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阀及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992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阀及液压系统。转向阀包括连接转向手柄和转向器的控制口a、b;工作油口A、B;与工作系统合流的合流口EF;与第一动力源连接的信号口Ls;优先阀芯的入口连接进油口P1,出口连接换向阀芯的入口及合流口EF,弹簧腔连接信号口Ls;换向阀芯的出口连接工作油口A、B;两个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口a、b,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用于切换转向器控制转向模式和手柄控制转向模式;梭阀阀组的两个输入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A、B,输出口将负载压力同时反馈到溢流阀和优先阀芯的弹簧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通过方向盘控制,也可以通过手柄控制;同时具有能量损失小,先导压力线性度好,转向平稳等特点。稳等特点。稳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阀及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向阀
,具体涉及一种转向阀及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装载机等工程车辆大多使用方向盘转向,在方向盘转向工作中,一次转向一般循环5

8圈左右,且大部分存在转向操纵沉重的问题,而装载机在作业的时候,装载机的转向操作较为频繁,在长时间操作机器工作后,司机容易出现疲劳。
[0003]一方面,现有技术中,装载机常用的转向阀,在装载机非转向工况下存在带压溢流,功率损失大,并导致系统发热、能量利用率低、整机牵引力不稳定;另外装载机高速行走时,微动操作转向时,太灵活、出现“发飘”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0004]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不管是方向盘(通过转向器)转向、手柄转向还是方向盘和手柄转向并存的系统中,转向阀都是流量控制,即由先导流量通过先导孔产生的压差推动阀芯移动,存在方向盘转速与车辆的转向速度呈非线性关系,并且存在左右转向过程不对称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阀及液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口P1;用于连接转向手柄和转向器的控制口a、控制口b;用于连接转向油缸的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用于与工作系统合流的合流口EF;用于与第一动力源的信号口连接的信号口Ls;优先阀芯(18)的入口连接进油口P1,优先阀芯(18)的其中之一出口连接换向阀芯(14)的入口,优先阀芯(18)的其中之另一出口连接合流口EF,优先阀芯(18)的弹簧腔连接信号口Ls;换向阀芯(14)的出口连接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换向阀芯(14)的两个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口a和控制口b,在换向阀芯(14)的两个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9)和第二电磁阀(15),第一电磁阀(19)和第二电磁阀(15)用于切换转向器控制转向模式和手柄控制转向模式;梭阀阀组(13)的两个输入口分别连接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梭阀阀组(13)的输出口将负载压力同时反馈到溢流阀(17)和优先阀芯(18)的弹簧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阀,其特征在于,在转向器控制转向模式下,转向阀为流量控制;左转向时:从转向器来的先导流量从控制口b进入,一部分先导油液通过第一电磁阀(19)、阻尼孔e到控制口a;另一部分先导油液通过第一电磁阀(19)、换向阀芯(14)中的阻尼孔d到控制口a,再通过转向器回到油箱,先导油流动产生的压差推动换向阀芯(14)向左运动,第一动力源(1)的油液通过转向阀(4)的右位和转向油缸连通,整机完成左转;右转向时,从转向器来的先导流量从控制口a进入,一部分先导油液通过第二电磁阀(15)、阻尼孔e到控制口b,另一部分先导油液通过第二电磁阀(15)、换向阀芯(14)中的阻尼孔c到控制口b,再通过转向器回到油箱,先导油流动产生的压差推动换向阀芯(14)向右运动,第一动力源(1)的油液通过转向阀(4)的左位和转向油缸连通,整机完成右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阀,其特征在于,换向阀芯(14)是三位六通阀;阻尼孔c和阻尼孔d是V型或K型槽;阻尼孔e为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阀,其特征在于,在手柄控制转向模式下,转向阀为压力控制;左转向时:转向手柄通过油口b1输出的先导压力直接作用于转向阀(4)的控制口b,推动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立俏杨娟孟令超李晓枫张梦龙刘慧斌张朝永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