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981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及其方法,涉及转底炉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炉床膨胀到一定数值,就会导致炉底跑偏,日积月累必会超出设计偏差范围,将导致严重设备事故的发生,甚至导致停炉停产检修的问题。包括基础,所述基础上连接有炉底机械以及驱动炉底机械转动的驱动装置,炉底机械上方设有炉床,炉床跟随炉底机械转动;炉床或炉底机械上连接有感应块,炉底机械或炉床上连接有感应对应感应块位移的位移传感器。能实时记录并反映转底炉膨胀量情况,达到了便于根据膨胀量做出实时控制调整的效果。做出实时控制调整的效果。做出实时控制调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底炉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非高炉冶炼新工艺在全球正在迅速发展,其中转底炉还原技术是非高炉冶炼新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底炉是一种在运行时,炉顶、炉墙保持不动,而炉底沿着环形轨道转动的工业设备。
[0003]但是,转底炉运行中,温度由常温上升到1200度,炉床受热膨胀,对于膨胀量的监测和控制,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显示、记录、报警所对应的设备。炉床膨胀到一定数值,就会导致炉底跑偏,日积月累必会超出设计偏差范围,将导致严重设备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导致停炉停产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及其方法,能实时记录并反映转底炉膨胀量情况,便于根据膨胀量做出实时控制调整。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包括基础,所述基础上连接有炉底机械以及驱动炉底机械转动的驱动装置,炉底机械上方设有炉床,炉床跟随炉底机械转动;炉床或炉底机械上连接有感应块,炉底机械或炉床上连接有感应对应感应块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位移传感器感应方向沿炉床直径方向设置。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炉床底部设有若干膨胀控制件,炉底机械上连接有对应的挡块,膨胀控制件通过顶推对应挡块,阻碍炉床的向外膨胀。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控制件包括固定块以及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穿过固定块,固定块两端固定与调节丝杆相适配的丝杆螺母,调节丝杆一端抵接于对应挡块,另一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动力件。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包括连接于炉床底部的伺服电机,调节丝杆远离对应挡块一端连接大齿,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连接与大齿相啮合的小齿。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包括上方的内圈拖轮和外圈拖轮,炉底机械承接于内圈拖轮和外圈拖轮上。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炉床呈环形,包括若干相同的扇形床单元,每个床单元包括床框和床框内的扇形板,床框下方两侧连接槽钢,相邻床框相互靠近一侧的槽钢通过螺栓相固定。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炉床下方连接指针,炉底机械上连接有标尺,指针对准标尺刻度,以指示膨胀量。
[0013]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的监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转底炉炉床运行前,先回零再启动,回零时调节丝杆恢复原位,启动后,炉底机械在驱动装置驱动作用下转动,其上的炉床跟随炉底机械转动;S2:当炉床温度变化时,炉床沿径向向外膨胀,位移传感器感应到感应块的位移距离,并根据位移距离驱动伺服电机转动,控制调节丝杆前进或后退,以控制膨胀量。
[0014]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3:若位移传感器感应到膨胀量超过了预设的预警值,则控制报警,若超过了预设的最大值,则控制转底炉停止运行。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底炉炉床靠自重压在炉底机械上,由于加热区的温度各不相同,炉床在受热后会自由膨胀,在炉床底部延伸个指针下来,指针正下方的炉底机械上安装个标尺,现场可直观了解膨胀量,位移量也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传导,反馈给PLC系统。
[0016]在温度变化导致膨胀时,PLC系统会根据膨胀量,对所有伺服电机做出实时位移调整,当膨胀量达到一定值时,进行报警或停止转底炉运行,具有工作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部分床单元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础;11、内圈拖轮;12、外圈拖轮;2、炉底机械;3、驱动装置;4、炉床;41、床框;42、扇形板;43、槽钢;5、感应块;51、位移传感器;6、挡块;61、固定块;62、调节丝杆;64、伺服电机;65、大齿;66、小齿;7、指针;71、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混凝土基础1,基础1包括固定于其上方且同心设置的内圈拖轮11和外圈拖轮12,基础1上连接有炉底机械2以及驱动炉底机械2缓慢转动的驱动装置3;其中,炉底机械2承接于内圈拖轮11和外圈拖轮12上,驱动装置3设有均匀分布于炉底机械2外周的多个,炉底机械2底部外周设有一圈齿圈,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驱动的水平齿轮,齿轮与齿圈相啮合,实现驱动;该电机还可通过轨道和气缸实现沿炉底机械2直径方向的直线滑移,以实现方便齿圈和齿轮的啮合或脱离,便于维护或更换。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炉底机械2上方设有炉床4,炉床4跟随炉底机械2转动;拼接的炉床4依靠自重压在炉底机械2上,因为摩擦力比较大,炉床4和炉底机械2可以看似成一个整体,不沿转动方向相对滑动;炉床4呈环形,包括若干相同的扇形床单元,每个床单元包括床框41和床框41内的扇形板42,床框41下方两侧焊接固定U型槽钢43,相邻床框41相互靠近一侧的槽钢43通过螺
栓相固定。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炉床4或炉底机械2上连接有感应块5,炉底机械2或炉床4上连接有感应对应感应块5位移的位移传感器51,位移传感器51感应方向沿炉床4直径方向设置;床框41下方焊接固定指针7,感应块5固定于指针7侧面,位移传感器51通过固定卡扣安装于侧边的炉底机械2上,炉底机械2上焊接有标尺71,指针7向下对准标尺71刻度,以指示膨胀量;转底炉炉床4靠自重压在炉底机械2上,由于加热区的温度各不相同,炉床4在受热后会沿半径方向向外自由膨胀,指针7移动,通过指针7与标尺71可以在现场直观了解膨胀量,而位移量可以通过感应块5和位移传感器51实时传导,把位移量反馈给PLC系统等控制模块中。
[0023]如图3和图5所示,炉床4底部内环位置设有若干膨胀控制件,炉底机械2上连接有对应的挡块6,膨胀控制件通过顶推对应挡块6,阻碍炉床4的向外膨胀;膨胀控制件包括固定块61以及调节丝杆62,调节丝杆62穿过固定块61,固定块61两端固定与调节丝杆62相适配的丝杆螺母,调节丝杆62一端抵接于对应挡块6,另一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动力件;动力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炉床4底部槽钢43上的伺服电机64,调节丝杆62远离对应挡块6一端通过平键连接大齿65,伺服电机64输出轴上连接与大齿65相啮合的小齿66。
[0024]上述监测控制结构的监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转底炉炉床4运行前,先回零再启动,回零时调节丝杆62恢复原位,启动后,炉底机械2在驱动装置3驱动作用下转动,其上的炉床4跟随炉底机械2转动;S2:当炉床4温度变化时,炉床4沿径向向外膨胀,位移传感器51感应到感应块5的位移距离,把位移量传输给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所述基础上连接有炉底机械以及驱动炉底机械转动的驱动装置,炉底机械上方设有炉床,炉床跟随炉底机械转动;炉床或炉底机械上连接有感应块,炉底机械或炉床上连接有感应对应感应块位移的位移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感应方向沿炉床直径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床底部设有若干膨胀控制件,炉底机械上连接有对应的挡块,膨胀控制件通过顶推对应挡块,阻碍炉床的向外膨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控制件包括固定块以及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穿过固定块,固定块两端固定与调节丝杆相适配的丝杆螺母,调节丝杆一端抵接于对应挡块,另一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动力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连接于炉床底部的伺服电机,调节丝杆远离对应挡块一端连接大齿,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连接与大齿相啮合的小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床膨胀量监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沐浩杰陈小忠殳哲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