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芯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57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涉及输送带制造方法,通过在输送带两侧设置稀疏的大直径钢丝绳用于受力,在中间物料温度较高部分设置细密的小直径钢丝绳用于导热,且相同截面积下,钢丝绳越多则钢丝绳截面的周长越大,这样钢丝绳和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越大,从而可以将钢丝绳芯输送带的极限强度效率从以前的64%提高至80%,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两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技术背景国内目前生产和使用的钢丝绳芯输送带中,钢丝绳芯均为等距离排列,且每根钢丝绳 芯直径标准相同,该种排列法忽视了输送带在实际运行中带体两边向中间上巻的实际情 况,即输送带在输送物料时,尤其是输送具有散落性和滑落性物料时,要求输送带从两边 向中间有不同程度的上巻,以防止物料滑落。有些高温物料或强酸碱性物料对输送带的要 求很高,如在输送高温熟石灰物料时,带体中间和两边的温度相差很大,致使输送带带体 受热不均,这样在实际运行中,输送带在物料横断面温度的不均匀性会影响带体钢丝绳的 受力不均,从而会造成整体强度下降,容易导致带体早期损坏,使用寿命变短。以ST1600型号的钢丝绳输送带为例,输送15(TC物料时,中间和两侧的温度差为 100-ll(TC,受热的钢丝绳,即物料承载区受热有伸长部分的钢丝绳约为38根,未伸长部 分钢丝绳约为56根,皮带的受力则首先集中在未严重受热伸长的56根钢丝绳上。皮带及 接头的整体强力会较大下降,只能达到正常强力的60%,即56+94=60%。再加上中间伸长 部分也有部分受力,给予一定的修正,综合强度只能达到80%,极限高温超负荷状态下只 能按60%考虑。15(TC高温状态下,橡胶与钢丝绳的动态粘合强度会明显大幅度下降,以下 是我公司一组试验数据<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column></row><table>从以上可以看出钢丝绳与橡胶的粘合力在常温下较高,达到150°〇时粘合力下降45%左右, 只能达到常温的55 60%,随着温度下降至常温粘合力又会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可以提极限超高温超负 荷状态下的强度,提高带体散热性能,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输送 带内部两侧设有多根大直径钢丝绳,输送带内部中间设有多根小直径钢丝绳,大直径钢丝 绳之间的间距大于小直径钢丝绳之间的间距。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通过在输送带两侧设置较稀疏的大直径钢丝 绳用于受力,在中间温度较高部分设置较细密的小直径钢丝绳用于导热,且相同截面积下, 钢丝绳越多则钢丝绳截面的周长越大,这样钢丝绳和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越大,从而 可以将钢丝绳芯输送带的极限强度效率从以前的64%提高至80%,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两年。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内部钢丝绳排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中,输送带中间4部位上的物料温度约为15(TC,与低温区温差相差IOO'C-IIO 'C,以ST1600型号的钢丝绳输送带为例,其内部钢丝绳为等距排列,输送带中间4部位 的物料承载区受热的钢丝绳伸长受热有伸长部分的钢丝绳约为38根,低温区域未伸长部 分钢丝绳约为56根,皮带的受力则首先集中在未严重受热伸长的56根钢丝绳上。皮带及 接头的整体强力会大打折扣下降,只能达到正常强力的60% (56+94=60%)。再加上中间伸 长部分也有部分受力,给予一定的修正,综合强度只能达到80%,超高温超负荷极限状态 下只能按60%考虑。高温状态(15(TC)下,橡胶与钢丝绳的动态粘合强度会明显大幅度下降,钢丝绳与橡 胶的粘合力在常温下较高,达到15(TC时粘合力下降45y。左右,只能达到常温的55 60%, 随着温度下降至常温粘合力又会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以下以ST2500-1200型号钢丝绳芯输送带为例正常等距离排列的ST2500-1200理论总强力为76根X41.25 kN/mm=3135 kN/mra,假设中间载料温升区为1200腿乂1/3=400咖宽,此段钢丝绳因伸长失去受力,则有效 受力的钢丝绳为76—400/15=49 (根)49根X 41.25 kN/mm =2021.25 kN/mm实际极限强度效率2021.25 kN/咖+3135 kN/mra =64%本技术提供的钢丝绳芯输送带,在输送带3内部两侧5各设置24根直径8. lmm 的大直径钢丝绳l,在输送带3内部中间4设置34根直径6.0mm的小直径钢丝绳2,大直 径钢丝绳1之间的间距为15mm,小直径钢丝绳2之间的间距为12腿。直径8. lmm的大直径钢丝绳1单根破断力51. 98kN,总计1247. 52 kN,直径6. Omm的 小直径钢丝绳2单根破断力26.4kN,总计897.6 kN。而以上特殊排列结构,理论总强力 为48根X 51. 98 kN/mm +34根乂26.4 kN/咖=3392.64 kN/mm假设中间载料温升区34根钢丝绳失去受力,则有效受力的钢丝绳为48根48根X51.98 kNAnm =2495.04 kN/咖实际极限强度效率为2495.04 kN/mm+3135 kN/咖=80%。由以上可以得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较以前的内部钢丝绳等距离 排列的输送带在极限强度下的效率提升16%。钢丝绳的直径、排列的根数和间距等因素受 输送带带体的宽度和用途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波动,需通过实验进行优选配比。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输送带(3)内部两侧(5)设有多根大直径钢丝绳(1),输送带(3)内部中间(4)设有多根小直径钢丝绳(2),大直径钢丝绳(1)之间的间距大于小直径钢丝绳(2)之间的间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涉及输送带制造方法,通过在输送带两侧设置稀疏的大直径钢丝绳用于受力,在中间物料温度较高部分设置细密的小直径钢丝绳用于导热,且相同截面积下,钢丝绳越多则钢丝绳截面的周长越大,这样钢丝绳和输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越大,从而可以将钢丝绳芯输送带的极限强度效率从以前的64%提高至80%,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两年。文档编号B65G15/30GK201390511SQ20092008405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传贵 申请人:中南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输送带(3)内部两侧(5)设有多根大直径钢丝绳(1),输送带(3)内部中间(4)设有多根小直径钢丝绳(2),大直径钢丝绳(1)之间的间距大于小直径钢丝绳(2)之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