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蓄水房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图纸变更等因素,造成原有预埋排水管不能使用,只能后开洞口,再安装排水管,由于蓄水房间尺寸较大,水池内压力较大,加之排水管直径较小,蓄水房间墙体开洞则较小,导致洞口加固难度较大,漏水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提高了后开洞的防水能力以及稳定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包括:
[0005]水平贯通开设在所述蓄水房间的墙体上的洞口,所述洞口包括位于墙体相对内侧的大直径孔段以及位于墙体相对外侧的小直径孔段;
[0006]贯穿于所述洞口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连接有用于使所述排水管沿所述洞口的轴线贯穿固定的连接筋;
[0007]浇筑在所述排水管以及所述洞口之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贯通开设在所述蓄水房间的墙体上的洞口,所述洞口包括位于墙体相对内侧的大直径孔段以及位于墙体相对外侧的小直径孔段;贯穿于所述洞口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连接有用于使所述排水管沿所述洞口的轴线贯穿固定的连接筋;浇筑在所述排水管以及所述洞口之间的防水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侧壁距离所述大直径孔段的内壁80~100mm,所述排水管的侧壁距离所述小直径孔段的内壁40~6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排水管的周向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孔段相对靠近所述小直径孔段的一端呈周向贴有一圈第一膨胀止水条,所述排水管的中部呈周向贴有一圈第二膨胀止水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混凝土相对靠近所述墙体内壁的一端涂刷有第一防水砂浆层,所述防水混凝土相对靠进所述墙体外壁的一端涂刷有第二防水砂浆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水房间后开洞口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砂浆层的厚度为10~3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香港,何均,徐庆友,柴小明,杨森森,朱红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