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体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17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滤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设置盖板,内部设置可转动的谐振腔体,外部设置连通谐振腔体的端口。谐振腔体的中心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谐振腔筒,并被其分隔出环形的谐振室;谐振室内设置有多个收尾依次的相连谐振腔。每个谐振腔内均设置谐振件,同时谐振腔的环外壁上设置转动过程中始终与端口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口,相邻的谐振腔之间设置耦合窗;耦合窗上设置有用来调节耦合窗大小,且带有飞杆结构的耦合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滤波路径可根据需要选择,耦合窗大小可调节。通过调节信号进出点、谐振件和耦合窗的相对位置,实现设备性能进行调节。整体调试方法操作简单,可调性强,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滤波需求。的滤波需求。的滤波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体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
,尤其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腔体滤波器腔体属于微波滤波器中的一种,用来对信号进行频率选择。腔体滤波器按照其不同状态又可以分为梳状同轴滤波器、介质滤波器、波导滤波器、螺旋滤波器。腔体滤波器由金属整体切割而成,结构牢固。
[0003]现有的腔体滤波器一般包括腔体、盖板、谐振管、调谐螺杆以及连接器等组件。工作人员主要通过旋转调谐螺钉,调节其伸入腔体的深度来实现对滤波器的射频信号指标进行调整,调整方式单一,对设备耦合性能调节局限性大,因此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滤波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腔体滤波器。本专利技术滤波路径可根据需要选择,耦合窗大小可调节。通过调节信号进出点、谐振件和耦合窗的相对位置,实现设备性能进行调节。整体调试方法操作简单,可调性强,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滤波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设置盖板,内部设置可转动的谐振腔体,外部设置连通谐振腔体的端口。谐振腔体的中心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谐振腔筒,并被其分隔出环形的谐振室;谐振室内设置有多个收尾依次的相连谐振腔。每个谐振腔内均设置谐振件,同时谐振腔的环外壁上设置转动过程中始终与端口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口,相邻的谐振腔之间设置耦合窗;耦合窗上设置有用来调节耦合窗大小,且带有飞杆结构的耦合组件。
[0006]优选的,谐振腔筒的上端被盖板封口,下端敞口,内部设置对耦合组件操作的调节腔。<br/>[0007]优选的,耦合组件包括隔断架;隔断架设置在耦合窗上,上端设置窗口,下端设置驱动件;窗口两侧设置位置相对的调节板,窗口上还设置卡合架;两组调节板通过驱动件传动,实现水平移动;卡合架从上方与两组调节板卡合,并与两者共同调节窗口大小。
[0008]优选的,驱动件包括移动块;隔断架的下端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转动的丝杠;丝杠的端部伸入调节腔,并连接旋钮;移动块的下端螺纹连接丝杠,上端连接调节板。
[0009]优选的,丝杠上设置有反向的螺纹;移动块设置两组,分别与丝杠的两端螺纹配合,且与调节板一一对应连接。
[0010]优选的,卡合架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内部设置有与调节板卡合的卡合板;卡合板上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卡合架的顶部,且设置调节钮;飞杆结构设置在卡合板的下方。
[0011]优选的,飞杆结构包括飞杆;卡合架上设置有贯穿前后壁的导向通槽;导向通槽内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滑套;飞杆设置在滑套内,端部朝向两侧的谐振腔;滑套的上方设置滑
杆;滑杆螺纹连接螺纹杆的底部。
[0012]优选的,卡合板的底部设置卡槽;调节板的上端设置与卡槽滑动卡合的对准凸块。
[0013]优选的,谐振件包括柱体;柱体的底部设置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设置安装螺杆;安装螺杆伸出谐振腔体,与螺母配合固定。
[0014]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的腔体滤波器的调试方法,步骤如下:S1、选择需要的端口;S2、将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对应端口;S3、操作耦合组件,调节耦合窗大小;S4、旋转谐振腔体,调节信号进出点、谐振件和耦合窗的相对位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多个与谐振腔体连通的端口,因此滤波路径可根据需要选择。通过耦合组件,调节耦合窗大小,进而实现对耦合效果的调节。通过旋转谐振腔体,调节信号进出点、谐振件和耦合窗的相对位置,实现进一步对设备性能进行调节,以达到理想的滤波效果。整体调试方法操作简单,可调性强,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滤波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图1除去端盖后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底座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耦合组件一次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耦合组件二次剖视图;图8为图6中B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谐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底座;2、盖板;3、端口;4、谐振腔体;401、谐振腔筒;402、调节腔;403、谐振腔;404、通口;5、耦合组件;501、隔断架;502、卡合架;503、飞杆;504、调节板;505、滑套;506、导向通槽;507、丝杠;508、旋钮;509、移动块;510、卡合板;511、螺纹杆;512、滑杆;513、调节钮;514、卡槽;515、对准凸块;6、谐振件;601、柱体;602、安装座;603、安装螺杆;60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0018]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盖板2,内部设置可转动的谐振腔体4,外部设置连通谐振腔体4的端口3。谐振腔体4的中心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谐振腔筒401,并被其分隔出环形的谐振室;谐振室内设置有多个收尾依次的相连谐振腔403。每个谐振腔403内均设置谐振件6,同时谐振腔403的环外壁上设置转动过程中始终与端口3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口404,相邻的谐振腔403之间设置耦合窗;耦合窗
上设置有用来调节耦合窗大小,且带有飞杆结构的耦合组件5。
[001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工作人员选择需要的端口3。由于设置多个与谐振腔体4连通的端口3,因此滤波路径(进、出口)可根据需要选择。接着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耦合组件5,调节耦合窗大小。耦合窗的宽度和深度会影响耦合效果,即耦合窗宽度越宽,容性耦合先变强再变弱。深度越深,容性耦合先变强再变弱。此外盖板2上可以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的调谐螺钉(图中未画出),调谐螺钉伸入谐振腔403深度越深,容性耦合强度越弱。飞杆结构也会对耦合强度产生影响。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谐振腔体4,调节信号进出点、谐振件6和耦合窗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对设备性能进行调节,以达到理想的滤波效果。
实施例二
[0020]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盖板2,内部设置可转动的谐振腔体4,外部设置连通谐振腔体4的端口3。谐振腔体4的中心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谐振腔筒401,并被其分隔出环形的谐振室;谐振室内设置有多个收尾依次的相连谐振腔403。每个谐振腔403内均设置谐振件6,同时谐振腔403的环外壁上设置转动过程中始终与端口3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口404,相邻的谐振腔403之间设置耦合窗;耦合窗上设置有用来调节耦合窗大小,且带有飞杆结构的耦合组件5。
[002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谐振腔筒401的上端被盖板2封口,下端敞口,内部设置对耦合组件5操作的调节腔402。工作人员可以将手伸入调节腔402如图5

图7所示,耦合组件5包括隔断架501;隔断架501设置在耦合窗上,上端设置窗口,下端设置驱动件;窗口两侧设置位置相对的调节板504,窗口上还设置卡合架502;两组调节板504通过驱动件传动,实现水平移动;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盖板(2),内部设置可转动的谐振腔体(4),外部设置连通谐振腔体(4)的端口(3);谐振腔体(4)的中心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谐振腔筒(401),并被其分隔出环形的谐振室;谐振室内设置有多个收尾依次的相连谐振腔(403);每个谐振腔(403)内均设置谐振件(6),同时谐振腔(403)的环外壁上设置转动过程中始终与端口(3)一一对应连通的通口(404),相邻的谐振腔(403)之间设置耦合窗;耦合窗上设置有用来调节耦合窗大小,且带有飞杆结构的耦合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谐振腔筒(401)的上端被盖板(2)封口,下端敞口,内部设置对耦合组件(5)操作的调节腔(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耦合组件(5)包括隔断架(501);隔断架(501)设置在耦合窗上,上端设置窗口,下端设置驱动件;窗口两侧设置位置相对的调节板(504),窗口上还设置卡合架(502);两组调节板(504)通过驱动件传动,实现水平移动;卡合架(502)从上方与两组调节板(504)卡合,并与两者共同调节窗口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驱动件包括移动块(509);隔断架(501)的下端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转动的丝杠(507);丝杠(507)的端部伸入调节腔(402),并连接旋钮(508);移动块(509)的下端螺纹连接丝杠(507),上端连接调节板(5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丝杠(507)上设置有反向的螺纹;移动块(509)设置两组,分别与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惠若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