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yard可变空间装配式智能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18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9
一种名为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

yard可变空间装配式智能住宅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和智能生态住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能耗部品化可变空间生态住宅。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的工业化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工业化生产和工业化装配发展到了以建筑的工业化为主要载体,同时将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最终形成了多种产业共同组合为一体的智能化建造体系,整个流程包括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整个产业链。建筑业提高建造效率、提升居住品质、降低成本等等目的的实现,都要通过工业化的组织建筑业的各个环节来实现,未来建筑工业化还将继续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要推进建筑的工业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的就是要达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建立建筑部品的完善数据库,能够达到部品的开发、生产和供应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是现在达到建筑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0003]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发展也十分迅速,给人们生活工作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这同时也给住宅和家电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智能家居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的提升,智能家居的发展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智能家居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与其他领域的资源整合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的不断涌现,为建筑围护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对节能技术的要求,外围护技术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节能材料的使用和结构的更新,进而达到节能并且保护外墙体的效果,围护结构的合理性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的温度,避免外界的空气和雨水的侵蚀,还能起到隔冷(热)桥的作用,最终可以达到延长主体结构寿命的目的。外围护结构对于节能的优势非常明显,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稳定结构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0005]建筑行业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从而也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建筑主体结构的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尤为重要的一种,随着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和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筑主体结构在建筑构建中起到了主体构建作用,是房屋建筑的核心设计,决定了建筑的适用层面。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主体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技术较传统技艺而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的性能、环保、成本、强度等问题都将影响着未来的建筑主体结构的走向。
[0006]建筑既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重要环节,建筑新能源系统的发展给建筑节能指明了道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申请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可持续性居住空间体系i

yard。本申请提供的i

yard,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申请的方案:一种新型工业化装配住宅,包括结构系统、外围护组件系统、饰面装饰系统、能源系统和景观系统等,按照建筑工业化部品的标准细分可分为包括轻钢结构支撑系统、墙体围护系统、屋顶围护系统、地面围护系统、屋面防排水系统、外墙饰面系统、内墙饰面系统、地面饰面系统、吊顶系统、门窗系统、遮阳系统、空调系统、强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家具电器系统,室外景观环境系统等。
[0009]优选的,外围护组件系统中屋顶部品由复合屋面板、光伏和光热产品租成。屋面板采用玻镁板加阻燃防霉蜂巢芯材板构成,将屋面拆分为四个区域,四个区域模块分设不同方向的屋面板。屋面板之间以企口错缝连接,并且通过硅酮防水胶密封;整个屋面结构通过燕尾丝与主体结构的轻钢龙骨相连接。光伏板采用直角单晶太阳能光伏组件,面板的减反射玻璃增加了对于太阳光的吸收,使其在阳光不强时也具有优异的弱光发电性能,同时在雨水环境下有自清洁能力。支架由轻钢制成,起伏角度可通过卡件灵活调节,配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以使光伏组件获取更多的阳光。光伏板与支架通过专用金属夹具使光伏板固定在支架上。光热产品由集热器、支架、水管、水箱组成。集热器的安装方式与光伏组件相同,且使用同一套支架,仅使用不同的夹具将集热器固定在支架上。
[0010]优选的,外墙部品由复合外墙外板和复合外墙内板组成,复合外墙外板由蜂窝铝板、石膏板和保温芯材板构成,根据外墙朝向使用相同模数不同尺寸的部品组成,复合外墙内板由硅藻泥和蜂巢板构成;通过螺钉和安装扣将蜂窝铝板安装在方钢上,使用填充棒和耐候胶填缝;石膏板和保温芯材板通过企口缝连接并灌密封胶填缝。
[0011]优选的,结构部品根据设计尺寸量身定制,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吊装时须用大型起重设备。内装部品的连接基本实现了螺栓柔性连接,便于拆卸,很多可直接挂扣。设备部品主要包含给排水设备、暖通空调设备、电器照明设备和新能源设备,彼此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几何尺寸以300为模数。
[0012]优选的,所述i

yard有着院落空间的灵活变化形式:住宅本体采用中心庭院的布局方式,围绕着中心庭院四周为主卧室区、洗手间区、设备间区、餐厅区、厨房区、客厅区和书房区,餐厅区通过滑轨与建筑主体相连,并且可以独立移动,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的不同和季节性的节能要求,可以将餐厅区远离或靠近建筑主体部分,餐厅区域远离建筑主体时,形成面积扩大的开敞院落,工人活动和通风散热;餐厅区靠近主体建筑时,与主体形成阳光房的形式,保证采暖并减少能源的消耗。通过改变住宅本体中心的庭院的大小,院落空间的可变造成了建筑主体的形体系数的变化,改变建筑的受热通风形式,达到通风散热或者聚集热量的要求。同时对于居住者的活动空间有着不同的影响,考虑到了太阳能的利用和被动式的节能需求。
[0013]优选的,所述i

yard室内空间同样有着灵活多变的特点,根据使用人群的不同室内空间的划分也相应的做出改变,原本的功能之中可以加入其他的功能区块,主要的生活休息区域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如书房区可以通过增设活动墙进一步的分割加入次卧的空间等等。所述空间形式的动态变化满足不同人口结构和家庭的不同时期的需求,可弹性的空间变化,改变了居住者的生活体验,增加了i

yard内部的空间活力。
[0014]优选的,所述i

yard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达到智能化、科技和创造性的需求。建筑入口处设置一键启动按钮,将智能化手段引入智能家居技术,编写自主性的APP软件实现远程控制,在移动终端上通过app软件调控建筑的灯光空调等家居系统,带来了家居环境的居住体验提升。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带来了建筑与人的一键式互动,推动智能化住宅应用。所述智能化住宅通过开发设计APP应用程序整合平台,把照明、家电、通信设备集中于一个统一的操作平台,根据预设场景控制住宅内的所有灯光、音响和物理环境,提供了三餐、会客、休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

yard可变空间装配式智能住宅,分为主卧室区(1)、洗手间区(7)、设备间区(8)、餐厅区(5)、厨房区(4)、客厅区(2)、书房区(6)和内庭院区(9),其特征在于:其中餐厅区(5)通过能与建筑主体实现远离或拉近的滑轨与建筑主体连接;房顶设置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11)和太阳能光热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组成并网系统;窗户外都设置了外遮阳系统(12),外遮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山刘子硕杜晓辉孟令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