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14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该前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纵向构件、至少一个支撑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纵向构件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之间横向间隔开设置。支撑单元固定到纵向构件上。电动牵引马达固定到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固定到纵向构件上的前侧横向构件上。电动牵引马达具有至少一个后侧固定部分,电动牵引马达经由该后侧固定部分固定到后部的支撑单元上。支撑单元具有相对于后侧固定部分偏移设置的至少一个部分。移设置的至少一个部分。移设置的至少一个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与具有内燃机的传统机动车辆相比,电动汽车具有新的驱动结构。此外,未来的电动牵引马达将具有与目前使用的电动牵引马达不同的马达几何结构。这种新的马达几何结构尤其可以允许电动牵引马达的重心发生位移,这需要新的马达悬架,这主要是由电动牵引马达的重心决定的,因为在电动牵引马达的悬挂点之间设置一个假想的连接平面以延伸通过电动牵引马达的重心是有利的。
[0004]特别是在能够向驱动轴施加高扭矩(例如从6000Nm的轴扭矩开始)的电动牵引马达中,使用较长的杠杆臂是有利的,每个杠杆臂都携带一个马达安装件,绕着电动牵引马达的y轴(横轴)通过马达重心。例如,通过杠杆臂,马达安装架可各自设置在距马达重心约350毫米(mm)至700毫米(mm)的距离处。如果电机扭矩通过变速器传递至车轴,则电动牵引马达可产生的电机扭矩与车轴扭矩不对应。
[0005]传统上,电动牵引马达固定到前部和后部相应的横梁上,其中横梁固定到前端结构的纵向构件上。后侧马达悬架位于仪表板的较低横梁的高度。这里,后侧马达悬架另外限定了电动牵引马达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支撑单元被固定到后侧横梁,或者支撑单元被集成在后侧横梁中,该后侧横梁在俯视图中主要布置在前端结构的框架纵向构件之间并且承载电动前轮驱动的电子部件和/或其他车辆部件。
[0006]在这种前端结构上发生某种类型的正面碰撞的情况下,上部后侧横梁沿仪表板方向移动,结果导致仪表板变形,同时车辆脉冲指数(VPI,延迟指数)增加,这降低了乘员保护性能。与此同时,由于设计意图,需要在结构上缩短机动车辆的前部部分,并且为了为乘员创造更多的空间需要在前部方向上移动仪表板。
[0007]CN 111746656 A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其被设置为保护发动机的辅助部件并在某种类型的正面碰撞期间吸收冲击能量。前端结构具有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副车架、由副车架承载的发动机、设置在发动机后侧的辅助机器部件、副车架后端固定到其上的前侧横梁和仪表板。第一容易变形部分形成在位于发动机的载体部分和后侧端部之间的副车架。第二容易变形的部分形成在仪表板上。由辅助框架承载的防护装置设置在辅助机器部件和第二容易变形部件之间。
[0008]US 10562386 B2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发动机组件和结合到发动机组件的第一发动机吊钩,其中第一发动机吊钩具有钩部,该钩部被设计成在某种类型的碰撞期间接合在机动车辆的副车架中并将载荷从发动机组件传递到副车架。此外,该装置具有结合到该发动机组件的第二发动机吊钩,其中该第二发动机吊钩具有钩部,该钩部与第一发动机吊钩的钩部垂直间隔开,并且被设计成在某种类型的碰撞期间接合在吊
钩结构中,并且将负载从发动机传递到吊钩结构,其中,吊钩结构是位于发动机舱和车辆内部之间的隔板结构的上端。
[0009]US 10926801 B2公开了一种道路车辆,该车辆具有传动系,分隔车辆前舱和车辆的乘客舱的隔板,其中传动系被固定,并且具有一个传动系捕捉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传动系捕捉器和横向结构元件,该横向结构元件是车辆的一部分并且位于相对于传动系捕捉器的后部。该传动系捕捉器布置在传动系和横向结构元件之间,并且具有远离传动系的结构部分延伸的刚性臂部分和远离臂部分朝横向结构元件向后延伸的撞杆部分。冲击部分具有冲击表面,在正常使用中,该冲击表面与横向结构元件的弱化区域间隔开,并且在传动系向后移动的情况下,冲击横向结构元件的弱化区域,其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冲击部分相应地被强制穿过横向结构元件的弱化区域以形成冲击部分牢固地接合在其中的凹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部分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一般总结,并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性的全面公开。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其在乘员安全方面得到了改善。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该前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纵向构件、至少一个支撑单元和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至少两个纵向构件在机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之间横向间隔开。至少一个支撑单元固定到至少两个纵向构件上。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在前部固定到前侧横向构件上,前侧横向构件在机动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固定到至少两个纵向构件上。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具有至少一个后侧固定部分,通过后侧固定部分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固定到后部的至少一个支撑单元上。至少一个支撑单元具有设置为在后部相对于固定部分偏移的至少一个卡合部分。
[0013]应当被理解的是,在以下描述中单独列出的特征和措施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技术上有利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指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描述还特别结合附图说明和制定了本专利技术。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电动牵引马达的后侧固定部分直接固定到支撑单元。此外,支撑单元例如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到纵向构件。在发生某种类型的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假设支撑单元未与纵向构件分离,为了尽可能地保护由支撑单元承载的电子部件,电动牵引马达及其后侧固定部分可与支撑单元分离,由此电动牵引马达可相对于支撑单元移动,特别是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然而,电动牵引马达相对于支撑单元移动的这种能力受到支撑单元的卡合部分的限制,因为电动牵引马达的后侧固定部分接触卡合部分的内部,并且,结果被后者卡合和限制。以这种方式,就有可能阻止电动牵引马达损坏仪表板或进入机动车辆的乘客舱。在此过程中,支撑单元仅在纵向构件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在车辆纵向方向移动,其中该移动因此由纵向构件的刚度确定。因此,这种移动的程度可以通过纵向构件的特定形状,特别是通过支撑材料、支撑壁厚度等或整个前端结构的特定选择来调节或减小。
[0015]与电动牵引马达到后侧横向构件的常规固定相比,后侧固定点可以被设置得更高。在发生某种类型正面碰撞时,负载路径穿过电动牵引马达或电动牵引马达后侧固定部分从支撑单元分离,从那里穿过支撑单元和/或支撑单元的卡合部分,并从那里进入纵向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支撑单元与设置在其后部的仪表板或隔板接触,仪表板中的负载水
平也将低于后部的固定部分将无障碍地接触仪表板或隔板的情况。因此,电动牵引马达进入机动车辆的乘客舱的穿透力可以显著减少。当然,如果在某种类型的正面碰撞过程中支撑单元或其卡合部分完全不接触仪表板或隔板,则这种影响可能会增加。这可以通过支撑单元的设计和连接到纵向构件来实现,使得在某种类型的正面碰撞的情况下,支撑单元不会塑性变形,而仅仅通过纵向构件的塑性变形而移动。
[0016]支撑单元的位置可以由电动牵引马达的规划的几何形状/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用于发动机安装架的所需安装空间来确定。结果,发动机安装位置和支撑单元的高度可以由外部因素预先确定。如果支撑单元位于隔板的高度处,特别是在垂直方向上完全或部分位于隔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构包括: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之间横向间隔开设置的至少两个纵向构件;固定到所述至少两个纵向构件的至少一个支撑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所述电动牵引马达在前部固定到前侧横向构件上,所述前侧横向构件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固定到所述至少两个纵向构件上,所述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具有至少一个后侧固定部分,通过所述后侧固定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固定到后部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单元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单元具有设置为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后侧固定部分偏移的至少一个卡合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单元由后侧横向构件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单元形成后侧横向构件和布置在所述后侧横向构件上且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前轮驱动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支撑面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在车辆横向方向上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卡合部分的宽度小于在车辆横向方向上配置的所述支撑面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后侧横向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彼此整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合部分的下部自由端部分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的方向上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垂直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卡合部分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的外侧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水平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卡合部分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的外侧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动牵引马达具有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地设置的两个后侧固定部分,并且其中所述两个后侧固定部分中的每个后侧固定部分包括单独的卡合部分。10.一种用于具有电动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的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构包括: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之间横向间隔开设置的一对纵向构件;固定到所述一对纵向构件并具有支撑面的支撑单元;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并固定到所述一对纵向构件的前侧横向构件;以及固定到所述前侧横向构件的电动牵引马达,所述电动牵引马达具有在固定点处固定到所述支撑单元后端的第一后侧固定部分,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后侧固定部分在向后方向上偏移并且向下延伸超过所述固定点的第一卡合部分。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分的下部自由端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莱恩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