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15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包括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的一端安装有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和骶间前倾引导组,所述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的两侧设有侧向摆动拦截组件,所述侧向摆动拦截组件用于独坐动作保持时随身体侧向移动量的调控;在婴儿保持独坐姿势过程中,身体因力量支撑不足产生单端侧倾时,可通过设置于其骶间的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监测其躯体偏向位置,进而驱动上区间支护板和侧倾主体护板向侧倾位置移动,辅助婴儿修正独坐姿态保持位置,同时完成侧倾时的防护,实现婴儿独坐的干预引导的同时,降低婴儿独坐时对辅助支撑的过多依靠性,进而满足肌群及关节在动作完成后保持姿势所需的力量强度。持姿势所需的力量强度。持姿势所需的力量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幼儿保育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训练方式中,婴儿坐姿训练手段主要采用自主保持、器械式束位保持以及人工引导保持方式。该操作手段存在问题是,手动保持会造成婴儿产生依靠性,动作的执行和保持均需人工进行引导干预,动作完成时的平衡点人工引导方式难以对其判断,对婴儿提供辅助力时不易进行强度调整。而器械式束位进行独坐动作保持时,其独坐产生的受力支撑点过多,其肌群及关节在动作完成时并不能达到保持姿势所需的力量强度。而自主保持缺陷时由于缺乏对婴儿的限位,婴儿在独坐过程中重复产生倾倒动态后,其自身对动作保持的依从性会明显下降。同时倾倒时产生的压硌感,都会造成对训练行为的抗拒,使最终的独坐训练强度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包括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的一端安装有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和骶间前倾引导组,所述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的两侧设有侧向摆动拦截组件,所述侧向摆动拦截组件用于独坐动作保持时随身体侧向移动量的调控,所述侧向摆动拦截组件包括侧倾主体护板、上区间支护板、腹侧支撑填充座和随动驱控件,所述随动驱控件设置于所述侧倾主体护板和所述上区间支护板之间,所述随动驱控件用于依据所述骶间前倾引导组上传的臀背保持朝向调控所述上区间支护板及所述侧倾主体护板侧向角度,所述侧倾主体护板与所述腹侧支撑填充座固定连接,所述骶间前倾引导组包括坐立点标定支座、骶后支撑层和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所述坐立点标定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的上端面,所述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呈横向排布固定连接于所述骶后支撑层的表壁,进而在独坐训练保持过程产生体态侧向位移时,通过所述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捕捉压力产生时的倾斜面,并向所述侧向摆动拦截组件发送调控信号。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还安装有动向引导承托件和供气主体垫,所述动向引导承托件用于独坐训练保持时后支撑角度的调整。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动向引导承托件包括基础导向支板和内独立调距支板,所述内独立调距支板转动设置于所述基础导向支板的内侧,所述基础导向支板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铰接,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通过抬升驱动支具驱动所述基础导向支板实现坐姿保持倾角的调控。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包括前底垫层、腿部缓冲区和股骨摆向引导桩,所述前底垫层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固定连接,所述腿部缓冲
区和所述股骨摆向引导桩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底垫层的顶面。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与所述内独立调距支板固定连接,所述坐立点标定支座内侧设有坐立保持面传感单元,所述坐立保持面传感单元用于调整坐立训练所需角度时臀部接触保持状态的监控。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供气主体垫设置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两侧,用于所述侧倾主体护板随体态侧向位移后的受压力缓冲。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的,包括:
[0012]步骤S1、初始状态下动向引导承托件与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处于平行状态,经看护人员将待训练婴儿扶持于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上端,并使其臀部置于坐立点标定支座中作为婴儿独坐时的保持点,直至其骶间抵接在骶后支撑层区间;
[0013]步骤S2、完成位置确定后,通过抬升驱动支具驱动基础导向支板将婴儿引导至独坐训练角度后,之后引导婴儿开始独坐训练,并依据调整基础导向支板的角度改变支撑间距,进而调整婴儿保持独坐时的所需力;
[0014]步骤S3、在婴儿保持独坐姿势过程中,身体因力量支撑不足产生单端侧倾时,其骶间体表产生扭动造成其躯体偏向位置产生对压平衡点传感单元的挤压力时,通过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监测后向随动驱控件及腹侧支撑填充座控制信号发送,将对应侧倾朝向的腹侧支撑填充座及随动驱控件发送辅助保持信号,进而驱动上区间支护板和侧倾主体护板向侧倾位置移动,辅助婴儿修正独坐姿态保持位置,直至到达训练时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抬升驱动支具驱动基础导向支板将婴儿引导至独坐训练角度后,即可引导婴儿开始独坐训练,同时依据调整基础导向支板的角度改变支撑间距调整婴儿保持独坐时的所需力。而在婴儿保持独坐姿势过程中,身体因力量支撑不足产生单端侧倾时,可通过设置于其骶间的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监测其躯体偏向位置,进而驱动上区间支护板和侧倾主体护板向侧倾位置移动,辅助婴儿修正独坐姿态保持位置,同时完成侧倾时的防护,实现婴儿独坐的干预引导,降低婴儿独坐时对辅助支撑的过多依靠性,进而满足肌群及关节在动作完成后保持姿势所需的力量强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的组成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的轴测图。
[0018]图中:1、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1、抬升驱动支具;2、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21、前底垫层;22、腿部缓冲区;23、股骨摆向引导桩;3、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1、侧倾主体护板;32、上区间支护板;33、腹侧支撑填充座;34、随动驱控件;4、动向引导承托件;41、基础导向支板;42、内独立调距支板;5、供气主体垫;6、骶间前倾引导组;61、坐立点标定支座;62、骶后支撑层;63、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64、坐立保持面传感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
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2,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包括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的一端安装有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2和骶间前倾引导组6。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2的两侧设有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用于独坐动作保持时随身体侧向移动量的调控,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包括侧倾主体护板31、上区间支护板32、腹侧支撑填充座33和随动驱控件34。随动驱控件34设置于侧倾主体护板31和上区间支护板32之间,随动驱控件34用于依据骶间前倾引导组6上传的臀背保持朝向调控上区间支护板32及侧倾主体护板31侧向角度,侧倾主体护板31与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包括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的一端安装有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2)和骶间前倾引导组(6),所述跨骨区间定向保持组(2)的两侧设有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所述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用于独坐动作保持时随身体侧向移动量的调控;所述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包括侧倾主体护板(31)、上区间支护板(32)、腹侧支撑填充座(33)和随动驱控件(34),所述随动驱控件(34)设置于所述侧倾主体护板(31)和所述上区间支护板(32)之间,所述随动驱控件(34)用于依据所述骶间前倾引导组(6)上传的臀背保持朝向调控所述上区间支护板(32)及所述侧倾主体护板(31)侧向角度,所述侧倾主体护板(31)与所述腹侧支撑填充座(33)固定连接;所述骶间前倾引导组(6)包括坐立点标定支座(61)、骶后支撑层(62)和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63),所述坐立点标定支座(61)固定连接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的上端面,所述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63)呈横向排布固定连接于所述骶后支撑层(62)的表壁,进而在独坐训练保持过程产生体态侧向位移时,通过所述受压平衡点传感单元(63)捕捉压力产生时的倾斜面,并向所述侧向摆动拦截组件(3)发送调控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还安装有动向引导承托件(4)和供气主体垫(5),所述动向引导承托件(4)用于独坐训练保持时后支撑角度的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向引导承托件(4)包括基础导向支板(41)和内独立调距支板(42),所述内独立调距支板(42)转动设置于所述基础导向支板(41)的内侧,所述基础导向支板(41)与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铰接,所述背主体关节前倾引导组(1)通过抬升驱动支具(11)驱动所述基础导向支板(41)实现坐姿保持倾角的调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儿独坐训练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张春慧卢瑞存刘红菊石彩晓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