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向东专利>正文

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812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增设了回风口、回风管道以及控制出风口和回风口开闭的联动阀,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定温度值;当实际温度不满足设定要求时,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风或暖风被输送至房间内;当实际温度满足设定要求时,冷风或暖风不经过房间而直接返回中央空调系统中;当实际温度再次不满足设定要求时,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末端的空气导引,使中央空调系统相对于控制末端实现完全闭环,提高末端温度控制精度和系统使用的舒适度,并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能降耗,利于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 现末端关闭的。
技术介绍
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由于其温度控制灵活有效、系统结构安装灵活、 使用舒适性强、能源消耗低、噪声低、无冷凝水烦恼等优点,被视为目前 较为先进的中央空调控制技术。现有的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由空气恒压源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空气输送管道系统和末端控制系统(VAVB0X)四部 分组成。其中,VAVBOX根据设计要求必须设置有最小风量, 一是为了便于 系统检测,二是为了防止VAV BOX风阀在关闭时产生哺叫,因此,现有的 变风量中央空调控制均为准闭环控制,也就是"i兌,开才几后,经过自动调节, 当某个末端控制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后,相应的VAV BOX将以最小风量注 入室内。由于变风量控制系统送风温度不变,以供暖状态为例来说,系统进入 最小风量注入状态时,控制末端将产生三种工况第一种,理想控制工况, 即控制末端的注入热量与室内消耗热量相等,控制末端温度保持不变并与 设定温度相等,此时能源使用效率最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 外界气温的影响,控制末端需要吸收的热量变化不定,从而难以达到理想 工况的平衡状态;第二种,可控制工况,即控制末端的注入热量低于室内 消耗的热量,当控制末端进入最小风量注入状态一段时间后,末端温度则 达不到设定要求,控制风阀自动增大风量的注入,使得温度重新达到设定 要求,再进入最小风量运行;第三种,过控制工况,即控制末端的注入热 量高于室内消耗的热量,则室内温度将持续上升,而风岡已无法进一步关 闭,使得温度得不到精确控制,甚至造成失控。以上是以中央空调供暖'状 态为例进行说明,在制冷状态下的使用状况与上述情形类似,在过控制工况中会出现温度持续下降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由此可见,上述的,虽具有节能 且便于控制的优势,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由于控制末端的准闭环和最小 风量设计,尤其是上述过控制工况的客观存在,造成控制对象温度偏差大, 使现有的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并 阻碍了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如何能创设一种可精确控制末端 温度,节能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的, 实属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方法存在的 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使其通过控制末端的空气导引,使中央空调系统相对于控制末端实现 完全闭环,提高末端温度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能降耗, 使变风量系统得到广泛推广,使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存 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所要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结构简单,并采用上述方法使末端真正关机成为可能, 既便于控制也可进一步提高室内舒适度,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用户设定温度值;步骤二,比较房间实际温度与步骤一设定的温度,当实 际温度不满足设定要求时,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风或暖风被输送至 房间内;步骤三,实时比较房间实际温度与步骤一设定的温度,当实际温 度满足设定要求时,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风或暖风不经过房间而直 接返回中央空调系统中;步骤四,实时比较房间实际温度与步骤一设定的 温度,当实际温度再次不满足设定要求时,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釆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变风量中央 空调末端控制系统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被开启,同时关闭回风口;步骤三中,5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的进风口以满足系统检测要求的最小风量注 入,同时关闭出风口、开启回风口。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冷风或暖风 依次通过送风装置、送风管道、进风口、出风口、出风管道、散流器被输 送至房间内,房间内的空气则通过集风口、集风管道、集风装置进入中央空调系统作为补偿气体并参与后续循环;步骤三中,冷风或暖风依次通过 送风装置、送风管道、进风口、回风口、回风管道、集风管道、集风装置 返回中央空调系统中。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方法,所述的步骤一,用户利用溫控 器设定温度值;步骤二,由现场控制器指令电动执行机I开启进风口,并 指令电动执行机II关闭回风口、开启出风口;步骤三,由现场控制器指令 电动执行机I关闭进风口至满足系统检测要求的最小风量,同时指令电动执4亍才几n关闭出风口、开启回风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 专利技术提出的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 箱体、进风口、出风口、回风口、进风阀、耳关动阀和回风管道,其中联 动阀包括联动设计的出风阀阀体和回风阀阀体,出风阀阀体和回风阀阀体 平面呈夹角6, 0° <6《90° ;控制箱体,通过进风口、进风阀与变风量 中央空调的送风管道连通,通过出风口、出风阀阀体与变风量中央空调的出 风管道连通,通过回风口、回风阀阀体、回风管道与变风量中央空调的集 风管道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所述的联动阀还包括联动阀杆, 出风阀阀体和回风阀阀体均固定于^:动阀杆上。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联动阀杆转动的电动执行机n。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所述的进风阀设有一满足中央 空调系统检测要求的最小进风量。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所述的出风岡阀体与回风阀阀 体平面夹角e为90° 。前述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所述的进风阀包括进风阀阀体、 与iiX阀阀体固定连接的iiX阀杆、以及控制进风阀杆转动的电动执行机I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支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 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变风量VAV BOX系统控制单元的真正关闭,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有效节约能源,而在 空调调控过程中,只要输入控制末端的最大风量和最小风量参数就可以精 确控制末端的温度,不需要技术人员反复调整系统参数。2、 本专利技术,将最小风量导引回系 统负压回风,再次参与系统运行,有效解决了系统检测和哺叫的问题。3、 本专利技术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采用疏堵结合的原理,仅对 现有的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做些微改变,结构简单,采用联动风 岡(俗称"跟头阀"),实现末端真正关闭和最小风量导回的效果,符合成 本效益,且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 该系统增设了回风口 、回风管道以及控制出风口和回风口开闭的联动阀,该 方法包括用户设定温度值;当实际温度不满足设定要求时,变风量中央空 调系统中的冷风或暖风被输送至房间内;当实际温度满足设定要求时,冷 风或暖风不经过房间而直接返回中央空调系统中;当实际温度再次不满足 设定要求时,重复上述步骤。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末端的空气导引,使中央空 调系统相对于控制末端实现完全闭环,提高末端温度控制精度和系统使用 的舒适度,并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设定温度值; 步骤二,比较房间实际温度与步骤一设定的温度,当实际温度不满足设定要求时,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风或暖风被输送至房间内; 步骤三,实时比较 房间实际温度与步骤一设定的温度,当实际温度满足设定要求时,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风或暖风不经过房间而直接返回中央空调系统中; 步骤四,实时比较房间实际温度与步骤一设定的温度,当实际温度再次不满足设定要求时,重复步骤二、步骤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向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