眼,将侧环套后端的两个后侧绑带通过两个魔术贴轻微粘贴连接,即可将VR模拟器本体佩戴在体验者头部且通过脖颈套圈上端的两个鹅颈折杆提供支撑力,避免VR模拟器本体所有的压力都压制在体验者的鼻梁上而产生的不适感。体验者的鼻梁上而产生的不适感。体验者的鼻梁上而产生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


[0001]本技术涉及VR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

技术介绍

[0002]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而建立的建筑模型,BIM工作过程实际上是集合了建筑各专业、各阶段的信息数据协同,简单通俗说就是在计算机虚拟整个建筑形态、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随着VR技术的发展,VR模拟器常应用于BIM的建筑设计领域中,通过佩戴VR头盔,系统在VR眼镜内的显示屏上投射建筑设计相关VR影像,使用户沉浸到建筑设计的VR系统的环境中。
[0003]而现有的体验者在佩戴VR眼镜观看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场景时,VR眼镜直接压制在体验者的鼻梁上,VR眼镜所有的压力重量都压制在体验者的鼻梁上会对体验者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脖颈套圈通过其后端的卡块与卡扣相互卡合并佩戴在体验者的脖颈外,两个视窗镜片分别对准体验者的双眼,将侧环套后端的两个后侧绑带通过两个魔术贴轻微粘贴连接,即可将VR模拟器本体佩戴在体验者头部且通过脖颈套圈上端的两个鹅颈折杆提供支撑力,避免VR模拟器本体所有的压力都压制在体验者的鼻梁上而产生的不适感。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包括VR模拟器本体,VR模拟器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鹅颈折杆,两个鹅颈折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球,两个万向球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脖颈套圈,脖颈套圈的后端左侧开设有卡扣,脖颈套圈的右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VR模拟器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视窗镜片,VR模拟器本体的后端左右两侧均按有侧环套,侧环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侧绑带,本方案首先将脖颈套圈通过其后端的卡块与卡扣相互卡合并佩戴在体验者的脖颈外,两个视窗镜片分别对准体验者的双眼,将侧环套后端的两个后侧绑带通过两个魔术贴轻微粘贴连接,即可将VR模拟器本体佩戴在体验者头部且通过脖颈套圈上端的两个鹅颈折杆提供支撑力,避免VR模拟器本体所有的压力都压制在体验者的鼻梁上而产生的不适感。
[0009]进一步的,脖颈套圈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防磨内圈,脖颈套圈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垫层,通过设置有柔性的防磨内圈以及在脖颈套圈下端设置有柔性气垫层,利于保障佩戴脖颈套圈时的舒适性。
[0010]进一步的,脖颈套圈的上端前侧开设有两个卡孔,且两个万向球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卡孔内,且通过万向球连接在鹅颈折杆在脖颈套圈之间,可达到灵活调整二者位置的功能,避免鹅颈折杆底部被强行弯折而受到损伤。
[0011]进一步的,后侧绑带远离侧环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两个魔术贴之间粘贴连接。
[0012]进一步的,VR模拟器本体内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信号连接有BIM模型设计系统。
[0013]进一步的,脖颈套圈的分别通过卡块与卡扣相互卡合。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方案首先将脖颈套圈通过其后端的卡块与卡扣相互卡合并佩戴在体验者的脖颈外,两个视窗镜片分别对准体验者的双眼,将侧环套后端的两个后侧绑带通过两个魔术贴轻微粘贴连接,即可将VR模拟器本体佩戴在体验者头部且通过脖颈套圈上端的两个鹅颈折杆提供支撑力,避免VR模拟器本体所有的压力都压制在体验者的鼻梁上而产生的不适感。
[0017](2)且通过万向球与鹅颈折杆连接在VR模拟器本体在脖颈套圈之间,可达到灵活调整二者位置的功能,令本装置的使用范围与适配人群更广,有效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0018](3)同时在脖颈套圈内壁设置有柔性的防磨内圈以及在脖颈套圈下端设置有柔性气垫层,设置二者可有效减少脖颈处佩戴脖颈套圈的不适感与硬质挤压感,利于保障佩戴脖颈套圈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VR模拟器本体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VR模拟器本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脖颈套圈后侧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脖颈套圈;2、卡孔;3、万向球;4、鹅颈折杆;5、防磨内圈;7、VR模拟器本体;8、侧环套;9、后侧绑带;10、魔术贴;11、卡扣;12、卡块;13、视窗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
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阅图1

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包括VR模拟器本体7,VR模拟器本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鹅颈折杆4,两个鹅颈折杆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球3,两个万向球3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脖颈套圈1,脖颈套圈1的后端左侧开设有卡扣11,脖颈套圈1的右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2,脖颈套圈1的分别通过卡块12与卡扣11相互卡合,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脖颈套圈1通过其后端的卡块12与卡扣11相互卡合并佩戴在体验者的脖颈外,并通过调整万向球3在卡孔2内的方位,以及拨动弯折鹅颈折杆4的外壁将VR模拟器本体7对准体验者脸前,且两个视窗镜片13分别对准体验者的双眼,将侧环套8后端的两个后侧绑带9通过两个魔术贴10轻微粘贴连接,即可将VR模拟器本体7佩戴在体验者头部且通过脖颈套圈1上端的两个鹅颈折杆4提供支撑力,避免VR模拟器本体7所有的压力都压制在体验者的鼻梁上而产生的不适感。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VR模拟器,包括VR模拟器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VR模拟器本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鹅颈折杆(4),两个所述鹅颈折杆(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球(3),两个所述万向球(3)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脖颈套圈(1),所述脖颈套圈(1)的后端左侧开设有卡扣(11),所述脖颈套圈(1)的右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2),所述VR模拟器本体(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视窗镜片(13),所述VR模拟器本体(7)的后端左右两侧均按有侧环套(8),所述侧环套(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侧绑带(9),所述脖颈套圈(1)的分别通过卡块(12)与卡扣(11)相互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鹏辉王秀丽徐伟宋文琪杨蓓蓓高姗姗谢楠孙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众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