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883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比例分别称取麦芽糊精、甘油糖脂与增稠剂混合在去离子水内,加热溶解后,在一定转速下搅拌均匀,形成复合壁材溶液;(2)待复合壁材溶液冷却后,将花色苷溶液加入至复合壁材溶液中,加热混匀,冷却后,形成微胶囊溶液;(3)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水分及其它溶剂蒸发除去后,得到花色苷微胶囊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蓝莓花色苷作为芯材,以麦芽糊精、甘油糖脂与增稠剂作为复合壁材,制备得到了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该微胶囊具有非常好的包埋率和稳定性,为蓝莓花色苷的更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究基础。究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花青素是植物中最大的一类天然水溶性色素,通常以糖苷形式存在,称为花色苷。花色苷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具有多种有益健康的活性,如抗炎、抗糖尿病、抗癌、与生物系统高度相容等,并且无毒,因此花色苷被认为是最适合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天然抗氧化剂。然而,花色苷是一类不稳定的化合物,容易受到pH、光线、温度、酶、氧气和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花色苷免受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花色苷稳定性差、利用率低、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pH、光照、金属离子以及氧气等影响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保护花色苷免受外界不良条件影响的微胶囊综合开发应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壁材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封装蓝莓花色苷的方法,制备的蓝莓花色苷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抗氧化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按照比例分别称取麦芽糊精、甘油糖脂与增稠剂混合在去离子水内,加热溶解后,在一定转速下搅拌均匀,形成复合壁材溶液;
[0008](2)待复合壁材溶液冷却后,将花色苷溶液加入至复合壁材溶液中,加热混匀,冷却后,形成微胶囊溶液;
[0009](3)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水分及其它溶剂蒸发除去后,得到花色苷微胶囊粉末。
[0010]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甘油糖脂包括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或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
[001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增稠剂包括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黄原胶、阿拉伯胶中的至少一种。
[0012]更优选地,所述变性淀粉包括玉米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大米变性淀粉、小麦变性淀粉中的任意一种。
[0013]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麦芽糊精、所述甘油糖脂、所述增稠剂与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例为5

8:2

4:1

3:100

120。
[0014]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麦芽糊精的DE值为15

22。
[0015]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溶解是在水浴中进行,加热的温度为60~90℃。
[0016]更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溶解是在水浴中进行,加热的温度为80℃。
[0017]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搅拌是在转速350~650rpm下搅拌30~60min。
[0018]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花色苷溶液中的花色苷含量为不低于0.05mg/mL。
[0019]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加入的花色苷溶液与复合壁材溶液的体积比例为8:1。
[0020]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微胶囊溶液的中的花色苷含量不低于0.1μg/mL。
[0021]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壁材溶液的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至常温。
[0022]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制备的微胶囊溶液的温度采用水浴加热控制在40~80℃。
[0023]更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制备的微胶囊溶液的温度采用水浴加热控制在60℃。
[0024]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真空冷冻干燥是在

55~

50℃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0025]优选地,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花色苷微胶囊粉末中,花色苷的包埋率达到89.21%~97.35%。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应用,将得到的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用于食品工业领域产品的制备。
[0028]优选地,所述食品工业领域产品包括抗氧化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0]1、本专利技术以蓝莓花色苷作为芯材,以麦芽糊精、甘油糖脂与增稠剂作为复合壁材,制备得到了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该微胶囊具有非常好的包埋率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壁材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微胶囊,为蓝莓花色苷的更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能够通过该技术衍生出具有多种特性的花色苷微胶囊。
[0031]2、麦芽糊精具有较好的乳化作用和增稠效果,可以增强产品分散性和溶解性,但是麦芽糊精的成膜性能并不是很好,特别是一些DE值稍高的麦芽糊精,在干燥之后并不能很好地持留包埋物。甘油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甘油二酯与半乳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糖脂类化合物,甘油糖脂中的糖苷键具有较强的自组装性和可变性,有利于乳化和聚集高分子糖类化合物,因此对于稍高DE值的麦芽糊精的成膜性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从而促进包埋壁材的稳固性。
[0032]3、本专利技术将麦芽糊精与甘油糖脂复合作为壁材的主要成分,甘油糖脂的然后再加入增稠剂形成复合壁材,三种壁材成分均为食品级的材料,作为复合封装材料能够为特定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功能效果。
[0033]4、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几种增稠剂都具有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的性质,能吸收多倍量的冷水而膨胀软化,能溶于热水,且在冷却后可形成凝胶。
[0034]5、甘油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以甘油糖脂作为壁材的成分,能够增加花色苷微胶囊的更多功能性。
[0035]6、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开发花色苷微胶囊,冷冻干燥被认为是干燥热敏材料的一种合适的方法,它是指在高真空气氛中利用冰晶升华的原理,从不融化水分的冷冻材料中提取水分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是在真空和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因此不良反应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0036]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7]图1是花色苷(ANS)与实施例1

5中得到的微胶囊的FTIR图;其中,a为实施例1,b为实施例2,c为实施例3,d为实施例4,e为实施例5;
[0038]图2是花色苷(ANS)与实施例1

5中得到的微胶囊的SEM图;其中a表示实施例1,b表示实施例2,c表示实施例3,其中d表示实施例4,其中e表示实施例5,其中f表示未制备成微胶囊的花色苷粉末(ANS);
[0039]图3是花色苷(ANS)与实施例1

5中得到的微胶囊的XRD图;其中a表示实施例1,b表示实施例2,c表示实施例3,其中d表示实施例4,其中e表示实施例5,其中f表示未制备成微胶囊的花色苷粉末(AN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比例分别称取麦芽糊精、甘油糖脂与增稠剂混合在去离子水内,加热溶解后,在一定转速下搅拌均匀,形成复合壁材溶液;(2)待复合壁材溶液冷却后,将花色苷溶液加入至复合壁材溶液中,加热混匀,冷却后,形成微胶囊溶液;(3)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水分及其它溶剂蒸发除去后,得到花色苷微胶囊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甘油糖脂包括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或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增稠剂包括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黄原胶、阿拉伯胶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包括玉米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大米变性淀粉、小麦变性淀粉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麦芽糊精、所述甘油糖脂、所述增稠剂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邓乐王琴杨文华黄晟冯志强张阮冰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