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59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的外管、外筒、内筒和内出水管,外管、外筒、内筒与内出水管的轴心线重合,外管和内出水管为两端敞口的管体,所述外筒和内筒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筒体,内筒的敞口端套置伸入外筒的封闭端,外管间隔套置在外筒的外周,并且外管第一端的敞口与外筒的封闭端密封衔接,在外管的第一端上设有进水通道,外管的第二端长出外筒的敞口端和内筒的封闭端,外管长出外筒、内筒的部位上设有出油通道,所述内出水管第一端穿过外筒封闭端的封闭板且深入内筒的封闭端。封闭端的封闭板且深入内筒的封闭端。封闭端的封闭板且深入内筒的封闭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特别是一种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
[0003]
技术介绍

[0004]海上原油或重油泄漏事故频繁发生,即形成海洋洋面的油污,造成海洋污染,危害海洋生物,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海上原油或重油泄漏主要来自于远洋油轮、商船或钻井平台等,原油或重油等油类溢漏到海中,会在海洋洋面上迅速扩散,并会隔离海水与空气中的氧气交换,在风浪的作用下,部分油类还能与水形成油水,1升这样的油水完全氧化,需要耗掉40万升水中的氧,许多海洋生物就是因为水中的氧气被“掠夺”而窒息死去。
[0005]目前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油水分离器以及油水分离器系统,公开号CN206444249U,该油水分离器为双层的中空结构,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壳的底部和顶部均与环形腔连通,有效地利用水和油的密度差,快速实现油和水的分离,通过设置油水混合物进料管、油水混合物进料管、收油管、以及芳香水出口,从而使油能够在内壳与水分离,并通过收油管完成收集,而芳香水从环形腔中流走,使得油和水的分离效果良好,稳定性提高。
[0006]但上述油水分离器结构较为复杂,制作设备成本高,不利于用于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该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有利于实现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且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0009]本技术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的外管、外筒、内筒和内出水管,外管、外筒、内筒与内出水管的轴心线重合,外管和内出水管为两端敞口的管体,所述外筒和内筒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筒体,内筒的敞口端套置伸入外筒的封闭端,外管间隔套置在外筒的外周,并且外管第一端的敞口与外筒的封闭端密封衔接,在外管的第一端上设有进水通道,外管的第二端长出外筒的敞口端和内筒的封闭端,外管长出外筒、内筒的部位上设有出油通道,所述内出水管第一端穿过外筒封闭端的封闭板且深入内筒的封闭端。
[0010]进一步的,上述外管固定在船舶的外壁面且靠近海洋洋面的位置,固定后外管、外筒、内筒和内出水管的轴心线与海洋洋面垂直,所述内出水管第二端没入海洋洋面,所述出油通道通过抽油泵输送往位于船舶内的废油罐。
[0011]进一步的,上述外管的直径为800

1200mm,外筒的直径为600

1000mm,内筒的直径为400

800mm,内出水管的直径为200

600mm,外管、外筒、内筒和内出水管的高度2000

4000mm,外管、外筒、内筒和内出水管之间的直径差100mm。
[0012]本技术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水泵管路将海洋洋面的油水输送往外管第一端上的进水通道,油水逐步在外管与外筒之间的第一腔体内溢满,由于油料较水密度低,油料总是浮在第一腔体的最上面,而该部分油料即会从长出外筒、内筒
的部位上的出油通道排出,而水在溢满后流入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第二腔体内,而后再流入内筒与内出水管之间的第三腔体内,最后水从内出水管第二端排入海洋洋面中。
[0013]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即实现了海洋洋面的油水分离、油污的排出和分离后水的排放,本技术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降低油污处理装置的制作成本。
[0014]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油污收集器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的爆炸图;
[0018]图3是图2的局部视图;
[0019]图4是油水分离器的立体图;
[0020]图5是油水分离器的剖面图;
[0021]图6、7是图5的局部视图;
[0022]图8是本技术油污处理装置的使用构造示意图;
[0023]图9是图7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海洋洋面油污的处理装置包括油污收集器A和油水分离器B,所述油污收集器A包括密封收集箱A1和连接在密封收集箱两侧部上的多根平行设置的软管A2,软管A2可以是塑料软管,各软管A2的自由端上连接有浮块A3,浮块为塑料浮筒或塑料浮球,所述软管的自由端作为入水口A6,该浮块A3可以套置在软管A2的自由端上,或者是连接在软管A2的自由端的侧部上。
[0027]具体的,密封收集箱为两端封闭的圆柱形管体,在圆柱形管体的管壁上对称设置有两排入水孔A4,同一侧入水孔的圆心连线与圆柱形管体的轴心线平行,上述圆柱形管体的一端面上设有出水孔A5,出水孔A5通过带有水泵C的管路与油水分离器B连接。
[0028]使用时,上述密封收集箱、软管和浮块均浮在海洋洋面上,其中密封收集箱的直径1000

5000 mm,密封收集箱的长度在5

10米,软管的直径100

500 mm,软管的长度在6

20米。
[0029]其中油水分离器B可以是现有任意一种的油水分离器,本申请较佳的油水分离器B包括依次套设的外管B1、外筒B2、内筒B3和内出水管B4,外管B1与外筒B2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外筒B2与内筒B3之间形成第二腔体,内筒B3与内出水管B4之间形成第三腔体,外管、外筒、内筒与内出水管的轴心线重合,外管和内出水管为两端敞口的管体,所述外筒和内筒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筒体,内筒B3的敞口端B5套置伸入外筒的封闭端B6,外管间隔套置在外筒的外周,并且外管第一端的敞口B7与外筒的封闭端B6密封衔接,在外管的第一端上设有进水通道B8,外管的第二端长出外筒的敞口端和内筒的封闭端,外管长出外筒、内筒的部位上设有出油通道B9,所述内出水管第一端穿过外筒封闭端的封闭板B10且深入内筒的封闭端。
[0030]其中一种较佳实施例,外管B1第一端的敞口B7位置具有内凸环B14,在内凸环一侧形成阶梯沉槽,封闭板B10通过螺钉锁设在阶梯沉槽内,所述外筒B2为两端敞口的管体,其
中靠近封闭板B10的一端定位固定在内凸环的内周壁面上,内凸环的内周壁面与封闭板B10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固定,上述结构设计,便于实现外管B1与外筒B2的安装定位。
[0031]为了便于内筒B3和内出水管B4的安装定位,该内出水管B4的敞口端抵接固定在内筒B3封闭端的内底面,在内出水管B4的敞口端在圆周方向具有至少一个的缺口B15,水由第三腔体可以通过缺口B15流入内出水管B4中,内出水管B4的下部固定在封闭板B10的孔中,从而实现内出水管B4与封闭板B10的固定,内筒B3又与内出水管B4固定,上述结构实现内筒B3、内出水管B4、外管B1与外筒B2的相对位置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的外管、外筒、内筒和内出水管,外管、外筒、内筒与内出水管的轴心线重合,外管和内出水管为两端敞口的管体,所述外筒和内筒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筒体,内筒的敞口端套置伸入外筒的封闭端,外管间隔套置在外筒的外周,并且外管第一端的敞口与外筒的封闭端密封衔接,在外管的第一端上设有进水通道,外管的第二端长出外筒的敞口端和内筒的封闭端,外管长出外筒、内筒的部位上设有出油通道,所述内出水管第一端穿过外筒封闭端的封闭板且深入内筒的封闭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洋洋面油污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固定在船舶的外壁面且靠近海洋洋面的位置,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鸿王踵翔李奕飞孙健力王乐媛孙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