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832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消音技术领域,其具体是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制备工艺中引入光触媒纳米材料,光触媒纳米材料在受光照后产生羟基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有机物质反应后生成无毒的无机物,能有效分解甲醛、苯、氨气等,将其转化成H2O和CO2,氧化除去大气中的氨氮化物、硫化物以及各类臭气,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吸音棉从内到外依次为复合纤维层、蜂窝层和隔热层,不仅能够有效隔绝外部热源,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而且同时能够满足对身体健康有益、绿色环保、安全阻燃、舒适耐用的要求。舒适耐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消音
,其具体是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是整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各大车厂重点改善及提高的一个领域,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的因素主要有风噪、胎噪、发动机运行噪音、底盘及悬架震动产生的噪音等等,而要隔绝上述噪音,整车的车身钣金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噪音会传递到汽车内部,因此为了降低整车的噪音,设计人员需要整车的部分位置布置吸音棉,起到吸音降噪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吸音棉有玻璃纤维吸音棉、海绵、聚酯纤维吸音棉等,玻璃纤维棉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和呼吸道过敏,对人体有危害,不适合车内使用,海绵大部分是闭孔发泡材料,吸音性能有限,更适合用于保温领域,而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吸音棉不仅需要良好的吸音性能,还需要同时满足对身体健康有益,安全阻燃、绿色环保、舒适耐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在制备工艺中引入光触媒纳米材料,在太阳光的作用下,能够释放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同时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当处于密闭状态下能保证车内的环境洁净。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6]S1,按重量份将25~40份的玻璃纤维和50~60份植物纤维称取好,将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经过胶辊抻直,再通过梳理机进行混合梳理,得到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平铺成片状备用;
[0007]S2,按重量份将10~15份的石蜡、20~30份的聚氯乙烯、10~20环氧树脂、5~12份的甘油、6~15份的明胶、3~8份的聚丙二醇、1~6份N

苯基

N`

异丙基

对苯二胺和1~5份偶氮二甲酰胺称取好,放入密炼机中塑炼,再加入5~10份的光触媒纳米材料、1~3份的分散剂和1~3份的稳定剂到密炼机中混合3~6min,将混合物冷却到常温,放入开炼机中,混炼均匀,打薄平展出成胶片,用真空平板偶联机加热模具至110~140℃,然后把裁好的胶片放入模腔中,作为底板,然后将S1中平铺好的片状混合纤维叠放在底板上,再在片状混合纤维的上层叠放底板,压制成型得到复合纤维层;
[0008]S3,按重量份将20~30份的电气石粉、10~15份的珍珠岩粉、5~12份的氧化镁粉、5~8份的氧化铝粉、5~8份的氧化钙粉和3~10份的二氧化硅粉混合后压制成蜂窝板;
[0009]S4,在平面上将复合纤维层平铺,然后使用胶水将蜂窝层粘在复合纤维层上,将隔热棉粘在蜂窝层上作为隔热层,最后再粘复合纤维层,用力压合并烘干使之完全粘合,即制得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S1中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经过胶辊抻直的线速度3~5m/min。
[0011]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S1中称取的原料:35份的玻璃纤维,55份的植物纤维。
[0012]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S2中S2中称取原料:12份的石蜡、25份的聚氯乙烯、15份的环氧树脂、7份的甘油、8份的明胶、5份的聚丙二醇、3份N

苯基

N`

异丙基

对苯二胺和2份偶氮二甲酰胺称取好,放入密炼机中塑炼,再加入8份的光触媒纳米材料、2份的分散剂和2份的稳定剂。
[0013]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S2中光触媒纳米材料是纳米TiO2和ZrO2、ZnO、CdS、WO3、Fe2O3、PbS、SnO2、ZnS、SrTiO3、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14]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S2中分散剂是硬脂酰胺、高级脂肪醇、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15]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S2中稳定剂是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16]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S2中原料放入密炼机中塑炼的时间为6~12分钟。
[0017]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在S2中打薄平展出成胶片的厚度为1~2mm。
[0018]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S3中称取原料:25份的电气石粉、13份的珍珠岩粉、8份的氧化镁粉、6份的氧化铝粉、6份的氧化钙粉和5份的二氧化硅粉。
[0019]与传统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主要在制备工艺中引入光触媒纳米材料,在太阳光的作用下,能够释放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同时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当处于密闭状态下能保证车内的环境洁净,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吸音棉从内到外依次为复合纤维层、蜂窝层和隔热层,不仅能够有效隔绝外部热源,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而且同时能够满足对身体健康有益、绿色环保、安全阻燃、舒适耐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在实施例1中
[0022]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3]S1,按重量份将35份的玻璃纤维和55份植物纤维称取好,将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经过线速度3m/min的胶辊抻直,再通过梳理机进行混合梳理,得到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平铺成片状备用;
[0024]S2,按重量份将12份的石蜡、25份的聚氯乙烯、15环氧树脂、7份的甘油、8份的明
胶、5份的聚丙二醇、3份N

苯基

N`

异丙基

对苯二胺和2份偶氮二甲酰胺称取好,放入密炼机中塑炼8min,再加入8份的纳米TiO2、2份的硬脂酰胺和2份的硬脂酸钙到密炼机中混合4min,将混合物冷却到常温,放入开炼机中,混炼均匀,打薄平展出成厚度为1mm的胶片,用真空平板偶联机加热模具至120℃,然后把裁好的胶片放入模腔中,作为底板,然后将S1中平铺好的片状混合纤维叠放在底板上,再在片状混合纤维的上层叠放底板,压制成型得到复合纤维层;
[0025]S3,按重量份将25份的电气石粉、13份的珍珠岩粉、8份的氧化镁粉、6份的氧化铝粉、6份的氧化钙粉和5份的二氧化硅粉混合后压制成蜂窝板;
[0026]S4,在平面上将复合纤维层平铺,然后使用胶水将蜂窝层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按重量份将25~40份的玻璃纤维和50~60份植物纤维称取好,将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经过胶辊抻直,再通过梳理机进行混合梳理,得到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平铺成片状备用;S2,按重量份将10~15份的石蜡、20~30份的聚氯乙烯、10~20环氧树脂、5~12份的甘油、6~15份的明胶、3~8份的聚丙二醇、1~6份N

苯基

N`

异丙基

对苯二胺和1~5份偶氮二甲酰胺称取好,放入密炼机中塑炼,再加入5~10份的光触媒纳米材料、1~3份的分散剂和1~3份的稳定剂到密炼机中混合3~6min,将混合物冷却到常温,放入开炼机中,混炼均匀,打薄平展出成胶片,用真空平板偶联机加热模具至110~140℃,然后把裁好的胶片放入模腔中,作为底板,然后将S1中平铺好的片状混合纤维叠放在底板上,再在片状混合纤维的上层叠放底板,压制成型得到复合纤维层;S3,按重量份将20~30份的电气石粉、10~15份的珍珠岩粉、5~12份的氧化镁粉、5~8份的氧化铝粉、5~8份的氧化钙粉和3~10份的二氧化硅粉混合后压制成蜂窝层;S4,在平面上将复合纤维层平铺,然后使用胶水将蜂窝层粘在复合纤维层上,将隔热棉粘在蜂窝层上作为隔热层,最后再粘复合纤维层,用力压合并烘干使之完全粘合,即制得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经过胶辊抻直的线速度3~5m/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复合结构的抗菌吸音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爱源斯隔音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