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防撞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97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防撞筒,包括混凝土柱体,其浇筑固定在道路上;外套壳,其套设在混凝土柱体外侧且与混凝土柱体固定连接,外套壳上设有圆周分布的转柱;缓冲套,其套设在外套壳外侧且缓冲套的外侧壁设有圆周分布的气柱;限位盘,其设在缓冲套的顶部并与混凝土柱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柱体为内芯固定部,提高了防撞筒的抗冲击型和耐久性,利用外套壳上的转柱,减缓和分散车辆的碰撞力,利用缓冲套和气柱进一步的对车辆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采用双重缓冲提高了对车辆的缓冲力度,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碰撞缓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防撞筒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道路防撞筒。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道路行车安全,在道路的交通路口以及进出口位置都会设置道路防撞筒,防撞筒能够对车辆进行缓冲,减轻碰撞的冲击力,从而保护车辆以及乘车人员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能够起到提醒驾驶员的作用,使得驾驶员保持警惕,中国的专利申请号201721104692.X公开了一种交通反光防撞筒,具体公开了包括:安装板、骨架、固定环、废旧轮胎、外套筒以及反光贴片;其中,多根所述骨架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废旧轮胎设置所述固定环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最下层所述废旧轮胎上面,所述外套筒套合在所述废旧轮胎的外周围,所述反光贴片设置在所述外套筒周围,所述骨架的个数至少三根;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废旧轮胎缓冲减轻车辆的膨胀,但是在这个结构中,缓冲碰撞的轮胎与固定环和骨架都是固定安装的,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仅依靠轮胎的缓冲,其缓冲能力较弱,抗冲击力低,并且在车辆撞击后,巨大的撞击力对整体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碰撞缓冲效果好、抗冲击强的道路防撞筒。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混凝土柱体,其浇筑固定在道路上;
[0005]外套壳,其套设在混凝土柱体外侧且与混凝土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壳上设有圆周分布的转柱;
[0006]缓冲套,其套设在外套壳外侧且缓冲套的外侧壁设有圆周分布的气柱;
[0007]限位盘,其设在缓冲套的顶部并与混凝土柱体连接,用于对缓冲套的上下方向限位。
[0008]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柱体包括一体浇筑的底座和中柱,所述中柱内固定有螺杆且螺杆的上端伸出中柱的顶面。
[0009]优选的,所述外套壳的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底边沿,所述外套壳的上部设有封盖,所述转柱设于封盖与底边沿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外套壳和转柱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且所述钢柱上下端均设有轴杆,两端的所述轴杆分别与封盖和底边沿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底边沿通过固定螺栓与混凝土柱体的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封盖和限位盘,所述螺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且位于锁紧螺母与限位盘之间套设有压盘。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套为环形夹套结构且在环形夹套的内腔填充砂层,所述气柱与缓冲套一体设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混凝土柱体为内芯固定部,提高了防撞筒的抗冲击型和耐久性,并在其外侧依次套设固定的外套壳和缓冲套,利用外套壳上的转柱,在遇到撞击时缓冲套可以围绕外套壳转动,减缓和分散车辆的碰撞力,从而有效地减轻车辆和乘车人员受到的冲击力,并减少对防撞筒的损坏度,同时利用缓冲套和气柱进一步的对车辆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采用双重缓冲提高了对车辆的缓冲力度,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碰撞缓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外套壳剖面示意图。
[0018]图中:1、混凝土柱体;101、底座;102、中柱;2、外套壳;201、底边沿;202、封盖;3、缓冲套;301、气柱;302、砂层;4、螺杆;5、转柱;501、轴杆;6、限位盘;7、压盘;8、锁紧螺母;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防撞筒,包括混凝土柱体1,混凝土柱体1外依次套设有外套壳2和缓冲套3,混凝土柱体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与道路一体浇筑成形,混凝土柱体1包括底座101和中柱102,并在中柱102内固定有螺杆4,螺杆4预埋后与中柱102一体浇筑成形,并且螺杆4伸出中柱102的顶面,螺杆4设于中柱102的中心位置,外套壳2套设在中柱102的外侧且与底座101固定连接,外套壳2的内径与中柱102的直径相同,并且螺杆4穿过外套壳2,并且在外套壳2的外侧设有圆周分布的转柱5,缓冲套3可以相对转柱5转动,缓冲套3的外侧壁设有圆周分布的气柱301,并且在缓冲套3的顶部设有限位盘6,螺杆4穿过限位盘6,并且螺杆4在限位盘6上侧套设有压盘7,锁紧螺母8与螺杆4螺纹连接并通过压盘7对限位盘6上下方向限位,限位盘6对缓冲套3的上下方向进行限位。
[0021]如图4所示,外套壳2和转柱5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在外套壳2的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底边沿201,上部设有封盖202,转柱5设于封盖202和底边沿201之间,并且转柱5的上下端均设有轴杆501,两端的轴杆501分别与封盖202和底边沿201活动连接,使得转柱5可以相对外套壳2转动,并且底边沿201通过固定螺栓9与底座101固定连接,使得外套壳2与混凝土柱体1固定连接。
[0022]如图2所示,缓冲套3为环形夹套结构且在环形夹套的内腔填充细砂,形成砂层302,缓冲套3采用聚乙烯材质,且气柱301与缓冲套3一体设置,在车辆撞击后,气柱301和缓冲套3对车辆进行一次缓冲。
[0023]本技术的安装方式以及工作原理是:先把混凝土柱体1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
成形固定在道路预设位置,并把螺杆4预埋设在混凝土柱体1内,待混凝土柱体1凝固成形后,把转柱5活动安装在外套壳2的外侧并把外套壳2套设在中转外,并通过固定螺栓9与混凝土柱体1固定连接,然后把缓冲套3套在外套壳2外侧,把限位盘6穿过螺杆4,并在螺杆4上套设压盘7,拧紧锁紧螺母8,完成整体部件的安装,通过混凝土柱体1为内芯固定部,提高了防撞筒的抗冲击型和耐久性,并在其外侧依次套设固定的外套壳2和缓冲套3,利用外套壳2上的转柱5,在遇到撞击时缓冲套3可以围绕外套壳2转动,减缓和分散车辆的碰撞力,从而有效地减轻车辆和乘车人员受到的冲击力,并减少对防撞筒的损坏度,同时利用缓冲套3和气柱301进一步的对车辆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采用双重缓冲提高了对车辆的缓冲力度,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防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体,其浇筑固定在道路上;外套壳,其套设在混凝土柱体外侧且与混凝土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壳上设有圆周分布的转柱;缓冲套,其套设在外套壳外侧且缓冲套的外侧壁设有圆周分布的气柱;限位盘,其设在缓冲套的顶部并与混凝土柱体连接,用于对缓冲套的上下方向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防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体包括一体浇筑的底座和中柱,所述中柱内固定有螺杆且螺杆的上端伸出中柱的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防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的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底边沿,所述外套壳的上部设有封盖,所述转柱设于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马灿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