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48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磨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组分:改性混纺纤维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磨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面料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
[0003]面料具有的性能通常是由面料的编织结构和制作其的纱线决定,由于面料的耐磨性能需求较大,因此,需要纱线同样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以提升面料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纱线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纱线,包括以下组分:改性混纺纤维80

85重量份、添加剂6

10重量份和助剂0.2

0.4重量份。
[0006]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混纺纤维由聚酰胺纤维、纳米氧化铝纤维和改性聚酯纤维混合而成,并加入耐磨改性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其中,所述聚酰胺纤维、纳米氧化铝纤维和改性聚酯纤维混合比例为1:0.15

0.3:0.8

1.2;
[0007]其中,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如下:
[0008]将采用溶液混合法,在50

60℃下,将聚酯纤维溶液和耐磨改性剂在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按照比例混合,并在1000

2000转/分钟条件下进行搅拌混合,对聚酯纤维进行耐磨改性,并在混合液中加入抗氧化剂和稳定剂,继续混合得到混合物A,耐磨改性剂使得改性聚酯纤维分子链中的羧酸端与醇端的反应发生缩聚反应,形成聚酯亚胺,以提高纤维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最后,将混合物A送入高温熔融纺丝机中,高温熔融纺丝机的纺丝温度为220

240℃,拉伸比为3

6,并通过挤压和拉伸形成纤维,制得改性聚酯纤维;
[0009]具体的制备工艺参数如下:
[0010]聚酯材料:75

85重量份;耐磨改性剂:10

15重量份;抗氧化剂:0.15

0.25重量份;稳定剂:0.25

0.45重量份。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混纺纤维制备方法如下:
[0012]将聚酰胺纤维和纳米氧化铝纤维放入混合机中,在常温下进行机械混合,在转速1000

2000转/分钟条件下,混合1.5

2小时,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B通过纺丝机进行纺丝,控制纺纱机的纺纱速度在1000

5000m/min之间,张力范围在0.5

3.5cN/tex之间,形成聚酰胺纤维和纳米氧化铝纤维的混合纤维;然后,将改性聚酯纤维混合到混合纤维中制成预混料;并通过纺纱机再次进行混纺,制纺纱机的纺纱速度在600

800m/min之间,张力范围在0.35

2.3cN/tex之间,确保混纺出的纤维丝均匀度和稳定性,进行混合纺纱,制成改性混纺
纤维。
[0013]作为优选,所述耐磨改性剂为碳化硅与氧化硅的混合物,碳化硅与氧化硅混合比例为1:0.8,其中碳化硅的颗粒度为0.5

5μm,氧化硅的颗粒度为0.5

5μm。
[0014]作为优选,所述抗氧化剂为聚酰胺、苯酚中的任意一种,其中聚酰胺的分子量为2000

10000,含量为0.1

5重量份;苯酚的含量为0.1

5重量份。
[0015]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硬脂酸的含量为0.1

2重量份;磷酸酯的含量为0.1

5重量份。
[0016]作为优选,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耐磨纱线,所述耐磨纱线的生产工艺如下:
[0017]S1、将改性混纺纤维经预处理后,送至混纺机混合,并加入添加剂6

10重量份和助剂0.2

0.4重量份,搅拌混合;
[0018]S2、将混合后的改性混纺纤维送入高温熔融纺丝机,通过高温和高压将其熔融并将熔融的纤维材料挤出成纤维丝,并将制备好的改纤维丝送入纺纱机中进行加工,制得纱线;
[0019]S3、将纱线送入拉伸定型机进行拉伸,并在拉伸过程中加热,得到拉伸后的丝束,并将拉伸后的纱线进行热定型,使其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稳定性;
[0020]S4、将定型后的纱线送入并联盘,盘绕成纱筒,并通过油橡皮辊的压制和拉力的调整,使纱线均匀;
[0021]S5、对所得纱线进行卷绕、烘干定型,得到最终的耐磨纱线。
[0022]作为优选,所述高温熔融纺丝机的纺丝温度为250

280℃,拉伸比为5

7;纺纱机的纺纱温度为228

236℃,纺纱速度为200

250m/min,拉伸比为3

5。
[0023]作为优选,所述拉伸定型机的拉伸温度为80

100℃之间,拉伸比2

4,热定型温度为180

220℃。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该一种耐磨纱线及其生产工艺中,采用改性混纺纤维制备的耐磨纱线具有有效的耐磨性能,其通过碳化硅与氧化硅的混合物作为改性耐磨剂,对改性混纺纤维进行耐磨改性,耐磨改性剂使得改性聚酯纤维分子链中的羧酸端与醇端的反应发生缩聚反应,极大改善了纱线力学性,使纱线的耐磨次数得到有效提升,并使其磨损率得到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9]S1、将85重量份的改性混纺纤维经预处理后,送至混纺机混合,并加入添加剂8重量份和助剂0.2重量份,搅拌混合;
[0030]S2、将混合后的改性混纺纤维送入高温熔融纺丝机,通过高温和高压将其熔融并
将熔融的纤维材料挤出成纤维丝,并将制备好的改纤维丝送入纺纱机中进行加工,制得纱线;
[0031]S3、将纱线送入拉伸定型机进行拉伸,并在拉伸过程中加热,得到拉伸后的丝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改性混纺纤维80

85重量份、添加剂6

10重量份和助剂0.2

0.4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混纺纤维由聚酰胺纤维、纳米氧化铝纤维和改性聚酯纤维混合而成,并加入耐磨改性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其中,所述聚酰胺纤维、纳米氧化铝纤维和改性聚酯纤维混合比例为1:0.15

0.3:0.8

1.2;其中,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如下:将采用溶液混合法,在50

60℃下,将聚酯纤维溶液和耐磨改性剂在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按照比例混合,并在1000

2000转/分钟条件下进行搅拌混合,对聚酯纤维进行耐磨改性,并在混合液中加入抗氧化剂和稳定剂,继续混合得到混合物A;最后,将混合物A送入高温熔融纺丝机中,高温熔融纺丝机的纺丝温度为220

240℃,拉伸比为3

6,并通过挤压和拉伸形成纤维,制得改性聚酯纤维;具体的制备工艺参数如下:聚酯材料:75

85重量份;耐磨改性剂:10

15重量份;抗氧化剂:0.15

0.25重量份;稳定剂:0.25

0.45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混纺纤维制备方法如下:将聚酰胺纤维和纳米氧化铝纤维放入混合机中,在常温下进行机械混合,在转速1000

2000转/分钟条件下,混合1.5

2小时,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B通过纺丝机进行纺丝,控制纺纱机的纺纱速度在1000

5000m/min之间,张力范围在0.5

3.5cN/tex之间,形成聚酰胺纤维和纳米氧化铝纤维的混合纤维;然后,将改性聚酯纤维混合到混合纤维中制成预混料;并通过纺纱机再次进行混纺,制纺纱机的纺纱速度在600

800m/min之间,张力范围在0.35

2.3cN/tex之间,确保混纺出的纤维丝均匀度和稳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圣为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圣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