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17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面向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粒子设计,能够依据建模数据特点自适应确定特征选择阈值范围,其次将采用超一维卷积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后的深度特征输入至LSTM以构建预测模型,基于损失函数对卷积层和LSTM超参数进行更新,以模型的泛化性能作为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依据数据特性进行自适应的特征和超参数选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能够基于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实现MSWI过程中的CO排放预测。CO排放预测。CO排放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固废焚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氧化碳(CO)作为MSWI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之一,难以被感官感知,但当其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将阻碍血液输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体心肌梗塞,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此外,其与造成焚烧建厂具有“邻避效应”的二噁英(DXN)直接相关,后者是国际上严格限制排放的“世纪之毒”,具有累积性和剧毒性。目前,以实时、准确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DXN排放的检测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相对而言,CO可采用烟气自动监控系统(CEMS)系统实时检测。由于CO排放浓度存在明显的尖峰脉冲现象,国际上的通用准则是以半小时均值为主。研究表明,实现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优化控制和绿色生产需要对产品质量、能耗物耗、污染排放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针对MSWI过程而言,可通过对CO排放的预测而间接服务于DXN排放的长周期、高成本检测,进而辅助实现MSWI过程的优化控制。
[0003]从产生机理的视角,CO排放浓度与MSWI过程的众多过程变量间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基于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CO排放预测的优化问题;步骤2:针对优化问题,进行面向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粒子设计;步骤3:针对优化问题,进行面向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适应度函数设计;步骤4:针对优化问题,进行基于PSO的优化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搭建基于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CO排放预测的优化问题,具体为: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CO排放预测的优化问题,具体为:式中,f(X)为模型的性能指标,将其作为优化求解的适应度函数,f
1DCNN

LSTM
(
·
)为基于1DCNN和LSTM的模型,为原始样本输入数据集,为X
ori
归一化后的数据集,X
sel
为经MI特征选择f
MI
(
·
)的特征数据集,F为测试集在f
1DCNN

LSTM
(
·
)上的泛化性能,将其作为适应度f(X),X
exa
为经1DCNN特征提取后的特征数据集,n为样本数,共N个,m为卷积层数,共M层,M
ori
为X
ori
的维数,M
sel
为X
sel
的维数,M
exa
为X
exa
的维数,θ
numFilters
和θ
convlayers
分别为卷积核数量和卷积层数。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针对优化问题,进行面向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粒子设计,具体为:设计粒子对应的决策变量,记为θ
p
,即:θ
p
={θ
MI

numFilters

convlayers

Epochs

leamingrate

dropout
}
ꢀꢀ
(2)式中,θ
MI
为基于MI的特征选择阈,θ
Epochs
、θ
learningrate
和θ
dropout
为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学习率和dropout率,根据建模数据计算MI值,及如下所示:如下所示:式中,和分别为MI的最大值和平均值,为中的第i个特征,y
nom
为CO浓度的归一化,各特征与y
nom
间的MI值记为I
MI
,根据数据的特征获得适合建模数据的阈值范围,即基于设定的θ
MI
获得M
sel
个特征,后续1DCNN特征提取超参数应满足关系:M
sel
≥θ
numFilters
≥θ
convlayers
,依据经验项确定LSTM超参数θ
Epochs
、θ
learningrate
和θ
dropout
的上下限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针对优化问题,进行面向约简深度特征和LSTM优化的适应度函数设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对原始数据集{X
ori
,y}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标准数据集步骤302:进行基于MI的特征选择,计算过程变量中单个特征与CO浓度y
nom
间的MI值,再基于θ
MI
得到中的M
sel
个特征向量,获得特征数据集X
sel
;步骤303:进行1DCNN的特征提取,通过参数θ
numFilters
和θ
convlayers
进行卷积得到约简特征数据集X
exa
并输入到LSTM模型中;步骤304:以参数θ
Epochs
、θ
learningrate
和θ
dropout
构建预测模型,建模过程中根据损失函数更新网络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对原始数据集{X
ori
,y}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标准数据集具体为:将X
ori
归一化后为其中,的计算如下式所示:式中,为X
ori
的第i个特征,x
i,min
和x
i,max
分别为第i个特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数据归一化到[0,1],即存在同理,将y归一化为y
no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2中,进行基于MI的特征选择,计算过程变量中单个特征与CO浓度y
nom
间的MI值,再基于θ
MI
得到中的M
sel
个特征向量,获得特征数据集X
sel
,具体为:计算过程变量中单个特征与CO浓度y
nom
间的MI值,首先,设定空集X
sel
,按下式计算中第n个样本的第i个特征值与y
nom
之间的MI值为:式中,为第n个样本的第i个特征值,为第n个样本的值,为联合概率分布,为边缘概率分布,计算I
MI
为:基于设定的θ
MI
得到中的M
sel
个特征向量,约简特征后的数据集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SWI过程CO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3中,进行
1DCNN的特征提取,通过参数θ
numFilters
和θ
convlayers
进行卷积得到约简特征数据集X
exa
并输入到LSTM模型中,具体为:1DCNN包含m=1,

,M个卷积层,其输入为存在其中,第1层的卷积过程为:首先,确定卷积核大小为M
sel
×
θ
numFilters
;接着,设定步长为s,将样本与卷积核进行卷积,卷积过程为:式中,W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健张润雨夏恒杜胜利乔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