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817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立柱总成用于前纵梁与加强纵梁的连接,立柱总成呈柱状腔体,包括:外侧壁,外侧壁的顶部平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用于连接加强纵梁,外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用于连接前纵梁;以及,内侧壁,呈方形板状,底部采用第二螺栓连接前纵梁;其中,第二过孔贯穿内侧壁,立柱总成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用于加强立柱总成的强度。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使得前机舱系统中前纵梁及加强纵梁的连接零件数量减少,重量降低,提高了前机舱系统的通用率,以利于衍生车型材料的选择。型材料的选择。型材料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代步工具。在传统汽车前机舱处,加强纵梁(shotgun)和前纵梁总成通过前轮罩总成和立柱支撑板总成焊接连接。前轮罩总成通常由前轮罩支撑板上段、前轮罩合件、前轮罩前加板等组成。立柱支撑板总成通常由立柱连接板、立柱加强板、立柱支撑板等组成。整个连接结构的零件繁多、重量大、焊接层级复杂以及焊点较多。同时,焊接连接方式限制了上下车身材料的选择,使得前机舱系统的通用率低。
[0003]鉴于上述问题,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前机舱系统中,前纵梁与加强纵梁之间的连接结构零件繁多、重量大、焊接层级复杂、焊点较多及通用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立柱总成,用于前纵梁与加强纵梁的连接,立柱总成呈柱状腔体,包括:
[0006]外侧壁,外侧壁的顶部平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用于连接加强纵梁,外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用于连接前纵梁;以及,
[0007]内侧壁,呈方形板状,底部采用第二螺栓连接前纵梁;
[0008]其中,第二过孔贯穿内侧壁,立柱总成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用于加强立柱总成的强度。
[0009]可选的,外侧壁包括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与内侧壁平行,第一安装面朝内侧壁斜向延伸,以利于外侧壁顶部贴合加强纵梁。
[0010]可选的,第一过孔设置有四个,呈方形排布在第一安装面的顶部;第二过孔设置有多个,分别在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沿铅垂向间隔布置;其中,第一安装面布置至少三个第二过孔,第二安装面布置至少两个第二过孔。
[0011]可选的,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与内侧壁平行,布置于靠近内侧壁的一侧,第二加强筋与第一加强筋垂直交叉,两端分别连接内侧壁及外侧壁。
[0012]可选的,加强筋还包括第三加强筋,与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安装面的内侧部连接,用于加强第一安装面的强度。
[0013]可选的,立柱总成还包括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其中,第一螺栓与第一过孔适配,第二螺栓与第二过孔适配,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采用M6~M10螺栓。
[0014]可选的,立柱总成采用铝材料,立柱总成的腔体壁及加强筋厚度为2.5~3mm。
[001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前机舱系统,包括:
[0016]前纵梁、加强纵梁及前吸能盒;
[0017]以及如上所述的立柱总成。
[0018]可选的,前纵梁与前吸能盒连接,加强纵梁布置于前纵梁的顶部空间,加强纵梁的内侧部设计有连接板,立柱总成的内侧壁底部连接于前纵梁与前吸能盒的连接部位一侧,立柱总成的外侧壁顶部连接于加强纵梁的连接板。
[0019]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前机舱系统。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柱总成、前机舱系统及汽车的有益效果有:
[0021]1、通过立柱总成的优化设计,使得前纵梁与加强纵梁之间的连接结构得到简化,立柱总成通过外侧壁底部的第二螺栓与前纵梁连接,通过外侧壁顶部的第一螺栓与加强纵梁连接,无需再作焊接,降低了节省了零件设计开发成本及焊接成本,立柱总成的装配更加便捷;同时,使得前纵梁及加强纵梁等上下车身结构的材料不受限制,提高了前机舱系统的通用性;通过立柱总成的设计使得前纵梁与加强纵梁之间的连接零件数量减少,降低了整车的重量。
[0022]2、通过立柱总成加强筋的设计,使得立柱总成的刚度进一步提高,提高了立柱总成的抗载荷强度。
[0023]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在后续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立柱总成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立柱总成与加强纵梁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立柱总成与加强纵梁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立柱总成与前纵梁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立柱总成与前纵梁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立柱总成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前机舱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提供的汽车的模块示意图。
[0033]以上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10、立柱总成;
ꢀꢀꢀꢀꢀꢀꢀꢀꢀꢀꢀꢀꢀꢀꢀꢀꢀ
11、外侧壁;
[0035]12、内侧壁;
ꢀꢀꢀꢀꢀꢀꢀꢀꢀꢀꢀꢀꢀꢀꢀꢀꢀꢀꢀ
13、第一过孔;
[0036]14、第二过孔;
ꢀꢀꢀꢀꢀꢀꢀꢀꢀꢀꢀꢀꢀꢀꢀꢀꢀ
20、前纵梁;
[0037]30、加强纵梁;
ꢀꢀꢀꢀꢀꢀꢀꢀꢀꢀꢀꢀꢀꢀꢀꢀꢀ
131、第一螺栓;
[0038]110、第一安装面;
ꢀꢀꢀꢀꢀꢀꢀꢀꢀꢀꢀꢀꢀꢀ
111、第二安装面;
[0039]31、安装板;
ꢀꢀꢀꢀꢀꢀꢀꢀꢀꢀꢀꢀꢀꢀꢀꢀꢀꢀꢀ
15、第一加强筋;
[0040]16、第二加强筋;
ꢀꢀꢀꢀꢀꢀꢀꢀꢀꢀꢀꢀꢀꢀꢀ
17、第三加强筋;
[0041]40、前吸能盒;
ꢀꢀꢀꢀꢀꢀꢀꢀꢀꢀꢀꢀꢀꢀꢀꢀꢀ
100、前机舱系统;
[0042]1000、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应当理解,本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释的目的,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总成,用于前纵梁与加强纵梁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总成呈柱状腔体,包括:外侧壁,所述外侧壁的顶部平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用于连接加强纵梁,所述外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用于连接前纵梁;以及,内侧壁,呈方形板状,底部采用第二螺栓连接所述前纵梁;其中,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内侧壁,所述立柱总成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加强筋,用于加强所述立柱总成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包括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内侧壁平行,所述第一安装面朝所述内侧壁斜向延伸,以利于所述外侧壁顶部贴合所述加强纵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有四个,呈方形排布在所述第一安装面的顶部;所述第二过孔设置有多个,分别在所述第一安装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面沿铅垂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面布置至少三个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安装面布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过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内侧壁平行,布置于靠近所述内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海鹰郑新杰张印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