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的连杆组件、铰链及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10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铰链的连杆组件、铰链及窗户,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固定,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固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宽度方向相叠加,所述第一延伸部宽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避空位,所述避空位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至少有部分置入于所述避空位中;该铰链的连杆组件、铰链及窗户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且承力性能好的优点。且承力性能好的优点。且承力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的连杆组件、铰链及窗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五金件
,具体涉及一种铰链的连杆组件、铰链及窗户。

技术介绍

[0002]窗户是现代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即,窗户解决了用户对于采光、通风换气以及装饰的需求。按照窗户的打开方式来进行区分,现有技术中的窗户主要可以分为平开式窗户、推拉式窗户以及悬开式窗户等几种类型。其中,平开窗是一种使用广泛的窗户类型,窗框与窗扇通过铰链进行连接,进而使得窗扇可以相对于窗框向外或是向内转动并实现窗扇的开启或关闭。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铰链存在着结构复杂或是加工不便的技术问题;具体来说,铰链主要由安装座、支臂和连杆组件构成,铰链的安装座和支臂分别用于连接窗框和窗扇,因此,当窗扇相对于窗框打开后,连杆组件除了用于约束窗扇相对于窗框的运动轨迹外,对窗扇的承力(特别是窗扇相对于窗框处于打开状态时)则主要由连杆组件来完成。进一步来说,铰链通常由不锈钢带材经冲压制作而成,制作铰链的板材厚度通常为2MM左右,即,2MM左右厚度的不锈钢板材相对容易通过冲床进行加工成型,而由2MM左右厚度的板材所构成的连杆组件在承力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增加连杆的数量,一般是三连杆或是四连杆;例如,申请号为201420221645.3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窗户用摩擦铰链,结合说明书附图,我们可以看出在该技术方案中使用了三根连杆(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板8)来构成连杆组件。
[0004]进一步来说,由于行业内的标准限制,铰链的主体厚度一般被限制在了(高度方向)为11.5MM左右,宽度则为22

24MM左右,因此,连杆组件中的连杆可以进行突破的基本只有针对其厚度来实施技术方案上的改进(例如,提高连杆的厚度,但是要降低连杆数量);进一步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增加连杆组件的厚度从而来提高铰链的承力性能(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连杆的使用数量),那么则会存在如下技术上的难点:由于不锈钢的自身特性,制作连杆组件的不锈钢带材在冲压过程中易出现裂口,也就是说,在塑性变形时会剧烈硬化,进而降低其塑性和冲击韧性,一方面会增加对冲压模具的损伤或是磨损,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工件的韧性,即,连杆在受力时容易出现脆断;不锈钢带材在冲压过程中相对于普通钢材所需变形力、冲裁力、拉伸力要大;例如,不锈钢带材的厚度仅仅达到3MM时,就需要使用70吨冲压机才能完成相应的冲压工作;另一方面,简单增加不锈钢带材的厚度后,除了使得加工会变更加困难外,且由于锈钢的屈服强度相对较高,也会使得加工后的成品的精度变得相对更低。
[0005]另外,假设在不考虑上述冲压加工所带来的问题时,通过增厚板材的方式来实现连杆组件中连杆数量的减少(减少到两根),进一步来说,当连杆减少到两根时,此时,需要对连杆的位置进行重新布局,此时,两根连杆上至少有部分长度会相对于铰链的宽度方向进行叠加,也就是,说两根连杆上这两部分的共同宽度不能大于24MM,且当铰链折叠后(窗扇相对于窗框处于关闭状态时,也就意味着铰链收到折叠状态),相对于铰链的长度方向,
由于第一连杆需要掠过第二连杆的端部,且由于端部需要设置销轴,同时要保证连接强度,因此会使得第二连杆端部的宽度相对较大;此时,在第一连杆上必须要给出相应的避让位,如此一来的话,这个避让位也就成为了第一连杆上宽度最小的区域,也就是说,此时的第一连杆虽然厚度增加了,但是设置的避让位却减少了第一连杆的宽度,也就是说,该避让位成为了连杆组件的薄弱环节,即,同样会降低连杆组件的承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且承力性能好的铰链的连杆组件、铰链及窗户。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铰链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可相对运动并展开或折叠,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固定,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固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宽度方向相叠加,所述第一延伸部宽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避空位,所述避空位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至少有部分置入于所述避空位中,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所述避空位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
[0009]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叠加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的宽度。
[0010]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的进一步改进,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相堆叠,所述第一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折弯和/或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体折弯,使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的宽度方向相叠加。
[0011]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避空位的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壁向内凹陷,且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与所述避空位相对应的一面呈开放状态,另一面呈封闭状态。
[0012]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延伸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与所述避空位相对应的底部呈开放状态,顶部呈封闭状态。
[0013]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体厚度方向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轮廓小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轮廓,和/或所述第一延伸部厚度方向的一面还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轮廓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轮廓。
[0014]一种铰链,其包括安装座、支臂以及如上所述的铰链的连杆组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臂皆与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相连接,使所述支臂可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进行往复运动,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臂滑动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支臂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臂相铰接。
[0015]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本体和适配件,所述本体宽度方
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适配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配合并形成连接,且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第二凸条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的两侧。
[0016]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与所述本体的轴线形成夹角,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与所述适配件的轴线形成夹角,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互补。
[0017]作为对所述铰链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可相对运动并展开或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固定,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体固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在宽度方向上相叠加,且所述第一延伸部宽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避空位,所述避空位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至少有部分置入于所述避空位中,在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避空位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叠加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在厚度方向上相堆叠,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折弯和/或第一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折弯,使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在宽度方向上相叠加。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避空位的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壁向内凹陷,且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与所述避空位相对应的一面呈开放状态,另一面呈封闭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延伸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与所述避空位相对应的底部呈开放状态,顶部呈封闭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厚度方向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轮廓小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轮廓,和/或所述第一延伸部厚度方向的一面还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轮廓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轮廓。7.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支臂以及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的连杆组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臂皆与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相连接,使所述支臂可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进行往复运动,所述铰链的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臂滑动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支臂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臂相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本体和适配件,所述本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适配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配合并形成连接,且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第二凸条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盖格深圳智能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