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55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以高收率制造的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使用了该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能够低温(100℃以下)交联的具有双键的化合物、和使该具有双键的化合物固化而得的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包含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与下述式(1)所示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经由上述异氰酸酯基和上述羟基进行了氨基甲酸酯键合而得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为地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封闭体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为使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与封闭剂反应而使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失活(封闭化)了的化合物。例如,在使用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固化剂的情况下,通过将异氰酸酯基封闭化,从而例如,不需要分别调制包含具有活性氢基的主剂的1液、和包含具有用于与活性氢基反应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2液,能够将具有活性氢基的主剂与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预先混配于1液中。因此,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在粘接剂、涂布剂、成型材料、树脂等中被广泛使用。
[0003]树脂制造时交联的形成是为了提高树脂特性的重要的手段。另一方面,为了基板的树脂化、节约能源化,要求使交联形成时的加热温度为低温,例如100℃以下。作为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进行交联形成的方法之一,已知向成为树脂的主链的(共)聚合物导入双键。
[0004]在引用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水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使含有异氰酸酯基的乙烯基单体(A)、与烯属不饱和化合物(B)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上述乙烯基单体(A)中异氰酸酯基与亚硫酸或亚硫酸氢盐形成加成物而异氰酸酯基被封闭,上述烯属不饱和化合物(B)含有与异氰酸酯基具有反应性的活性氢基。此外,该水性树脂组合物为自交联型的树脂组合物,作为自交联的方法,公开了可以在将水性树脂组合物成型或涂布等后,在常温~200℃下加热。
[0005]在引用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单体少的1:1单加合物,其由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形成,具有小于0.7质量%的游离二异氰酸酯含量以及10.4~16.4质量%的游离NCO含量,使5~20摩尔的二异氰酸酯与1摩尔的(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在40~120℃的温度范围中在抑制剂的存在下反应,此时,实施该反应直到丙烯酸酯成分完全反应,并且接着将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以80~220℃/0.1~10毫巴通过闪蒸而从反应生成物分离,将空气、一氧化氮、氧气、或除了空气、氧气和一氧化氮以外还含有1~90体积%的比例的二氧化碳、氮气或稀有气体或这些气体的混合物的混合物作为抑制剂气体而导入到装置。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

116658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1381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包含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水性树脂组合物虽然有在200℃以下能够交联的记载,但可以用于在10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使树脂组合物交联的封闭异氰酸酯有限。因此,为了在10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将树脂交联,可以向成为树脂的主链的
(共)聚合物导入双键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仍有改善的余地。
[0012]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公开了使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反应而得的具有双键的化合物,但需要将在反应体系内残存的过剩的异氰酸酯单体通过闪蒸而除去的操作,在反应生成物的收率方面留有改善的余地。
[001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以高收率制造的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使用了该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能够低温(100℃以下)交联的具有双键的化合物、和使该具有双键的化合物固化而得的树脂。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5]对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规定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由该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特定的碱形成的具有双键的化合物,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1]~[13]的方案。
[0016][1]一种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其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与下述式(1)所示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经由上述异氰酸酯基和上述羟基而进行了氨基甲酸酯键合而得的。
[0017][0018]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
[0019][2]根据[1]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上述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为2,2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

甲苯二异氰酸酯或2,6

甲苯二异氰酸酯。
[0020][3]根据[1]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上述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具有烯属双键(d1)。
[0021][4]根据[3]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上述具有烯属双键(d1)的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为2

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2

(异氰酸酯基乙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

(异氰酸酯基乙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1,1

双(丙烯酰氧基甲基)乙基异氰酸酯。
[0022][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上述具有羟基的化合
物(a2)的R3和R4为氢原子。
[0023][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上述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的R1和R2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0024][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上述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为苹果酸二乙酯。
[0025][8]一种封闭异氰酸酯聚合物(H),其包含[3]~[7]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作为单体单元。
[0026][9]一种具有烯属双键(d2)的封闭异氰酸酯聚合物(I),其由[8]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聚合物(H)和碱(B)形成。
[0027][10]根据[9]所述的具有烯属双键(d2)的封闭异氰酸酯聚合物(I),上述碱(B)为1,8

二氮杂二环[5.4.0]‑
十一碳烯

7、1,5

二氮杂二环[4.3.0]‑5‑
壬烯或1,1,3,3

四甲基胍。
[0028][11]一种封闭异氰酸酯树脂(K),其是使[9]或[10]所述的具有烯属双键(d2)的封闭异氰酸酯聚合物(I)固化而成的。
[0029][12]式(2

1)或式(2

2)所示的含有烯属双键的化合物(C)。
[0030][0031]在式(2

1)中,R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R5为价数为m且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其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与下述式(1)所示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经由所述异氰酸酯基和所述羟基进行了氨基甲酸酯键合而得的,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所述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为2,2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

甲苯二异氰酸酯或2,6

甲苯二异氰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所述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具有烯属双键(d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所述具有烯属双键(d1)的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1)为2

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2

(异氰酸酯基乙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

(异氰酸酯基乙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1,1

双(丙烯酰氧基甲基)乙基异氰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所述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的R3和R4为氢原子。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所述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的R1和R2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A),所述具有羟基的化合物(a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林智光川岛尚树南条舜下田大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力森诺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