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05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应用于吊篮,包括,四根支撑杆、三个支撑轮、包覆带、压紧机构、支撑臂,四根支撑杆分为两组,在每组支撑杆中,其中一根支撑杆的端部与另一根支撑杆的端部铰链连接,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组支撑杆平行设置;三个支撑轮分别设在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杆的上端部、中间及下端部之间;包覆带的内侧面沿着三个支撑轮包覆;压紧机构设在支撑杆上,压紧机构对包覆带的外侧面进行压紧限位;支撑臂的一端与中间的支撑轮的两端轮轴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用于与吊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越过墙面上跨度大的窗台或凸台,而不会对墙面造成损坏。而不会对墙面造成损坏。而不会对墙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越障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层住宅外墙涂装常采用人工作业,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吊篮进行施工。高空作业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工具。吊篮靠近墙面侧一般设有靠墙轮,用螺栓固定在吊架方管上,放在靠墙一侧,其安装外伸长度可根据墙面与吊篮之间的安装距离调整。在吊篮上升下降时,靠墙轮通常贴紧墙面,使得吊篮与墙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有窗户墙面特别是落地窗墙面,这种靠墙轮需要安装在有平整墙面的工作位置,当平整墙面较窄时,作业平台受风力等影响会产生摇晃摆动,会引起靠墙轮脱离工作位置落入窗户内,靠墙支撑失效会导致作业平台与墙面碰撞造成墙面损伤。在高层住宅智能化外墙涂装施工中,无人高空作业平台在上下过程中需要一种靠墙支撑装置,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平稳上下,顺畅通过有一定高度凸台的墙面,和或有窗户墙面特别是落地窗墙面,实现安全稳定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旨在克服现有越障装置不能跨越窗台的不足。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应用于吊篮,包括,
[0005]四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分为两组,在每组支撑杆中,其中一根支撑杆的端部与另一根支撑杆的端部铰链连接,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组支撑杆平行设置;
[0006]三个支撑轮,三个支撑轮分别设在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杆的上端部、中间及下端部;
[0007]包覆带,包覆带的内侧面沿着三个支撑轮包覆;
[0008]压紧机构,压紧机构设在支撑杆上,压紧机构对包覆带的外侧面进行压紧限位;
[0009]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与中间的支撑轮的两端轮轴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用于与吊篮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四根支撑杆均包括三段,分别为顶部杆、中间杆及底部杆,顶部杆、中间杆及底部杆均开设有一排贯穿孔,顶部杆与中间杆之间相互嵌套通过插销穿过对应的贯穿孔固定,中间杆与底部杆之间相互嵌套通过插销穿过对应的贯穿孔固定。
[0011]进一步的,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连杆以将两组支撑杆连接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有一个丫叉,丫叉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通槽,丫叉的两端通过螺栓穿过通槽与中间的支撑轮的两端轮轴连接,中间的支撑轮的两端轮轴与丫叉的两端对应设有用于缓冲的弹簧。
[0013]进一步的,在每组支撑杆中,两根支撑杆的端部通过铰链座连接,铰链座设有三个铰接轴,分别设在铰链座的两端及中间,两端的铰接轴分别与两根支撑杆的端部铰接,中间
的铰接轴与支撑臂的丫叉铰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设有两个,分别设在上下两侧的支撑杆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压紧支腿,每根压紧支腿的一端对应固定在两根平行的支撑杆上,每根压紧支腿的中间开设有横向通槽,每根压紧支腿的横向通槽内横设有一条压紧轮,压紧轮与包覆带的外侧面相抵以将包覆带压紧,每根压紧支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一根压紧板,压紧板的两端设有螺孔,螺栓从螺孔穿过与压紧轮的轮轴相抵以调整包覆带的松紧。
[0016]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与支撑臂之间设有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压紧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臂上。
[0017]进一步的,两根铰接的支撑杆之间的夹角大小范围为150
°‑
170
°
之间。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座,其中,至少一个固定座上设有自锁分度销。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两组支撑杆之间设三个支撑轮,在三个支撑轮上设包覆带,从而形成一个跨度长的越障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跨过带有窗台或凸台的墙面,而不会造成墙面的损坏,同时,包覆带能够减少碰撞产生的晃动,提升吊篮的越障能力。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机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结构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分解结构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结构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紧机构结构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的安装场景图;
[0026]1、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第四支撑杆;15、第一支撑连杆;16、第二支撑连杆;17、铰链座;111、顶部杆;112、中间杆;113、底部杆;2、支撑轮;21、第一支撑轮;22、第二支撑轮;23、第三支撑轮;3、包覆带;4、压紧机构;41、第一压紧机构;42、第二压紧机构;43、氮气弹簧;411、第一压紧支腿;412、第一螺栓;413、压紧板;414、第二螺栓;415、第二压紧支腿;416、压紧轮;5、支撑臂;51、前固定座;52、后固定座;53、弹簧;100、吊篮;200、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以下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5。
[0030]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200安装在吊篮100上使用,能够使得吊篮在升降时,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200能够沿着墙面滑动,给予吊篮横向的支撑力,保持吊篮的稳定性。
[0031]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应用于吊篮,包括,
[0032]四根支撑杆1,四根支撑杆1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应用于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分为两组,在每组支撑杆中,其中一根支撑杆的端部与另一根支撑杆的端部铰链连接,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组支撑杆平行设置;三个支撑轮,三个支撑轮分别设在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杆的上端部、中间及下端部;包覆带,包覆带的内侧面沿着三个支撑轮包覆;压紧机构,压紧机构设在支撑杆上,压紧机构对包覆带的外侧面进行压紧限位;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与中间的支撑轮的两端轮轴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用于与吊篮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根支撑杆均包括三段,分别为顶部杆、中间杆及底部杆,顶部杆、中间杆及底部杆均开设有一排贯穿孔,顶部杆与中间杆之间相互嵌套通过插销穿过对应的贯穿孔固定,中间杆与底部杆之间相互嵌套通过插销穿过对应的贯穿孔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连杆以将两组支撑杆连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有一个丫叉,丫叉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通槽,丫叉的两端通过螺栓穿过通槽与中间的支撑轮的两端轮轴连接,中间的支撑轮的两端轮轴与丫叉的两端对应设有用于缓冲的弹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靠墙支撑越障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正端曾昭文刘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筑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