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玻璃的制造方法以及割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2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9
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割断工序,所述割断工序针对第一区域(G1)与第二区域(G2)沿宽度方向相邻地排列并且在这些区域(G1、G2)的边界部的表面(Ga、Gx)侧形成有刻划线(S)的纵姿态的板玻璃(G),在利用支承部(3)接触支承第一区域(G1)的沿着刻划线(S)的区域的状态下,利用外力赋予部(4)对第二区域(G2)作用朝向背面(Gy)侧的力,从而将板玻璃(G)沿着刻划线(S)割断,其中,包括调整工序来作为割断工序的前工序,所述调整工序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3)与第一区域(G1)接触的位置以及外力赋予部(4)与第二区域(G2)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二区域(G2)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二区域(G2)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板玻璃的制造方法以及割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将板玻璃沿着刻划线割断的技术的板玻璃的制造技术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板玻璃如以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有机EL照明用的罩玻璃等为代表那样被利用于各种领域。在制造这种板玻璃时,执行从玻璃带依次切出规定长度的板玻璃的工序、将板玻璃的沿着边的不需要区域去除的工序等。在这些工序中,在玻璃带、板玻璃形成刻划线之后,将它们沿着刻划线割断从而能够得到期望的板玻璃。
[0003]作为利用割断得到板玻璃的方法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在该文献公开的方法中,在对板玻璃的沿宽度方向相邻地排列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部的表面侧形成刻划线并利用支承部(背面支承构件)从背面侧接触支承着第一区域的状态下,利用外力赋予部(转动体)将第二区域向背面侧压入。由此,将板玻璃沿着刻划线割断。此时的割断将板玻璃以纵姿态支承而进行。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226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当将板玻璃以纵姿态支承时,存在产生纵向的翘曲的情况。该翘曲的产生伴随着近年来的板玻璃(例如用于显示器等的板玻璃)的薄壁化而变得显著。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中,在将这种板玻璃割断时,未对刻划线的形成区域施加适当的弯曲应力,容易产生崩裂、破裂等
[0009]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将纵姿态的板玻璃割断时对刻划线的形成区域作用适当的弯曲应力而抑制崩裂、破裂等的产生。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1)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割断工序,所述割断工序针对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沿宽度方向相邻地排列并且在这些区域的边界部的表面侧形成有刻划线的纵姿态的板玻璃,在利用支承部接触支承着第一区域的刻划线侧的端部的状态下,利用外力赋予部对第二区域作用朝向背面侧的力,从而将板玻璃沿着刻划线割断,所述板玻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调整工序来作为割断工序的前工序,所述调整工序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与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外力赋予部与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0012]如此一来,在作为割断工序的前工序的调整工序中,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相对于第一区域的接触位置、外力赋予部相对于第二区域的接触位置。因此,在割断工序
中,能够将各接触位置设定为与板玻璃的翘曲相应的最佳位置。其结果是,在割断板玻璃时,能够对刻划线的形成区域作用适当的弯曲应力,因此抑制崩裂、破裂等的产生。
[0013](2)在上述的(1)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支承部具备:背面支承构件,其接触支承第一区域的背面;以及表面支承构件,其在与背面支承构件对置的位置接触支承第一区域的表面,在割断工序中,利用背面支承构件与表面支承构件从表背面这两侧夹着第一区域,在调整工序中,在宽度方向上调整背面支承构件及表面支承构件与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外力赋予部与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0014]如此一来,在调整工序中,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调整背面支承构件以及表面支承构件相对于第一区域的接触位置、外力赋予部相对于第二区域的接触位置,因此在割断工序中,能够对刻划线的形成区域作用适当的弯曲应力。另外,在割断工序中,利用背面支承构件与表面支承构件从表背面这两侧夹着第一区域,因此能够抑制板玻璃的割断时的摆动或者减少翘曲。
[0015](3)在上述的(1)或(2)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外力赋予部具备:压入构件,其在与第二区域的表面接触着的状态下将第二区域向背面侧压入;以及吸附机构,其在与压入构件对置的位置,在追随压入构件的动作的同时吸附保持第二区域的背面,在割断工序中,利用压入构件与吸附机构从表背面这两侧夹着第二区域,在调整工序中,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与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压入构件及吸附机构与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这里,在该结构应用于上述的(2)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调整工序中,在宽度方向上调整背面支承构件及表面支承构件与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压入构件及吸附机构与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0016]如此一来,在调整工序中,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相对于第一区域的接触位置、压入构件及吸附机构相对于第二区域的接触位置,因此在割断工序中,能够对刻划线的形成区域作用适当的弯曲应力。另外,在割断工序中,利用压入构件与吸附机构从表背面这两侧夹着第二区域,因此容易对第二区域作用朝向背面侧的力,能够减少板玻璃的翘曲。而且,在割断后,也能够将第二区域以由吸附机构吸附保持的状态回收。
[0017](4)在上述的(1)~(3)中任一结构中,也可以是,支承部以及外力赋予部配置于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的单一的移动机构,在调整工序中,通过使移动机构沿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与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外力赋予部与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这两方。
[0018]如此一来,仅通过使单一的移动机构移动,就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相对于第一区域的接触位置以及外力赋予部相对于第二区域的接触位置这两方。
[0019](5)在上述的(4)的结构中,优选的是,对移动机构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操作的操作部配置于用于进行割断工序的切断室的外侧。
[0020]在调整工序中,在作业者进入切断室内进行调整作业的情况下,出于安全上的观点,也需要在调整作业中暂时停止板玻璃向切断室内的供给。然而,若是上述的结构,则作业者能够从切断室外进行调整作业,因此在调整作业中也可以不停止板玻璃向切断室内的供给。因而,调整作业的结束后能够立即再次开始板玻璃的割断工序,因此板玻璃的制造效率提高。
[0021](6)在上述的(1)~(3)中任一结构中,也可以是,支承部配置于能够沿宽度方向移
动的第一移动机构,并且外力赋予部配置于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在调整工序中,通过使第一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中的至少一方沿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与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外力赋予部与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0022]如此一来,通过使第一移动机构移动,从而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调整支承部相对于第一区域的接触位置,并且通过使第二移动机构移动,从而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调整外力赋予部相对于第二区域的接触位置。另外,也能够利用第一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调整支承部与外力赋予部的宽度方向间隔,因此能够进行更细致的调整。
[0023](7)在上述的(6)的结构中,优选的是,对第一移动机构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部以及对第二移动机构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操作的第二操作部分别配置于用于进行割断工序的切断室的外侧。
[0024]如此一来,作业者能够从切断室外进行调整作业,因此在调整作业中也可以不停止板玻璃向切断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割断工序,所述割断工序针对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沿宽度方向相邻地排列并且在这些区域的边界部的表面侧形成有刻划线的纵姿态的板玻璃,在利用支承部接触支承着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刻划线侧的端部的状态下,利用外力赋予部对所述第二区域作用朝向背面侧的力,从而将所述板玻璃沿着所述刻划线割断,所述板玻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调整工序来作为所述割断工序的前工序,所述调整工序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调整所述支承部与所述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所述外力赋予部与所述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支承部具备:背面支承构件,其接触支承所述第一区域的背面;以及表面支承构件,其在与所述背面支承构件对置的位置接触支承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在所述割断工序中,利用所述背面支承构件与所述表面支承构件从表背面这两侧夹着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调整工序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调整所述背面支承构件及所述表面支承构件与所述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所述外力赋予部与所述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外力赋予部具备:压入构件,其在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接触着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二区域向背面侧压入;以及吸附机构,其在与所述压入构件对置的位置,在追随所述压入构件的动作的同时吸附保持所述第二区域的背面,在所述割断工序中,利用所述压入构件与所述吸附机构从表背面这两侧夹着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调整工序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调整所述支承部与所述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所述压入构件及所述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支承部以及所述外力赋予部配置于能够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的单一的移动机构,在所述调整工序中,通过使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调整所述支承部与所述第一区域接触的位置以及所述外力赋予部与所述第二区域接触的位置这两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移动机构的所述宽度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田力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