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83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铁合金冶炼技术领域,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模拟生产期间炉内物料结构;第二步:导电网格制作;第三步:焦床铺设:第四步:焙烧电极的准备;第五步:送电操作;第六步:开始向炉内布料;第七步:当用电量达到400~600MWh时组织出第一炉铁;第八步:当煤气中CO浓度达到55~65%时组织煤气外供;第九步:烘开炉工作结束。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节约了气烘时所用能源,节省了气烘的时间5天。间5天。间5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合金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

技术介绍

[0002]75MVA矿热炉是国内最大的铬铁冶炼矿热炉,主体设备及工艺均为芬兰Outotec引进,在铁合金行业属先进技术,处国内引领地位。该类矿热炉在国内自引进至今正常运行已8年半,为国内矿热炉一代炉龄之最。该类大型矿热炉自Outotec公司组织开炉后,国内再无此类矿热炉自主开炉的先例。传统的开炉技术是采用木材、油、天然气、煤气等介质对新砌耐材进行烘烤,同时焙烧电极,耐材烘烤及电极焙烧结束后对矿热炉送电开炉,存在能源消耗高,时间长的缺点。
[0003]本专利技术是在吸收、消化Outotec公司及国内矿热炉开炉技术的基础上,自创的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具有大型化、安全性、环保性、低成本、高效性的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炉内生产期间物料状态的模拟,送电网格的制作,电极焙烧过程的设计,送电过程的严格管控,达到烘炉、焙烧电极、开炉一体化安全完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模拟生产期间炉内物料结构:(1)在炉底铺设一层150~250mm厚的干渣块,粒度10~300mm,共计40~60t;(2)在干渣块上部铺设一层15~25mm厚的硅石,粒度10~30mm,共计4~10t;(3)在三相电极下部使用δ8~16mm钢板铺设一个40~80m2的区域;第二步:导电网格制作:(1)在每相电极下方,使用δ3~6mm钢板制作一个半径1200~1600mm高度1500~1900mm的圆筒;(2)在每个圆筒内使用10~14mm槽钢间隔400~600mm制作一个导电网格;(3)将三个圆筒使用200~400mm钢板相互连接;第三步:焦床铺设:(1)在极心圆中心堆放10~30t铬铁粉;(2)在三个圆筒内、三角区及圆筒周边填充上焦炭,形成焦床;第四步:焙烧电极的准备:(1)利用上代炉役停炉时的剩余电极;(2)添加小块电极糊至铜瓦上400~800mm;第五步:送电操作:(1)将电极压放到焦床上;(2)星型送电,进入烘开炉阶段;(3)按烘开炉曲线提升负荷;第六步:开始向炉内布料;第七步:当用电量达到400~600MWh时组织出第一炉铁;第八步:当煤气中CO浓度达到55~65%时组织煤气外供;第九步:烘开炉工作结束。
[0007]按烘开炉曲线提升负荷具体为烘炉曲线的提升节奏:前45小时,功率按0.5MW/h提升,电流按5KA/8h提升;维持10小时;55~70小时,功率按1MW/h提升,电流升到90KA时保持。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节约了气烘时所用能源,节省了气烘的时间5天。气烘按天然气费用测算:气烘5天共需要天然气57000m3,每m3天然气价格按3元测算,节约费用17.1万元。提前5天正常生产,每日生产450t合格铬铁,每吨利润500元测算,可创造效益:112.5万元。该技术实施可创造效益:129.6万元。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炉内圆筒及导电网格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功率及电流控制曲线图。
[0012]1.钢板、2.导电网格、3.炉壳、4.圆筒、a.电极电流(KA)、b.功率(MW)。
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将传统的油、气等介质烘炉阶段与送电开炉阶段合并在一起进行,通过对开炉物料的合理铺设,模拟炉内物料的真实状态;利用上代炉役停炉时保留的电极送电;设计导电网格,改善送电初期的炉料导电性,保证一次送电成功;送电过程中控制送电节奏,满足新砌耐材对升温期间晶格转变的要求,同时剩余热量对开炉物料进行预热,避免能源的浪费,大幅节约了烘开炉的时间。
[0014]该技术2022年10月在1
#
矿热炉进行了实施,按计划安全完成了烘开炉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烘炉时间均较过去节约了5天。
[0015]具体方案:第一步:模拟生产期间炉内物料结构:在炉底铺设一层200mm厚的干渣块,粒度10~300mm,共计50t。在干渣块上部铺设一层20mm厚的硅石,粒度10~30mm,共计5t。在三相电极下部使用δ10mm钢板铺设一个60m2的区域。第二步:导电网格制作:在每相电极下方,使用δ4mm钢板制作一个半径1400mm高度1800mm的圆筒。在每个圆筒内使用[14mm槽钢间隔500mm制作一个导电网格。将三个圆筒使用200mm
×
1000mm钢板相互连接。第三步:焦床铺设:在极心圆中心堆放20t铬铁粉。在三个圆筒内、三角区及圆筒周边填充上焦炭,形成焦床。第四步:焙烧电极的准备:利用上代炉役停炉时的剩余电极。添加小块电极糊至铜瓦上500mm。第五步:送电操作:将电极压放到焦床上。星型送电,进入烘开炉阶段。严格按烘开炉曲线提升负荷。第六步:随着炉内状态的稳定,开始向炉布料。第七步:当用电量达到500MWh时组织出第一炉铁。第八步:当煤气中CO浓度达到60%时组织煤气外供。第九步:烘开炉工作结束。
[0016]2022年11月在2
#
矿热炉进行了实施,具体情况如下:具体方案:第一步:模拟生产期间炉内物料结构:在炉底铺设一层200mm厚的干渣块,粒度10~300mm,共计55t。在干渣块上部铺设一层20mm厚的硅石,粒度10~30mm,共计5.5t。在三相电极下部使用δ8mm钢板铺设一个55m2的区域。第二步:导电网格制作:在每相电极下方,使用δ4mm钢板制作一个半径1400mm高度1800mm的圆筒。在每个圆筒内使用[14mm槽钢间隔500mm制作一个导电网格。将三个圆筒使用200mm
×
1000mm钢板相互连接。第三步:焦床铺设:在极心圆中心堆放5t铬铁粉。在三个圆筒内、三角区及圆筒周边填充上焦炭,形成焦床。第四步:焙烧电极的准备:利用上代炉役停炉时的剩余电极。添加小块电极糊至铜瓦上500mm。第五步:送电操作:将电极压放到焦床上。星型送电,进入烘开炉阶段。严格按烘开炉曲线提升负荷。第六步:随着炉内状态的稳定,开始向炉布料。第七步:当用电量达到550MWh时组织出第一炉铁。第八步:当煤气中CO浓度达到60%时组织煤气外供。第九步:烘开炉工作结束。
[0017]本方法通过对炉内生产期间物料状态的模拟,送电网格的制作,电极焙烧过程的设计,送电过程的严格管控,实现了烘炉、焙烧电极、开炉一体化安全高效完成的目的。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所保护范围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
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矿热炉开炉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模拟生产期间炉内物料结构:(1)在炉底铺设一层150~250mm厚的干渣块,粒度10~300mm,共计40~60t;(2)在干渣块上部铺设一层15~25mm厚的硅石,粒度10~30mm,共计4~10t;(3)在三相电极下部使用δ8~16mm钢板铺设一个40~80m2的区域;第二步:导电网格制作:(1)在每相电极下方,使用δ3~6mm钢板制作一个半径1200~1600mm高度1500~1900mm的圆筒;(2)在每个圆筒内使用10~14mm槽钢间隔400~600mm制作一个导电网格;(3)将三个圆筒使用200~400mm钢板相互连接;第三步:焦床铺设:(1)在极心圆中心堆放10~30t铬铁粉;(2)在三个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社刘亮梁兴伟藏晓俊李传斌成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万邦炉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