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泡装置、液态源鼓泡系统、方法及半导体工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27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鼓泡装置、液态源鼓泡系统、方法及半导体工艺系统,包括气体供应单元、液体供应单元、鼓泡单元、气体输出单元、吹扫单元和排气单元。其优点在于,利用氢气作为推进气体通入鼓泡单元内,增加液态源转化为气体的效率,提升供气效率。还通过鼓泡单元内的液位监测元件测量鼓泡元件内的液位,并设定液位值,并在浮球传感器检测到鼓泡元件内液位达到液态源鼓泡系统设定的液位值的情况下,液态源鼓泡系统控制液位供应单元关闭,保证鼓泡元件内液位符合鼓泡反应效率最高下的标准,保证鼓泡效率。此外,通过鼓泡单元内的温度检测元件和液位监测元件监测鼓泡元件内的液体的液位高度以及温度。高度以及温度。高度以及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鼓泡装置、液态源鼓泡系统、方法及半导体工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鼓泡装置、液态源鼓泡系统、方法及半导体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为获得高纯度的镀膜层或沉积物,生产工艺往往需要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参与化学反应的生产原料或掺杂原料大多以卤化物形式存在,而这些卤化物在常温下一般呈现为液体,且液体的卤化物通常具有腐蚀性、毒性或爆炸性,因此,基于工艺的需要,这些卤化物需要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安全的转换为气态。
[0003]然而,现有的卤化物转化形态的操作方式中,没有应用鼓泡系统,无法通过将精确计量的工艺气体或者惰性气体作为载气通入液态源内,形成含有液态源蒸汽的气泡,使得供气效率降低。
[0004]此外,由于液态源的输出量受载气的流量及携带效率影响,因此,载气气体流量与液态源的携带量二者之间的线性度,即携带效率决定了产品的品质高低。然而,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鼓泡系统中液态源的液位进行控制,导致鼓泡反应效率降低;
[0005]还无法对鼓泡系统内液体温度进行监控,无法实现对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源鼓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供应单元用于输入推进气体;液体供应单元,所述液体供应单元用于输入液态源;鼓泡单元,所述鼓泡单元分别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液体供应单元连通,用于通过推进气体对液态源进行鼓泡;气体输出单元,所述气体输出单元分别与所述鼓泡单元、工艺腔室连通,用于将经所述鼓泡单元进行鼓泡后的液态源气体传输至工艺腔室内;吹扫单元,所述吹扫单元分别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液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输出单元连通,用于对所述气体供应单元与所述鼓泡单元之间连通的管路、所述液体供应单元与所述鼓泡单元之间连通的管路、所述鼓泡单元与所述气体输出单元之间的连通管路进行吹扫;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分别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液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输出单元连通,用于对所述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液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输出单元进行排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源鼓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第一气体供应元件,所述第一气体供应元件设置于所述鼓泡单元的上游,并与所述鼓泡单元连通,用于向所述鼓泡单元供应推进气体;第一阀元件,所述第一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元件与所述鼓泡单元之间;第二阀元件,所述第二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阀元件的下游;第一压力监测元件,所述第一压力监测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阀元件与所述第二阀元件之间,用于显示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的压力;和/或所述液体供应单元包括:液体供应元件,所述液体供应元件设置于所述鼓泡单元的上游,并与所述鼓泡单元连通,用于向所述鼓泡单元供应液态源;第三阀元件,所述第三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液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液体供应元件与所述鼓泡单元之间;第四阀元件,所述第四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液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三阀元件的下游;和/或所述气体输出单元包括:第五阀元件,所述第五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鼓泡单元连通的管路上;第六阀元件,所述第六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鼓泡单元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五阀元件的上游;第二压力监测元件,所述第二压力监测元件设置于与所述鼓泡单元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五阀元件与所述第六阀元件之间,用于监测所述鼓泡单元与工艺腔室连通的管路内的压力信息;和/或所述吹扫单元包括:第二气体供应元件,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分别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液体供应
单元、所述气体输出单元连通,并位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所述液体供应单元、所述气体输出单元的上游,用于对所述气体供应单元与所述鼓泡单元之间连通的管路、所述液体供应单元与所述鼓泡单元之间连通的管路、所述鼓泡单元与所述气体输出单元之间的连通管路进行吹扫;第七阀元件,所述第七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的下游;第八阀元件,所述第八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七阀元件的下游;第九阀元件,所述第九阀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与所述液体供应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与所述气体输出单元之间;第三压力监测元件,所述第三压力监测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连通的管路上,并位于所述第八阀元件的下游,用于监测所述第二气体供应元件管路内的压力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雪峰陈亮范威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