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34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50
本申请涉及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包括顶推装置本体,顶推装置本体设顶推框架、顶推装置、移动系统和提升驱动装置构成,移动系统外侧设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能驱动顶推装置在顶推框架内升降移动,移动系统移动至待修复的古城墙面时,顶推装置移动到古城墙需外鼓修复的高度,顶推装置的提升铲刀插入需修复的外鼓位置上端的缝隙内,卸除上部墙体对外鼓部位的压力,易于顶推,后采用千斤顶横向顶推方式把古城墙的外鼓向内顶推修复,本申请通过升降系统卸除外鼓上部分墙体压力,然后横向顶推修复外鼓墙体,并通过后期的加固,实现外鼓城墙修复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器械类
,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墙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一种,在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现存的城墙也都被陆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这些城墙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材料劣化甚至结构破坏问题,像城墙风化、开裂,外鼓等。其中墙体外鼓是城墙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蒲壮所城、龙湾区永昌堡等全国重点文物都出现了墙体外鼓,至今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修复处理。
[0003]影响墙体外鼓的因素有很多,像城墙上植物的生长,温度变化,此外,由于城墙两侧采用块石堆砌,中间填土夯筑,在雨水渗透到城墙内部后,土体的膨胀,也会造成城墙的外鼓。
[0004]外鼓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造成城墙的局部倒塌,针对城墙外鼓问题,现修复方法基本都是采取拆除重砌,即拆除后按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重新砌筑,但这种方法施工成本高,并且对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需要保护的城墙也不适用,尤其是当城墙出现大面积的外鼓问题,如果都采取拆除重砌将会大大降低文物的价值。
[0005]我国文物保护修缮的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是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上的,一切文物修缮工程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目前国际国内通行原则也是修缮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干预。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最小程度的减少修缮过程中对城墙的干扰,使城墙恢复原状,保证城墙的安全,同时又能方便施工,降低成本。
[000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认为需要一种古城墙的顶推装置对城墙外鼓的问题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包括顶推装置本体,顶推装置本体设顶推框架、顶推装置、移动系统和提升驱动装置构成,移动系统两端外侧均设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能驱动顶推装置在顶推框架内升降移动,移动系统移动至待修复的古城墙面时,顶推装置移动到古城墙需外鼓修复的高度,顶推装置的提升铲刀插入需修复的外鼓位置上端的缝隙内,把外鼓位置上端的墙面提升并维持,后采用千斤顶横向顶推方式把古城墙的外鼓向内顶推修复,本申请具有利用垂直顶起古城墙外鼓待修复位置上方的城墙,后千斤顶横向顶推古城墙外鼓回退的方式进行初步修复,并后期巩固,实现古城墙外鼓修复的效果。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包括顶推装置本体,所述顶推装置本体设顶推框架、顶推装置、移动系统和提升驱动装置构成;所述移动系统外侧设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能驱动顶推装置在顶推框架内升降移动;所述移动系统移动至待修复的古城墙面时,顶推装置移动到古城墙需外鼓修复的高度,顶推装置的提升铲刀插入需修复的外鼓位置上端的缝隙内,所述提升铲刀卸除上部墙体对外鼓部位的压力且易于顶推,后采用千斤顶横向顶推方式把古城墙的外鼓向内顶推修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利用垂直顶起古城墙外鼓待修复位置上方的城墙,后千斤顶横向顶推古城墙外鼓回退的方式进行初步修复,并后期巩固,实现古城墙外鼓修复的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顶推框架包含的四件框架立柱的下端均与移动系统上端面固定,框架立柱的上端与顶部框架固定,底部与移动系统固定的、顶部与顶部框架固定的框架立柱形成直立且内含空腔的长方体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结构的整体设置上提升强度,把从结构上保持刚性和支撑强度。
[0012]可选的,所述移动系统的下端设若干万向轮和底千斤顶,所述底千斤顶位于万向轮外侧位置;所述万向轮能稳定支撑顶推框架、顶推装置、移动系统和提升驱动装置构成的主体;所述底千斤顶能稳定支撑顶推框架、顶推装置、移动系统和提升驱动装置构成的主体;所述移动系统外侧两端均设前支撑护臂,所述前支撑护臂的头部下端设第三千斤顶,前支撑护臂的上支持臂与对应位置框架立柱固定的连接铰链连接,前支撑护臂的下臂与移动系统外壁用活动页活动连接,所述前支撑护臂能以连接铰链和活动页圆周摆动;移动系统另一侧两端均设后支撑护臂下支撑块,所述下支撑块的头部下端设第三千斤顶,后支撑护臂上端设下支撑块,位置相同的框架立柱上端设上支撑块,支撑架的上端与上支撑块固定,支撑架的下端与下支撑块固定,所述支撑架构成顶推框架与底下支撑块间的斜向支撑。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实际施工时,升起无轨万向车下的液压千斤顶,使小车滚轮脱离地面,由于实际顶推的力较大,顶推装置的支撑架构成顶推框架与底下支撑块间的斜向支撑。
[0014]可选的,所述顶推装置包含的第一提升框、第二提升框和第三提升框从下而上依次安装在直立的顶推框架内腔中,所述顶推框架的四件框架立柱均设导轨槽,第一提升框、第二提升框和第三提升框的边框端部均嵌在框架立柱对应的导轨槽内,使第一提升框、第二提升框和第三提升框均能沿着框架立柱的导轨槽升降式移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施工作业时,能根据古城墙的墙面外鼓位置调整对应的顶推高度。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提升框上端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各设第二千斤顶,底部与第一提升框端面固定的第二千斤顶的顶杆朝上,且第二千斤顶顶杆上端部顶住第二提升框下端面;所述第一提升框设若干横向顶推的千斤顶四,所述千斤顶四的顶杆朝外伸展,且顶杆伸展朝向与前支撑护臂同侧。
[0017]所述第二提升框上端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各设第一千斤顶,底部与第二提升框端面固定的第一千斤顶的顶杆朝上,且第一千斤顶的顶杆上端面部顶住第三提升框下端面;所述第二提升框设若干横向顶推的千斤顶五,所述千斤顶五的顶杆朝外伸展,且顶杆伸展朝向与前支撑护臂同侧;所述第一千斤顶与第二千斤顶中心线一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施工作业时,能根据古城墙的墙面外鼓位置调整对应的顶推高度,并能根据古城墙的墙面外鼓位置进行第二提升框和第三提升框的高度调整,实现横向顶推的千斤顶四、横向顶推的千斤顶五的高度进行调整。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三提升框设若干向外伸展的提升铲刀,所述提升铲刀的头部上沿设斜口;所述提升铲刀的伸展方向与千斤顶四、千斤顶五的顶杆伸展方向一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插入待修复的古城墙的墙面外鼓位置上端的缝隙中,并用提升驱动装置把上端的墙面略微提起或抵消上端墙面的自重,利于墙面顶推修复降低外部重力干涉。
[0021]可选的,所述提升驱动装置包含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在移动系统两侧;第一提升框两侧分别设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安装方向与驱动电机方向一致;顶部框架两侧的下端设静滑轮,所述静滑轮安装方向与驱动电机和动滑轮方向一致;所述静滑轮一侧设固定环,拉绳的一端与固定环连接固定后,拉绳的另一端向下伸展并与动滑轮环绕连接后向上伸展,向上伸展的拉绳环绕连接静滑轮向下伸展,向下伸展的拉绳与驱动电机旋转轴上的驱动轮连接;所述拉绳在驱动轮上盘绕若干圈;所述驱动电机正向转动时,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推装置本体(900),所述顶推装置本体(900)设顶推框架(100)、顶推装置(200)、移动系统(500)和提升驱动装置(600)构成;所述移动系统(500)外侧设驱动电机(630),所述驱动电机(630)能驱动顶推装置(200)在所述顶推框架(100)内升降移动;所述移动系统(500)移动至待修复的古城墙面时,所述顶推装置(200)移动到古城墙需外鼓修复的高度,所述顶推装置(200)的提升铲刀(221)插入需修复的外鼓位置上端的缝隙内,所述提升铲刀(221)卸除上部墙体对外鼓部位的压力且易于顶推,后采用千斤顶横向顶推方式把古城墙的外鼓向内顶推修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框架(100)包含的四件框架立柱(130)的下端均与移动系统(500)上端面采用可拆卸的螺栓固定,所述框架立柱(130)的上端与顶部框架(120)固定,底部与移动系统(500)固定的、顶部与顶部框架(120)固定的框架立柱(130)形成直立且内含空腔的长方体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系统(500)的下端设若干万向轮(680)和底千斤顶(530),所述底千斤顶(530)位于万向轮(680)外侧位置;所述万向轮(680)能稳定支撑顶推框架(100)、顶推装置(200)、移动系统(500)和提升驱动装置(600)构成的主体;所述底千斤顶(530)能稳定支撑顶推框架(100)、顶推装置(200)、移动系统(500)和提升驱动装置(600)构成的主体;所述移动系统(500)外侧两端均设前支撑护臂(510),所述前支撑护臂(510)的头部下端设第三千斤顶(520),所述前支撑护臂(510)的上支持臂与对应位置框架立柱(130)固定的连接铰链(5101)连接,所述前支撑护臂(510)的下臂与移动系统(500)外壁用活动页活动连接,所述前支撑护臂(510)能以连接铰链(5101)和活动页圆周摆动;移动系统(500)另一侧两端均设后支撑护臂(540)和下支撑块(550),所述下支撑块(550)的头部下端设第三千斤顶(520),所述后支撑护臂(540)上端设下支撑块(550),位置相同的框架立柱(130)上端设上支撑块(570),支撑架(560)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块(570)固定,所述支撑架(560)的下端与所述下支撑块(550)固定,所述支撑架(560)构成顶推框架(100)与下支撑块(550)间的斜向支撑。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古城墙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装置(200)包含的第一提升框(260)、第二提升框(240)和第三提升框(220)从下而上依次安装在直立的顶推框架(100)内腔中,所述顶推框架(100)的四件框架立柱(130)均设导轨槽,第一提升框(260)、第二提升框(240)和第三提升框(220)的边框端部均嵌在框架立柱(130)对应的导轨槽内,使所述第一提升框(260)、第二提升框(240)和第三提升框(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情达黄立变余辉杨介宕任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风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